《编辑人的世界》是一本在当代美国主流的内容行业 出版业以及内容创作者中颇有影响力的经典读物。本版据1993年第3次修订版翻译,收录了38位美国当代知名编辑人撰写的38篇文章,你将从这里了解到:什么是好的表达,什么是消遣性、重要性、知识性兼具的内容;一个创意构想在各方辅助下从无到有的完整孵化过程;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如何及时调整策略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除了深入细致的实操指导外,还精心选录了在理论、伦理等方面富有启发性,甚至争议性的文章,来锚定行业与职业定位。简言之,它将带领读者进入真正的 编辑人的世界 。
本书内容包括选题策划、图书营销、相关会务工作等。借助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资源和平台,作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今年被聘为 师带徒 计划带教导师,在新人带教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经验、常规流程等值的梳理成册,也便于日后教学。本书具有如下特点:1.以能力为导向,设置章节内容,更注重能力的自我培养。我在编写时,将每一章对应了一个编辑需要的能力。2.除了常规的选题策划内容,将沟通、宣传和相关会务工作的内容也加以总结,给新编辑日常工作予以参考。3.作者沟通部分和相关法务问题部分,采用了 情境 和 案例 的编写方式,以提高可读性和实用性。4.书末附出版常用基本英文词汇,是作者在美国公司培训的时候总结的,希望能给想要阅读英文文章的新编辑一些帮助。5.数字出版、3D出版以及出版相关的一些进展,我在书的*后几章也加以介绍
《新闻编辑(第2版)》围绕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基本职能及业务素养,详细阐述了新闻编辑学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技巧,内容主要包括报纸的策划过程、稿件的选择及修改、标题的制作、稿件的配置、版面的设计、图片的编辑等,所选实例以近年的新闻作品及版面为主,强调理论性、实用性和阐释过程的清晰性,在行文中力求生动、全面地展示内容。 与上一版相比,《新闻编辑(第2版)》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材料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尽量做到用新近的典型实例来论证观点。二是在提高实用性的同时也增强了理论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二章内容的拓展上,本章对新闻编辑的社会职能、新闻价值、新闻发现及新闻评价做了深入的论述。三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本次修订使用了较多的图片。其质量也有较大提高。 章末所附思考题,既强调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又可
《出版物编校差错解析》由中共湖南 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组织编写。全书分为九个章节,以检测中心历次出版物编校质检发现的典型差错为案例,采用案例加解析的形式,对照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对出版物编校过程中常见常犯的差错加以解析,涵盖字词、语法逻辑、标点符号、拼音、数字用法、量和单位及科技术语、解题及知识性差错等多个方面。 该书案例翔实,说理清晰,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对编辑校对人员和质检人员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作为新闻出版行业乃至其他行业文字工作者的案头工具书使用。书稿由省内各出版社及大学的知名专家编写,经多次开会研讨及数年时间打磨,颇具科学性及 性。
本书收入作者2015年以来在《党建》《经济日报》《人民论坛》《学习时报》等报刊上公开发表的理论文章。这些文章都是紧紧围绕新时代新思想这一主题撰写的,主要包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期党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宣传工作的思路与工作经验等方面,具体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把握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等。书稿编选的文章阐释了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有助于深化对新思想的学习和理解,文字通俗易懂,有助于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和领会新时代新思想。
全书分为上、下篇,共六章。上篇(章)为基础理论篇,主要从宏观角度按照视听节目制作流程阐述制作基础理论,主要内容有策划、采访、拍摄、撰稿、编辑等五节。下篇(从第二章至第六章)为实务操作篇,主要从微观角度阐述常见的五种体裁视听节目的编导与制作,分别是纪录片、专题片、广告片、栏目剧、微电影。
本书以大文化的理念、编辑的眼光、书评的语体纵论出版,品味阅读,反思学术,解读人物,这是近年来著者前行的学术探索和思想小结。在作者看来,文字就是精神新陈代谢的载体,生命随思想而升华,意义籍追寻智慧的活动而丰富。这就是编辑人生的意境! 出版是一种文化,编辑是一种文化选择。文化出版始终与人类文明共荣辱。文化,镶刻着民族的精神,书写着人民的良知,昭示着国家的未来。学术文化是民族的魂,国家的根。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如是说: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
《数字编辑运营实训教程》内容简介:这是了解当代数字编辑技术发展现状的一本全面而实用的实战型教科书。通过作者在互联网行业、新闻出版行业深耕二十几年的跨界摸索和实践,不断探索和挖掘传统新闻出版广电行业在向新媒体的转型发展和诉求,总结出这本集理论知识和实操培训为一体的专业教程。本书希望能为转型中的新闻出版广电行业培养有互联网思维和实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详实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这是一位恪尽职守的总编辑的值班手记。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编辑思想,同时也可将其作为新闻编辑工作的案头参考书。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序言中所言:龙钢跃先生通过解剖《长沙晚报》这一个案,从品牌定位、办报理念、思想维度、受众意识、新闻运作和媒介经营等几个方面对《长沙晚报》的创新发展之路进行了广泛探讨。他的这些发现和思考,不仅对全国报界实践有所启示,而且也丰富了我国新闻实务的内涵。●作者简介龙钢跃,男,湖南长沙人。现任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高级记者,湖南大学硕士生导师。系中共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2002年获评“湖南省十佳记者”称号,2012年获评首届湖南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2013年被评为
作者从事编辑工作读每一部书稿必认真撰写审读意见:首先对全书内容做简要精到的归纳,条理清晰的辨析;随后针对主体架构和核心观点做客观谨慎的评价,以凸显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思想意义;立足于所评论的图书,联系与之相关的领域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作者在从业近40年的时间中,写下的书评、接受的访谈文字有近百篇。作者从中精选了20余篇集为本部书评选(增订版)。对出版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特别关注》之所以成为全球华文发行量大刊(单期450万册),与其内在质量密切相关。该刊以中国出版界领军人物朱玉祥为核心团队的编校人员通过14年的探索,总结了一套科学完善、行之有效的七大法宝:“细察一字之误”“勘正词不达意”“理顺逻辑紊乱”“拆除叠床架屋”“平复过度夸张”“商榷标点不当”“关注高频差错”。全书针对编辑记者在实际文案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避免文字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编辑校对工作的人员出现编校差错,规范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全书框架结构完整,所列举的1100多个案例内容翔实,分析得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借鉴性。
《文史哲》创刊于1951年5月1日,是一份反映中国大陆大学文科学术水准的老牌学报,在海内外人文学界卓有声望。它一直是学术发表的主要园地,人文学术潮流的引领者,更被学界视为学术风向标之一。值《文史哲》杂志创刊70周年之际,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表彰 《文史哲》创刊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几代编辑人员守正创新、薪火相传,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鼓励《文史哲》及学术期刊界 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在《文史哲》做编辑的回顾与梳理,其中既有求职《文史哲》的曲折与辛酸,也有钟爱学者身份而不甘心做编辑的纠结;既有深度认识《文史哲》之后的幸福,以及与之一起预见学术大势的豪迈,
电视编辑是电视创造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创作活动。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视画面编辑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内容包括:对电视编辑的认识、影视中的蒙太奇思维、节目编辑中的时间与空间、镜头之间的连接技巧、画面编辑中的节奏处理等。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在信息化时代,新闻教育不仅关系到媒介系统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更是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本书是一个资深传播学者与新闻教育工作者关于新闻教育的文集,收录了作者论述传媒教育的论文、讲话、报告及媒体专访数十篇。内容涉及新闻人才培养、新闻教学改革、新闻学科建设,既有对实际新闻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有对人才培养一般规律的理性探讨。作者张昆教授曾先后担任过武汉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和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在新闻教育领域苦心经营三十多年,其独到的教育理念及其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及学科建设方面的探索和思考,对于新闻教育界、学术界同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由当代中国研究所历时20年编写而成,凝聚了几代国史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2012年9月,经中央审定、批准,由人民出版社和当代中国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该书忠实记录和深刻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10月创立到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展历程和宝贵经验,是一部全面系统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历程的权威性国史著作。 本书汇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出版后,多位国史研究专家和学者就其出版的意义、成就等在各主要媒体发表的评论和介绍文章,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编撰者就该书的指导思想、编撰原则、主要内容和体会所作的文章,是学习《国史稿》的权威辅导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