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出版物基本知识及作者、编辑等应知应会的规范、标准等。全书共8章:1.出版物基本知识,2.著作与著作权,3.出版管理,4.编辑工作基本规程,5.图书编辑技术,6.各类出版物的编辑工作,7.作者编辑应知的法津法规,8.作者编辑应知的国家标准与有关规定。 本书作者都是在各出版社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资深编审、副编审,和有多年著书、写作经验的教授、副教授。许多内容是他们依据自己的多年工作实践经验,总结整理而成,其内容十分丰富,具有信息全而新,数据准确、翔实、可靠之特点。全书选材、论述与篇章结构安排,注重简洁、实用、便于读者速查,是读者不可多得的集政策、知识、技术为一体的案头工具书。 读者对象:出版社记者、编辑、校对、出版管理人员;从事写作的著作权人、职业撰稿人、外文图书翻译者;撰写论文的教授
过去的二十年,是编辑的年代,也是编辑身 份渐趋迷茫的时代。王联合编著的《编辑的微世界》 以《职业·途中》《阅书·识人》《财经·微说》《 乡关·情怀》《闲适·微记》五板块记录一个编辑的 行业观察、职业思考与人文情怀。所辑文章大多来源 于作者近几年在相关媒体上发表的随笔作品;与书业 无直接关联的人牛速写、情势观察、生活小感悟等微 事件系首次辑入本书,大体也以正能量形式体现。在 编辑的微世界里,人人都可以聚积属于自己内心 的光明,并通达理想的彼岸。
编辑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并目随着经济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编辑学原理》从编辑和编辑学的概念入手,简要回顾了编辑活动的历史,阐明了编辑活动的基本问题,以及作为编辑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编辑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在此基础上,又以专门的章节详细介绍了编辑人员和编辑过程,最后则探讨了编辑思想的若干基本问题。全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的价值。《编辑学原理》可作为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学及相关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各类型新闻领域培训教材和工作参考书。
本书从实性出发,几乎涉及到社科期刊工作的方方面面。从编辑部的人员构成,稿件的运行机制,到出版发行的各个环节,都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阐释,并且在附录里收录了有关社科期刊工作的法规文件等。本书充分体现了全面、系统、准确、实用的特点,对从事社科期刊工作的编辑来说,既是一本指导性的教科书,又是一本实用性的工具书。本书虽然是针对从事社科期刊工作的人员而编写的,但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在不同程度 ,对所有从事编辑和出版工作的人员,也有的参考价值。
本书前半部分是孙培镜先生多年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汇编,对编辑学的概念、理论以及编辑人才培养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后半部分为孙培镜先生的一些诗文代表作。 收录了作者的一部分诗作,孙老的诗可以说是工作和生活感悟的一种结晶,非关风月,不涉爱情,但却弥漫着浓浓的亲情、友情,读其诗,想见其诚朴的人品。这本书是孙老20多年来工作和诗作的结集,自然还不能说是一本系统的学术著作,但是他为编辑和校对人员打开了一扇门,使人们知道编校工作应该怎么做。要想再登堂奥,就看各人的努力了。
《论编辑的素养》是有关编辑工作、编辑素养的一本比较全面的书,分十二题,分别为:编辑事业是立言、存史、资政、育人的事业,辨别的水平和坚持的勇气,编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编辑的文化修养和提高的途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编辑要懂点装帧艺术,图书的编辑含量,今天的编辑要有经营意识,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具有新的本事,编辑应该注意的几件“小事”,编辑要有国际视野等,既有对编辑工作宏观的把握,也有对具体的编辑工作细节的关照,对广大从事编辑工作者会有启发与帮助。
这一套书,是由我们这些从事电视理论和业务教学的教师编写的。希望能给从事这方面教学的同行们提供一点参考,也为这些年来涉足广播电视行业的年轻朋们提供一点切磋业务的资料。我们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摸索出一些培养适用人才的经验,在注重理论支撑的同时,更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又因为我们这个写作的群体有各不相同的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关注问题的角度和侧重各不相同,表述也很有特点,所以会给读者一些实际的帮助。即使你只是一个对电视感兴趣的人,这套书也有可读之处,它是鲜活的、实用的、有个性的。 要实用,就是要能够切实指导电视实践,提高动手能力。电视这个行业当涉及艺术、技术、传播的许多理论,要是说原理,每一部分可以说是很深很玄,但是作为一个成功的电视人,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原理消化以后应用于电视制
本手册是《编辑作者常用手册系列》中的一个分册,以书刊编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亦可供新闻、网络编校人员、文秘及其他文字工作者参考。 本手册系统地介绍校对的功能、方法、操作技术以及文字技术整理工作,因为以介绍现代校对方法和技能为主,是一种实用的工具书,所以定名为《现代书刊校对技能手册》。 现在,市场上编校手册之类的工具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文件汇编,以收集与编校工作关系密切的法规、标准为主;另一类是知识汇编,以介绍编校知识和语言文字规范为主。本手册与上述两类手册都不同,它既不是文件汇编,也不是单纯介绍校对知识,而是从校对工作实际出发,系统地介绍校对的方法、技能以及其他相关知识。人们在校对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大都可以在本手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相关知识。这就是本手册
本书共10章,分为期刊的概论、期刊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期刊的定位与风格、期刊的选题策划、期刊的编排设计、期刊的印刷与装订以及期刊的发行。通过详细的讲解,让读者了解期刊的概念、起源与发展历史;正确认识期刊与杂志、期刊与图书、期刊与报纸的关系;掌握不同类型的期刊性质与特点。
新时代新形势下,国家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树立文化自信、重视文化创新等战略决策和要求,对文化出版单位来说,参与这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是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也面临着重大考验和挑战。出版单位的核心战斗力是编辑,提高编辑素养,是打赢这场文化自信、创新战的关键。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先生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合作,专门为青年编辑撰写了十二封信,弘扬韬奋精神,提升青年编辑素养。以此十二封信为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集结、设计并出版《致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图书。 书中,聂先生以书信的形式,与青年编辑进行交流,为青年编辑答疑解惑,向青年编辑传递出版人的情怀、理念、经验。书中还收录了聂先生关于编辑出版的随笔,包含了其对出版精神、编辑素养、精品书编辑等问题的理解感悟。
曲宗生编著的《积智成朗(年鉴编辑的历史智慧)》分为三个篇章:篇为年鉴编辑二十讲,以饶有趣味的问答形式,对年鉴编辑从入门到提高、从能力到技巧、从理念到智慧诸多方面做了具体描述。第二篇为年鉴编辑智慧与理念,收入作者多年来发表的年鉴研究论文,对年鉴编辑出版涉及的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颇具个性化的探讨。第三篇为年鉴编辑实践与情感。
本书初版于2002年,2004年即已售罄。近年来,不断有出版单位和读者打来电话求购此书。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再版此书。此次再版,编者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订正了书中百密一疏的讹误,删除了少数实用价值不大的内容,增补了若干新内容,根据资料,更换了少数过时的内容。 希望本书能给广大出版从业人员提供切实的帮助。
本书初版于2002年,2004年即已售罄。近年来,不断有出版单位和读者打来电话求购此书。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再版此书。此次再版,编者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订正了书中百密一疏的讹误,删除了少数实用价值不大的内容,增补了若干新内容,根据资料,更换了少数过时的内容。 希望本书能给广大出版从业人员提供切实的帮助。
《编辑是一门正在消逝的艺术》汇编数十位出版大家的从业经历,从编辑生涯、作者交往、选题策划、职业规范以及出版业的未来等多个角度切入,探讨编辑这一职业的现状和未来,追问当下编辑存在的意义,对编辑从业者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亦是抚慰他们心灵的一味良药。
朱胜龙编著的《现代图书编辑学概论》从图书编辑工作的性质、功能、基本特征、基本方针和原则、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基本制度、基本流程、编辑队伍建设等方面全方位介绍和探讨了现代图书编辑工作的内涵与运作模式。书稿涉及面较广,内容宽泛,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基本涵盖了图书编辑工作的方方面面。本书共分十章分别是:图书编辑工作的性质、功能和基本特征、图书编辑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图书编辑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图书编辑工作的基本制度、图书编辑工作的基本流程、图书选题策划的特点和原则、图书选题策划的基本内容、图书评论与图书宣传、图书的种类、编辑队伍建设等内容。
编辑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并目随着经济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编辑学原理》从编辑和编辑学的概念入手,简要回顾了编辑活动的历史,阐明了编辑活动的基本问题,以及作为编辑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编辑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在此基础上,又以专门的章节详细介绍了编辑人员和编辑过程,最后则探讨了编辑思想的若干基本问题。全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的价值。《编辑学原理》可作为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学及相关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各类型新闻领域培训教材和工作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