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作者2015年以来在《党建》《经济日报》《人民论坛》《学习时报》等报刊上公开发表的理论文章。这些文章都是紧紧围绕新时代新思想这一主题撰写的,主要包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期党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宣传工作的思路与工作经验等方面,具体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把握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等。书稿编选的文章阐释了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有助于深化对新思想的学习和理解,文字通俗易懂,有助于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和领会新时代新思想。
全书分为上、下篇,共六章。上篇(章)为基础理论篇,主要从宏观角度按照视听节目制作流程阐述制作基础理论,主要内容有策划、采访、拍摄、撰稿、编辑等五节。下篇(从第二章至第六章)为实务操作篇,主要从微观角度阐述常见的五种体裁视听节目的编导与制作,分别是纪录片、专题片、广告片、栏目剧、微电影。
本书以大文化的理念、编辑的眼光、书评的语体纵论出版,品味阅读,反思学术,解读人物,这是近年来著者前行的学术探索和思想小结。在作者看来,文字就是精神新陈代谢的载体,生命随思想而升华,意义籍追寻智慧的活动而丰富。这就是编辑人生的意境! 出版是一种文化,编辑是一种文化选择。文化出版始终与人类文明共荣辱。文化,镶刻着民族的精神,书写着人民的良知,昭示着国家的未来。学术文化是民族的魂,国家的根。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如是说: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
《数字编辑运营实训教程》内容简介:这是了解当代数字编辑技术发展现状的一本全面而实用的实战型教科书。通过作者在互联网行业、新闻出版行业深耕二十几年的跨界摸索和实践,不断探索和挖掘传统新闻出版广电行业在向新媒体的转型发展和诉求,总结出这本集理论知识和实操培训为一体的专业教程。本书希望能为转型中的新闻出版广电行业培养有互联网思维和实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详实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作者从事编辑工作读每一部书稿必认真撰写审读意见:首先对全书内容做简要精到的归纳,条理清晰的辨析;随后针对主体架构和核心观点做客观谨慎的评价,以凸显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思想意义;立足于所评论的图书,联系与之相关的领域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作者在从业近40年的时间中,写下的书评、接受的访谈文字有近百篇。作者从中精选了20余篇集为本部书评选(增订版)。对出版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史哲》创刊于1951年5月1日,是一份反映中国大陆大学文科学术水准的老牌学报,在海内外人文学界卓有声望。它一直是学术发表的主要园地,人文学术潮流的引领者,更被学界视为学术风向标之一。值《文史哲》杂志创刊70周年之际,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表彰 《文史哲》创刊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几代编辑人员守正创新、薪火相传,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鼓励《文史哲》及学术期刊界 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在《文史哲》做编辑的回顾与梳理,其中既有求职《文史哲》的曲折与辛酸,也有钟爱学者身份而不甘心做编辑的纠结;既有深度认识《文史哲》之后的幸福,以及与之一起预见学术大势的豪迈,
在信息化时代,新闻教育不仅关系到媒介系统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更是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本书是一个资深传播学者与新闻教育工作者关于新闻教育的文集,收录了作者论述传媒教育的论文、讲话、报告及媒体专访数十篇。内容涉及新闻人才培养、新闻教学改革、新闻学科建设,既有对实际新闻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有对人才培养一般规律的理性探讨。作者张昆教授曾先后担任过武汉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和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在新闻教育领域苦心经营三十多年,其独到的教育理念及其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及学科建设方面的探索和思考,对于新闻教育界、学术界同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