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研究所和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县级融媒体中心委员会以及浙江省、江苏省等地方融媒体中心共同出品的2023-2024年度关于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创新发展的调查研究报告。本书从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运营、创新报道等四个方面,汇集了来自全国会员单位的典型创新发展案例。这些案例符合中央关于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原则要求,在媒体融合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手段方法、路径模式上有理突出创新,在加强内容建设、强化先进技术引领、创新运营管理方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培养全媒体人才队伍等在红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创新进展和务实举措。
《中国广播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我国广播的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 (项目号:14CXW012)的研究成果,梳理了中国广播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现状,对互联网时代国内外广播业和传统媒体的转型实践与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总结出前沿、有操作性的理论与经验,初步搭建起中国特色的广播数字化转型理论框架和行动路径。
本书是CSM媒介研究编辑出版的第六部电视收视年鉴。全书共分综述、专题研究、收视数据及附录四部分。主要对对2007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进行了全景式描述与分析,它还对2007年全国电视收视市场以及电视剧、综艺娱乐、体育、新闻和电影几个主要节目类型的收视状况及2006年中国电视媒体大型活动、2007年春节晚会进行了分析。书中还收录了关于全国电视收视市场以及重点市场的收视统计数据、主要指标涉及收视设备的拥有情况、人均收视时间等。附录部分则列出了CSM媒介研究各种收视调查网的基本情况和所监测的频道名称。该书为广大媒介从业人员既可提供有关2007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的全面分析,它是媒介从业人员的一本工具书
本书是全面反映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风貌,客观记述上一年度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各方面新情况、新资料的大型年刊。《2011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坚持实事求是的编辑方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原则,追求图文并茂的编纂方向,为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教学科研人员、决策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提供可靠信息。
陈若愚主编的《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4)》对 2013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从收视环境、观众特征、观众收视行为、频道竞争、节目竞争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描述与分析。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部分,综述。主要从收视环境、观众特征、观众收视行为、频率竞争格局等方面对2013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进行全景式扫描与分析;第二部分,专题研究。对 2... 显示全部信息 陈若愚主编的《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4)》对 2013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从收视环境、观众特征、观众收视行为、频道竞争、节目竞争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描述与分析。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部分,综述。主要从收视环境、观众特征、观众收视行为、频率竞争格局等方面对2013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进行全景式扫描与分析;第二部分,专题研究。对 2013年新闻、交通、音乐、文艺等主要频率
本书对中国广播电视管理实务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制度建设与发展分析,如针对管理创新的内容和目标、具体的管理岗位和绩效考核制度的制订与运用、业务流程与管理程序、数据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等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广电各部门在人力资源方面大量的岗位描述和绩效考核、业务流程、工作表单与规章制度的实例,对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全媒体的内部管理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本书所附光盘包含全书所有文字内容,如岗位描述、绩效考核表与规章管理制度等,便于使用者下载直接或参考修订后使用。
本书从世界电影发展历史中选取了40部涵盖不同国别、不同类型和主题的电影经典名作,对每一部所选作品的时代性、艺术性、视听特性等进行解读与分析,并以“关键词”标注、转页链接、互补的方式,将世界电影的相关历史、时代思潮、专业术语、基础理论概念、有名导演和电影表演艺术家等知识内容多层面、立体化地传递给读者,引导读者步入电影艺术的殿堂,掌握多层面解读影片的方法,了解电影的本质属性和作品的个性特征,提高对电影艺术作品的理解、鉴赏与分析能力
《媒介市场调查与研究丛书·中国电视观众现状报告: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与分析》是中央电视台在全国范围进行的第六次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次观众抽样调查始于1987年,之后每五年一次,至今已延续25年了。为了更全面准确地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收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此次调查主要遵循“延续性与当下性相结合”、“从是什么到为什么、怎么办”的设计理念,重点考察了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电视观众现状,较全面地了解新时期全国电视观众的规模、结构,收视行为、习惯、需求和态度的变化,既描述了我国电视观众的宏观轮廓,又具体解读了观众行为变化的内在原因。与上次(2007年)调查的问卷相比,此次调查问卷保留了观众规模和结构、电视收视环境的相关问题,取消了诸如具体收视时长、主要收视时段等日常收视率调查能够并已经回答的问题
《中国广播研究报告(2011-2012)》不仅记录了2011年中国广播市场的前进脚步,而且思考和探索了中国广播的经营管理策略和发展之路。本书分为分析篇和数据篇。分析篇收录了由资深研究人员撰写的中国广播市场研究报告,涉及2011-2012年度中国广播市场,各级电台、各类频率的竞争格局和广播市场发展的一些新趋势。通过赛立信媒介研究在全国范围的收听率调查数据,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了2011年广播市场以及听众的特点和趋势,并在包括专业化广播、手机广播、广播收听率调查的自动仪器测量(BSM)、广播媒体的广告价值和电台广告营销、中国移动收听市场以及美国移动收听市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数据篇以全国*的广播调查网络为支撑,以大量科学数据为基础,以简单直观的图表为主要表现形式,收录了全国50个重点城市的收听率调查数据和10个主要城
《2013中国广播收听年鉴》编著者陈若愚。 本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主要从收听环境、听众特征等对中国广播收听市场进行全景式扫描与分析,并进行专题研究。CSM媒介研究2012年对全国37个城市进行收听时间、全天收听走势等进行分析与数据统计,囊括了*的数据和案例。
为更好地服务于业界,作为中国*、权威的视听率调查公司,CSM媒介研究从2003年起每年编写出版一部,《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2》为广大媒介从业人员既可提供有关2011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的全面分析,又可提供2011年全国以及各重点市场翔实的收视数据,它是媒介从业人员的一本工具书。
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部分,综述。主要从收听环境、听众特征、听众收听行为、频率竞争格局等方面对2010年中国广播收听市场进行全景式扫描与分析;第二部分,专题研究。对2010年新闻、交通、音乐、文艺等主要频率的收听状况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收听数据。CSM媒介研究2010年对全国33个城市进行收听率调查的城市的收听统计数据,涉及人均收听时间、全天收听走势等。第四部分,附录。主要包括CSM媒介研究各城市收听率调查网的基本情况和所监测的频率名称。
本书从全球电视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以专业电视人的眼光与头脑,全面系统地深入介绍英美主流电视节目模式,解析当今的电视节目潮流,分析当前流行的电视节目形态模式及电视业界的运行机制和电视理念。本书选择全球近年来热播和较有影响力的40个节目模式进行研究,收集了一批有代表性并获得成功的优秀电视节目,包括脱口秀类、真人秀类、民生类、新闻类、游戏类、科教类和儿童类等节目种类。除了对电视节目模式创意及制作的介绍之外,还结合近一两年的*剧集对经典节目模式类型加以解析和评论,并对电视节目模式的营销、跨国流动与节目模式本土化改造进行深入分析。有些案例涉及中国观众所熟知的外国经典节目的中国化改造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本书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和欣赏价值。
《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7》分为四个部分,以翔实的收视数据为依据,分别从收视环境、观众特征、观众行为、频道竞争、节目竞争等方面对2016年的中国电视收视市场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和分析,本年度年鉴还特别对2016里约奥运会收视状态、电视与互联网重度受众媒体行为为、模式节目在中国的发展变迁路径等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还对2016年热点IP剧跨屏传播效果以及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及电视综艺的应对、CSM实时收视数据与多屏测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为媒介经营机构、广告代理公司、广告主以及节目制作机构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
《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3)》对2012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从收视环境、观众特征、观众收视行为、频道竞争、节目竞争节目特点、节目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描述与分析。《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3)》对电视收视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参考,内容翔实,条分缕析。
为更好地服务于业界,尽可能地满足各方面对收听率数据的需要,CSM媒介研究自2005年起,每年编写出版一部《中国广播收听年鉴》。《中国广播收听年鉴(2018)》是CSM媒介研究编写出版的第十四部广播收听年鉴。 《中国广播收听年鉴(2018)》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部分:综述。主要从收听环境、听众特征、听众收听行为、频率竞争格局、节目竞争格局以及广播广告投放与竞争格局等方面对2017年中国广播收听市场进行全景式描述与分析。第二部分:专题研究。本部分除了对2017年新闻综合、交通、音乐、文艺、都市生活几个主要频率类型的收听状况进行分析之外,还包括2017年广播广告市场洞察、早高峰时段收听特征及典型节目分析、从听众角度出发塑造节目品牌形象、线下活动助力线上收听、传统广播发展面面观、我国广播媒体生存现状及发展策略
徐立军编*的《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6)》分为 四个部分,以翔实的收视数据为依据,从收视环境、 观众特征、观众行为、频道竞争、节目竞争等方面对 2015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和分析, 为媒介经营机构、广告代理公司、广告主以及节目制 作机构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
为更好地服务于业界,作为中国*、权威的视听率调查公司,CSM媒介研究从2003年起每年编辑出版一部《中国电视收视年鉴》。《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09)》是CSM媒介研究编辑出版的第七部电视收视年鉴。 《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09)》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部分:综述。主要从收视环境、观众特征、观众收视行为、频道竞争、节目竞争、电视广告投放与竞争等方面对2008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进行了全景式描述与分析;第二部分:专题研究。本部分内容除对2008年全国电视剧、综艺娱乐、新闻、体育和电影几个主要节目类型的收视状况进行分析之外,还对2008年发生的几个重大事件(5.12地震、北京奥运会)的收视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近年来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新旧媒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电视广告收视衰变规律、电视推荐会策略、城市电视台发展的困境与
本书分四个部分,以翔实的收视数据为依据,从收视环境、观众特征、观众收视行为、频道竞争、节目竞争等方面对2014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进行全方位的描述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