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勒先生的这本小册子对全世界图书馆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小册子篇幅不大,却涉及到了哲学、科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他利用这些学课理论或方法来阐释图书馆学的基本命题,如用哲学来探索书籍与图书馆的本质,用社会学、教育学来阐述书籍与图书馆的功能,用心理学分析读者的阅读动机与行为,是历史学来分析图书史与图书馆史的内涵与馆员基本知识素养来源。巴特勒讲到的: 书籍是保存人类记忆的一种社会机制,而图书馆则是将这种记忆移植到活着的个人意识中的社会装置。 这一句论事,被无数图书馆学著作所引用,嫣然成为了图书馆学理论的名言。可以说,巴特勒先生的这本小小的册子对图书馆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思想的基础。
本书为有关我国古典文献收藏的汇编。包括了《澹生堂藏书约》《藏书纪要》《流通古书约》《藏书十约》等数种,均系我国古代有关图书保存、阅览的规章制度,从中可以看到私家藏书(藏书楼)文化向公共图书馆的转变。其中《澹生堂藏书约》 为 ,该书中国现存 早的一部为藏书家写的古籍善本保管规则。是历代藏书家鉴定版本真伪价值、修书、晒书、防虫,保存的宝典,堪称千古 唱之奇文。本次点校工作,以《藕香零拾》所刊本为底本予以标点,其中《澹生堂藏书约》分别校以南京图书馆所藏抄本以及上海图书馆所藏抄本。总之,希望通过本次整理工作,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可靠的、便于翻检的读本。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联合 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研制了“上海地区儿童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指南(系列)”,根据不同年龄层儿童的特点,从服务资源、服务内容、服务空间等多个角度,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志愿者以及相关机构提供了一份阅读推广实操手册,内容涵盖目前我国图书馆较为正式的阅读推广项目47项,对每项活动的服务对象、活动定义、人员安排、组织策划等都作了简要的说明。
《拥书权拜小诸侯——图书馆馆长访谈录》通过对6个知名图书馆馆长的访谈,了解了知名图书馆的办馆理念,服务宗旨等,同时对图书馆这个行业现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有一个展望,同时也对图书馆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了一些可行的办法,以期许图书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图书馆建设与评价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客观上会影响和推进图书馆发展方向。本文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视角,针对网络数据库资源建立起一套科学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国内外若干网络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网络数据库建设方向提出建议。后续研究选择从高校图书馆社会价值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实证分析,对高校图书馆社会价值进行量化思考和研究,为图书馆建设与评价提供技术和方法上的实践参考。
本书从图书馆门户网站建站的功能定位和实际需求出发,首先对国内外一些优秀的开源软件做了全面的考察,然后采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的介绍了使用开源软件WordPress以及phpBB搭建图书馆新闻网和读者园地的方法和步骤,接着详细的讲解了开源软件Drupal、Dokuwiki和Lilina的搭建和使用技巧,*后则对自适应网站建站中HTML5和CSS3主要技术做了详细的说明。
《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重在解决图书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编辑体例上有着鲜明的特色,每章开头均列出本章的重点内容,对学习者进行导读指引;文中插入大量的“案例”、“样关链接”、“实证举例”,帮助学习者解决平时工作中出现的悬疑问题;每章以“本章小结”的形式结束,便于学习者对小学图书馆理论与工作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章末附有“学习与思考”和“阅读书目”,便于学习者巩固所学知识,拓宽专业视野;书后的“附录”不仅利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掌握政策,也是中小学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图书馆建设的规范。本身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参考《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对原有内容进行了修订。
《图书馆的故事》阐明:没有一种数字化的奇迹,能减少中世纪的彩绘图饰手抄本或格罗里埃式装订的美学价值。任何一位研究书籍艺术的历史学家,都不会接受用电子书替代《乔叟全集》或《古登堡》。计算机科学的进步不会废止书籍艺术杰作的保存、编目及展示。 弗雷德勒纳(Fred Lerner)旨在揭示人们收集、组织和记录生活经验的途径。它只是简单地叙述历史,而不是对图书馆进行详尽地统计调查。勒纳博士没有详细讲解每一个重要的图书馆,也没有记录图书馆学科发展历史上的所有重大事件。《图书馆的故事》的目标是追踪图书馆从文字初创到现在直至未来的进化过程,发掘图书馆在历史进程中的角色。勒纳博士所揭示的是图书馆作为文化的载体所发挥的作用:揭示历史上世界主要文明如何使用图书馆,以及这些文明是如何被自己创建或继承的图书馆所
本书是为纪念国家图书馆建馆105周年而做。收入曾在和现在国家图书馆工作的人员所写文章99篇,主要内容为怀念与回顾。分为四个栏目。作者有著名专家学者如冀淑英等,更多的则是普通工作人员,他们以饱含真情的笔触,从不同侧面回顾了在国图的经历,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国图的真挚感情,折射出国图人所具有的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
本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医学图书馆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其主要内容包括:医学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医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医学图书馆建筑与设备、医学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医学图书馆用户服务与医学信息检索、医学图书馆管理与医学图书馆事业、医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医学图书馆与现代化技术在医学图书馆中的应用等。本书论述系统全面、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新颖、结构严谨,其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均较强,可作为高等医学院校图书情报专业教学和医学图书馆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教材,也可供其他图书情报人员学习参考。
在常去的图书馆里,我们在他人的目光注视下阅读。阅读常常让我们置身于一种缺席的状态,一种精神上的别处,比周围的世界更加真实。阅读时我们忘记了投射在自己身上的或愉快或不以为然的目光,也逐渐忘却了身体的束缚。被书吸引的读者完全沉醉其中,就像一个嗜睡的人一样任凭身体做出一些冒失的举动。沉浸在阅读中的读者自己毫无察觉就会做鬼脸,抓头皮,叹气,傻笑,皱眉,有时还会以一种小心翼翼的技巧挖鼻孔,掏耳朵。我的本意并不是谴责这种随便的行为,人们可以将类似行为视为一种重获的自由,或者正相反,一种不合时宜地追求自由的结果。 我到图书馆进行真正工作上的写作。如果说有时我会对自己当了四十年的教师感到遗憾,而且我今天可能又比昨天更后悔,那么我却从未质疑过在图书馆度过的那些小时、天、星期、月,还有年。作
张晓林教授作为数字图书馆技术研究和建设的重要组织者,长期从事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建设和管理。本文集收录作者自2000年以来就数字图书馆的体系架构、核心技术、标准规范、建设管理、发展趋势等方面所撰写的主要文章,理论联系实际,技术融合服务,当前贯通未来,反映了数字图书馆实务界和图书馆领导层对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思考,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文献情报服务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书以编年为主,纪事本末为辅,记载了北京地区不同类型图书馆发生的大事,包括重要会议、主要活动、主要人事任免、机构的建立合并或撤销、主要出版物等,较全面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地区图书馆事业的概况。 本书具有时间最新、覆盖面广、内容详尽、编排科学、实用方便的特点。读者通过本书记载的北京地区不同类型图书馆发生的大事,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北京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概况。 全书编排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大事记。这一部分全面、系统地记载了五十八年来北京地区图书馆大事,为研究新中国建立以来北京地区图书馆史填补了史料连续记载方面的空白。第二部分:部分团体名称索引、人物索引。这部分内容为读者提供了查阅上的快捷。第三部分:公共图书馆馆史沿革。这一部分为关注和研究北京地区公
《图书馆RFID技术及应用》由几所知名高校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的专家学者们共同编著完成,汇集了大量的RFID理论知识基础、海内外实际案例与实施经验分享,可成为外高校图书馆应用与实施RFID技术过程中借鉴与参考的材料。与以往的图书馆RFID图书不同,全书主要着眼于高校图书馆领域,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模式与公共图书馆有很多不同之处,通过实际案例、数据模型、应用环境等全方位的分析,深刻揭示出一条当前高校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的合理与成功之道。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从馆藏的资料中,精选出古籍40部、老期刊24种、老教材17种,汇成一册,以图录的形式对外展示该馆的珍藏。其中不乏善本、孤本、精品,以古籍为例,所选40部古籍中,有9种收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而民国老教材、老期刊,存世者少,所以是极为难得的研究教育史、社会史等多方面的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