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整本书阅读 单元的指定书目。《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习手册》以学生为读者对象,结合教材四大学习任务和课标阅读要求,提供关于《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较为完整的阅读指导和参考资料,切实解决学生 如何读、读完以后做什么 的问题,是指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使用手册。
旅居纽约的华裔作家陈九最近又有新书推出,由中国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的随笔集《纽约第三只眼》(插图版)现正在热销中。该书由作家董鼎山作序,汇集了陈九的随笔短章八十余篇,很多来自作者在《侨报周末》上的专栏文章。在这本书里,作者通过深情幽默的笔触,向广大华文读者介绍纽约的文化风貌,市井生活,以及华人现状。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他是以第三者的独特立场,向原乡展示异乡的社会生活,并借助这种坚实的展示,审视原乡文化的长短曲直。
梦想是每个青春期男孩心里的一簇微光,它照亮所有灰暗的日子,照亮前行的路。但梦想也是荆棘密布的山丘,翻越这座山丘,欣赏山顶的风景,需要勇气、毅力、汗水,甚至泪水,梦想也让男孩们变得强大。所以,我将与你一起,翻开那泛黄的青春启事,聆听铅笔头“吱吱”划过纸背的响声,以及广场上悠扬而后散去的钟声;还有那阳台前,我们看着彼此的发梢,呼啸而过的风声。在那些声音中,你是否还记得我们曾大声说出的青春物语?是不想长大,还是各自保重?是不要忘记,还是有缘再会?是淡淡的殇逝,还是幽幽的暖意?如果你曾追忆,请将《以梦为马的少年》轻轻翻起……
今天我去给他扫墓。他的生命就像刻着他名字的那块巍峨的巨石,默默无语。 小波离去已经七年了,七年间,树叶绿了七次,又黄了七次。花儿开了七次,又落了七次。我的生命就在这花开落之间匆匆过去。而他的花已永不再开,永远地枯萎了。 翻拣他当初写给我的情书,只觉得倏忽之间,阴阳两隔,人生真是一件残酷的事。既然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短暂,上帝为什么要让它存在?既然再美好的花朵也会枯萎,再美好的爱情也会湮灭,上帝为什么要让它存在? 没有人能给我一个答案。 也许根本就没有答案。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将它们串成珠联,但它们在这里总已不再是散珠而更便于阅读、欣赏了吧。 《柯灵散文选集》所选篇章侧重于抒情、叙事性散文;题材大至社会、人生,小至离情、花草;风格既有雄浑、酣畅,亦有扫婉、含蓄;广采博取、兼容并包,《百花散文书系》不说是“聚珍”本,但所收作品总还不乏光彩可供借鉴吧。
《西谛三记》是故事会图书馆文库中的一册,收入了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精品数篇。这些作品题材各异、风格独特、构思清新、文笔精妙,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及丰实的思想感情,非常值得一读。读他的作品,令人如置身知识的高山大海,神游其中,流连忘返。
《高尔斯华绥散文选》内容简介:高尔斯华绥是英国二十世纪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在英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高尔斯华绥的散文题材丰厚,视野宏阔,叙事不拘一格,《高尔斯华绥散文选》共收入了其创作于不同时期的散文作品四十九篇。
《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度精选,选取在2016年引起广泛关注的国际时政、国计民生大事件,着眼于中国和世界所发生的变化,着重于文化事件及具有前瞻性的思潮所带来的影响,探讨新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已出版有《MEMO2012》、《MEMO2013》、《MEMO2014》、《MEMO2015》、《MEMO2016》。 《三联生活周刊》是当今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文化类媒体,以独特的视角、深度的思考和一贯秉持的人文情怀,为读者忠实记录着世界和中国发生的变化。
《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度精选,选取在2016年引起广泛关注的国际时政、国计民生大事件,着眼于中国和世界所发生的变化,着重于文化事件及具有前瞻性的思潮所带来的影响,探讨新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已出版有《MEMO2012》、《MEMO2013》、《MEMO2014》、《MEMO2015》、《MEMO2016》。 《三联生活周刊》是当今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文化类媒体,以独特的视角、深度的思考和一贯秉持的人文情怀,为读者忠实记录着世界和中国发生的变化。
知名作家精品美文重磅结集 聚集刘墉、阎连科、毕淑敏、贾平凹、林清玄、止戈、阿兰·匹斯等中外实力派偶像级作者 以“浪漫旅途”“心之距离”“大城小事”“万家灯火”“文人雅趣”“文苑文心”六册呈现 融汇亲情、爱情、社会、人生感悟、名人逸趣、名家名文于一体 的读者丛书抚慰心灵,三十五载浓缩积累的精华 多视角全方位的大展示
北京大学,向来都是执中国高等学府人文学科之牛耳,百年以来,大师辈出,灿若星辰,无数大师级人物留下了精彩动人的讲座篇章。 本书遴选了这些讲座中堪称“经典”的部分,加以系统整理,以使北大之外的人,也能亲炙大师风采,获得学识与修养上的进益。这些演讲,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一般学力的读者读来固然受益匪浅,就是专门研究者阅读这些篇章,也能获得启发。 全书分部分(一)读书与做人;(二)文学;(三)历史与哲学;(四)国学。内容广泛,但却博而不杂;通过此书,读者当能很好地了解人文学科的博大精深与迷人魅力,并获得一般知识水平的人所应具备的人文知识。
《中国杂文:刘洪波集》收录刘洪波从事杂文创作以来影响力的杂文代表作《小偷杀手化》、《这其实是一个笑话》、《“坏人”是怎样炼成的》、《屏幕夜总会》、《电杆上的寻人启事》、《病牙护疼记》《愤怒或耻辱》、《国土内的“难民”》、《消失的青年》、《国徽下的婚誓》等数十篇。
周作人常常引述清人叶松石《煮药漫抄》里的一段名言:“少年爱绮丽,壮年爱豪放,中年爱简练,老年爱淡远。学随年进,要不可以无真趣,则诗自可观。”①这启示人们:同一作家在不同年龄段,是“学随年进”的,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风采是并不一样的。联系到当代散文家郭风,他五六十年代的散文和新时期的散文是大不一样的。前者犹如他家乡的木兰溪,风光旖旎,叶笛清亮,散发着诱人的乡土芬芳,单纯晶莹得清可见底;后者则是他家乡的湄洲湾了,显得苍茫开阔;丰富深沉,作者以博大的胸襟和复调的嗓音,感受和歌唱时代的阳光和风云,思考广阔深邃的社会人生和散文美学的诸多问题。 这篇序言,包含如下三方面内容:一、对郭风新时期之前的散文发展作鸟瞰式的轮廓勾画;二、对郭风新时期散文的突破性成就作较详的评介;三、对郭风散文的风
大益文学院成立至今,秉承原创作品“文学性”“深刻性”及“探索性”之先锋精神,创办了《大益文学》,并成功推出“大益文学”书系《慢》《城》《寓》《戏》四部原创作品合辑。 大益文学院在“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开创一份对全人类有大益的文学事业”的愿景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文学品牌”的宗旨下,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