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概述”纵向叙述养蚕起源至公元2000年间浙江蚕桑的生产和技术发展。“蚕区”记录浙江蚕业最早发轫于浙东,后转移至浙西,当代则扩展到全省大多县市;“记载最初利用隙地,发展到成片专业桑园,桑苗从自繁自用发展到供应全国商品苗基地,选育出良种和农桑系列优质高产良种,并全面改良了桑树栽培技术。“蚕种”记载余杭、新昌、嵊县和诸暨有丰富的地方资源,近现代为一代杂交种所代替,由农户生产土种转变为专业蚕种场生产优良品种。“养蚕”记述从单家独户到共同催青、小蚕共育,讲究消毒、科学饲养。“蚕茧收烘”记载农家从蚕茧自产自缫、制成闻名海外的辑里丝,发展到蚕茧出售,统一收烘,浙江烘茧煤灶和缫丝计价。“科研、教育和学会“记录全国最早创办蚕业学校蚕学馆,率先在省立农事试验场内设立蚕桑科,并逐步发懚到当代的大
本书内容简介:穆藕初(1876~1943),名湘玥,上海浦东人。34岁远涉重洋,留学美国,专攻农学、纺织,以其为当时中国所急需。六年中相继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学成回国以后,陆续创办了德大纱厂、厚生纱厂、豫丰纱厂成为名闻遐迩的大实业家、棉业大王。他将科学管理理论之父泰罗博士的科学管理思想同步引进中国,并在实践中获得了巨大成功。他是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行者、实业兴国的先驱。他的贡献不仅仅限于工商业,他还积极资助教育,扶持昆曲,支持抗日,参与政务和社会事务,件件都留下了可歌可颂的佳话。他的一生勤于工作,创造了大量财富,却自奉甚俭。在近代史上,他是一个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蜚声海内外。 1922年10月,上海的《密勒氏评论报》这样评价穆藕初:他是一位乐观向上的人物,有如惊涛骇浪中的一枚铁锚,有着坚强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