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的竞起争鸣,开创了我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需在儒、道、墨、法等几大家学派中,庄子是道家的集大成者。在哲学上,庄子对后世读书人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直接激发了魏晋玄学禅宗的思辩;而在文学上,庄子独特的文风又是启发后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思想源泉。但由于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像丰富,同时也给后人阅读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故而历代注本极多,良莠不齐。本书结合各家之长,对《庄子》作全文收录。本书根据内容,配有597幅图片,其中既有古代木刻版画及汉画像石、历代古人的字画、先秦时期的文博照片、古书版本书影等,又有当代画家特地为《庄子》创作的国画182幅。图文相随,互相诠释。珠联璧合。
本书是作者的一篇博士论文,它将作者以前对佛教与中国文学的研究集中起来,加以系统化和理论的升华。本文集从学术高度客观考察和分析这个结合阶段的特点,不论就佛教史领域还是文学史领域,都是前所未有的,选题本身就有创新意义。书中对卷帙浩繁的佛教文献的梳理、征引,从材料中得出结论,显示了作者有较强的文献能力和逻辑归纳能力。全书立足于纵横交错,对南朝佛教的发展、佛教思想的衍变,对南朝重要的文人和重要的文学事实同佛教的关系,作了相当全面的梳理和论述。
内容简介
大疏内容,分为序论和解释本文两大部分。序论包括:叙所因、释题目、彰妨难。叙所因,简要地说明因明在古印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玄奘西行向戒贤等学习因明的经过。释题目,叙述对于「因明人正理论」这一题目的各种解释,末尾解释作者商羯罗主得名的由来。彰妨难,解释对于因明之名称的几种疑问。解释正文,是解释人论本文。其纲领是两颂,头一颂是:「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现,及似唯自悟。」末一颂是:「已宣少句义,为始立方隅。其间理非理,妙辩于余处。」头一颂是说因明的内容,分悟他和自悟两门。悟他是使对方相信立论者的主张,为此,要通过能立与能破的论式。似立与似破,就其目的而言,也在于悟他。而立论者的主张,是通过现量、比量得到的。为了悟他,先须自悟。似现量、似比量,其目的也是为了自悟。末一颂
《范祥雍古籍整理汇刊:南华真经批校》是道家经典,影响很广。范祥雍先生以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涵芬楼影印明世德堂刊本作底本,以敦煌唐写本、宋本、覆宋本、日本高山寺藏古钞卷子等参校,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和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