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美国人的性格》《初访美国》、《访美掠影》三部分组成,是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读书和考察及上世纪80年代重访美国的笔记和观感,着重对比了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美国人与欧洲人的区别,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分析了美国人富于激情、独立、实际、进取、乐观、敢于冒险、渴望成功、爱慕虚荣和贪婪冒进的性格及这种性格在推动美国从蛮荒之地、欧洲的弃儿走向繁荣富强道路上的突出作用,有利于加强我们对我国和平崛起及东方文明的重建的思考,非常值得阅读。
美国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国度,不仅是世界上的强国,也常常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潮流。走进美国、了解美国,可以开阔视野和提高个人的认知,可以让每一位读者在短时间内认识美国。 《不可不知的美国常识》从签证移民、教育、留学、旅游、历史、文化等十一个方面,系统地介绍美国。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广泛收集美国的相关知识,然后精心遴选,书中所涉及的一些知识点均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 在全球化的今天,读《不可不知的美国常识》这本书,帮助读者对美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使大洋彼岸的国度不再神秘,为那些还未做好前往美国的人们提供及早认识美国的契机,同时为即将前往美国的人们提供更可靠的行动指南。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公共外交”的关注程度急剧提升。所谓“公共外交”,就是关于如何让对方(或者其他国家)理解本国、如何在符合本国利益的前提下,设定和认知世界并引导其言论。它并不局限于何谓外交以及何谓政治的问题,同时还包含如何理解别国或者别国的文化这种更深层次的问题。本书综合诸多敏锐的知名学者近年来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着眼于美国公共外交领域的主要旗手——美国文化中心,探究其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活动理念和活动真实情势的变迁。从文化政治学的角度来考察围绕公共外交的各种言论之争,同时对于美国的国际文化研究和战略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本书用轻松易懂的方式,阐述西方典故背后的精神意义与文化符码,图文并茂,叙述深入浅出。本书能为读者打下深厚而扎实的知识和语言基础,更能提升美感与文化诠释能力。该书是《人文社科通识文丛》之一,对于公众人文素养阅读有积极意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向来是天下士子的心愿。2009年5月,作者(陈胜利)有幸考上中央国家机关中青年干部第七批赴美培训班。8月10日,我们一行30名同学抵达位于美国东南部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市的杜克大 学,12月19日完成学业,前后历时4个多月,13l天。《美国风物——杜克大学札记》内容包括一所南方名校崛起的传奇、入 乡先“问俗”、一个国家,五十种制度、用管企业的办法管理城市、老照片中的中国记忆、向着自由的黑色洪流等随笔作品。 《美国风物——杜克大学札记》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发行。
“斯宾格勒的历史形态学观是一个带有警告性质的预言,预告出了一种丧失了人文意味的历史正在向人类一步步地走来,预告出了唯物不唯人的历史观背后其实隐藏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历史图景。” “人说二战时期的巴顿将军乃是一个生活在中世纪的人物,按此说来,希特勒究竟来自什么年代呢?或者说,他的这种行为艺术方式在其文化气脉上可以做出什么样的追溯呢?这个问将比他的行为艺术更为有趣”。 “在马克思批判理笥终结的地方,奥维尔开始了理性批判,而在奥维尔理性批判止步之外,出现了格瓦拉的革命方式。格瓦拉革命的唐·吉诃德精神不是对马克思批判精神的扬弃,正好是马克思早年的唐·吉诃德灵魂的回归。”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编著的《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 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文化中国边缘话题 挚诚情缘:千古遗恨长生殿》尤揭示出此种“宿命”,尽管主角拥有皇家帝室的特殊尊贵身份,仍显隐不等地主导或参与到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关捩中来。它紧紧把握住历史的主脉,再去全面梳理、分析这段史上受关注、为著名的情变故事,其超迈许多政治与爱情背叛的泥沼所建立起的挚诚恋情,却终至毁灭的曲折历程,那因多种可能选择组成的扑朔迷离的结局,以及“男女知音互赏”、“爱情背叛者悔恨痛苦”、“仙界团圆浪漫神秘”的新表现模式,使之成为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流传久远、已经佳作迭现的“李杨爱情”题材的最后巨制。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从来没有过的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欧洲历史文化从中世纪转入近代的重大发展。文艺复兴表面上是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其重大意义不在于复古,而在于创造。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高涨,它在文化领域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并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艺复兴又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时代,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代表着资本主义曙光初露的黎明,预示着资产阶级时代即将到来。文艺复兴提出的人文主义思想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密尔顿的古典世界:希腊的回声》内容简介:希腊人之所以能取得惊人的成就,重要的就是他们深信:唯有人是自由的,他们的躯体、心灵、精神都是自由的。唯有每个人自觉地界定个体自由,人类的至善才有可能。唯有通过自由人的克己与自制,一个文明之邦、一件艺术品和思想集大成者才可能出世。
《世界历史文化丛书:意大利文化》系《世界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种书。在欧洲各国中,只有意大利是希腊罗马古典文明、中世纪基督教文明和文艺复兴以来近现代西方文明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地方,意大利既是罗马的故国,又是罗马教皇和教廷的驻地,更是文艺复兴的源头和中心。在欧洲的土地上,只有意大利经历了悠远深长而又一脉相承的历史沧桑,也只有意大利能展示出辉煌灿烂而又长盛不衰的文化
《美国常识》从美国的生活、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科技、教育、地理、旅游、移民等方面,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文字对美国进行了百科全书式的扫描。书中高度浓缩了大量的美国素材,密集呈现了有关美国各个方面的庞大信息量,以此完整地展现了一个“真实、立体的美国”,为读者彻底了解美国方方面面提供了一个*整合性信息价值的通道,是一部真正全方位认识美国的百科全书。 另外,在实用性上,本书不仅详尽盘点了去美国不能错过的热门旅游景点,切合实际解读了留学美国名校的申请智慧,全面介绍了在美国不能不吃的各种美食;除此之外,还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实用的在美生活指南,帮助读者解决到美留学或赴美旅游时可能会遇到的关于租房、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等问题,以增加读者畅游美国、留学美国、移民美国、在美生活的
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有关美国文明的文章。内容涉及美国作为英国殖民地创立至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社会文化现象,贯穿于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美国人的思维习惯和政治理念,及其来龙去脉。正是这些思想和信念决定了美国人在历史关键时刻作出何种选择,并影响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
在本研究中,玛丽娜·贝罗泽斯卡亚重新评价了人们对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现象的常规理解,再次确立了15世纪勃艮第朝廷引领欧洲文化和艺术趋势的重要地位。勃艮第公爵们体现了当时的流行价值:衣着、礼仪和环境的富丽堂皇;希腊—罗马古代遗产所激发的骑士精神;匠心独运的奢华艺术所整合的博大精深。他们那令人耳晕目眩的黄金饰物、织锦挂毯、手稿、音乐和盛宴庆典提升了众公爵华而不实的权势地位,令他们足以与国王叫板媲美。这种“勃艮第时尚”魅力超凡,酿就了泛欧洲的对其琳琅艺术品的趋之若鹜和对艺术创造者的孜孜追求。英格兰、德国、西班牙乃至意大利的国君们都争先恐后地获取多彩多姿的勃艮第艺术品。本书对举世公认的勃艮第艺术之精湛和魅力进行了跨学科性研究,从历史学上提供了对文艺复兴时期的重新估价,并提供了进一步研究文
针对国际学术界的“西方中心论”和“文明冲突论”,中国学人提出自己的文明理论,将世界文明划分为12种文明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组织40多位著名学者历时10余年,编纂《世界文明大系》12卷。中央电视台超大型电视系列节目《文明之路·世界文明环球纪行》据此创意而成,并以之作为理论基础。 本书为该系列之一的《美国文明(修订插图本)》分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