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立足于上海空中 行走 ,了解上海的新观察。一群建筑学背景师生,致力于为公众提供认知城市的多样视角。他们精选了上海城区18处19栋地标建筑,以及22栋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通过航拍摄影,向读者呈现难得一见的城市新景象。这些摄影将城市片段连接成可感知、有温度的城市记忆,并梳理其中蕴含的城市发展脉络。 This book endeavors to take readers walking over vast city sceneries throughout Shanghai. A group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architectural backgrounds have determined to provide the public with various and unique observational methods for recognizing and perceiving the city, 18 key aerial public spaces, 19 landmarks, and 22 significant historical buildings in urban areas of Shanghai, are selected meticulously. The showpieces of aerial photography collected in the book present readers with rare point of view over the city. Segments are connected, fractions are integrated, and thus,
City walk风起自上海。自诞生了 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 的概念后,所有喜欢遛弯、荡马路且对城市人文历史带感的男女老少,都欣然投入都市行走中去。上海,无疑是国内被漫步得最多的城市,没有之一。 如果City walk有一个比较中国化、知性化的名字, 叩街问巷 是太合适了。本届都市人,叩街问巷去!这是著名专栏作家何菲女士为《叩街问巷:一个人的上海马路叙事》这部图文并茂的描摹上海马路与老建筑的散文随笔集所作序言的标题。 2008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 非知名作者 、工科男周林所著的《叩街问巷:上海马路的前世今生》。在没有任何签售活动的前提下,此书在当年畅销书如云的上海书展图书销售榜名列第7,也一定程度引领了当年上海的叩街问巷风。文字作者周林是责编朱志凌在博客时代 打捞 的一位素人作者。 时隔16年,作者和编者重新
本书是一部编译作品,从日本作家村松梢风所著的多部作品中选择与上海有关的文章汇编翻译而成,主要为作者于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游历见闻。在本书中,村松梢风深入感受了上海的繁华街区、娱乐场所,参观了中国的新式教育机构,与中国进步文人进行了密切来往,游览了杭州、苏州等地的园林风景。其惊讶于国际大都市上海包罗万象的特质,使用了直观、生动的文字来描绘自己在上海的见闻,并第一次使用了 魔都 这一意象指称上海,体现了旧上海复杂多样的历史面貌。新版补充了《魔都》初版作者自序,并新添《上海的朱福昌》一文。
1924年,日本作家村松梢风以错综迷离的世相称上海为 魔都 , 魔都 由此逐渐成为上海的代名词,家喻户晓。近代上海作为 魔都 ,具有高度开放、无所不容,一市三治、各行其是,战时中立、长期和平,形成中外利益共同体等特性,并由此形成上海超强的集聚功能,助推上海超强的创新能力,造就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精神。当代上海城市精神,是近代上海城市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海史专家熊月之以学术为支撑,围绕魔都上海的种种特殊之处,深入分析了上述特殊之处的种种表现、形成原因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为推进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 五个中心 建设,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 四大品牌 ,打造全球性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历史依据和文化支撑。本书视野宏阔,史论融合,分析细致,见解独到,
愚园路,历经一个世纪建设,从未更名,历史与现代交织缱绻,构成复杂、多元、多层的社会街区图景。漫步愚园路,在风格迥异的建筑形态中感悟历史的醇厚积淀,在穿巷走弄间体悟城市氤氲的人间烟火气。本书精选数百幅精美图片,全景式展现愚园路建筑风貌,总结美食、咖啡、潮店、文学等打卡路线,让读者在建筑与人的故事中,读懂上海。
上海汉口路,东起外滩,西至西藏中路,全长约1500米,一百多年来,汉口路承载过近代风云,见证过上海成长,留下过无数前人的足迹,书写过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奇迹。上海汉口路不仅是报业街,还是海关街、金融街,满满的历史、墨香与传奇。优秀历史建筑林立,坐落着曾经的申报馆、海关大楼、扬子饭店等,气场不可名状,气质深不可测。本书稿从建筑、美食、名人名迹等方面,书写汉口路上的历史风云,挖掘曾经在此驻足的历史名人以及发生的传奇故事等,结合数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记录这条百年马路的悠久历史。
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 第二辑由上海通志馆主编,立足 新时代,新上海 ,采取 专业学者写大众通俗读物 的方法,图文并茂地讲述上海历史的故事,也反映了上海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向读者展示上海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的城市面貌。 本书为 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 第二辑之一种。陆家嘴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黄浦江畔,隔江面对外滩。1990年,国务院宣布开发浦东,陆家嘴成为上海蕞具魅力的地方之一。本书分为六个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全面展示陆家嘴的历史沿革、金融开发区的建设历程,反映了浦东开发开放的伟大成就。
南京路是近代以来上海闻名世界的商业街,既是百年上海城市变迁的一个缩影,也是上海商业文化传承的载体,至今仍是上海中外品牌的聚集之地。本书选取100个代表案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叙述南京路商业品牌的百年变迁过程,同时分析餐饮、食品、旅馆、医药、百货、服装等各大品牌形成的内在理路和外部影响,勾勒出上海中心的商业文化地图,并讲述其间发生的精彩生活故事。本书力求学术严谨,文字活泼,图片精炼,既有学术深度,又具备可读性,呈现给市民大众一部具备历史深度又趣味十足的读物。
马尚龙“上海系列”是从十六年前《上海女人》开始,一发不可收,而这本长销的发轫之作是在“淡妆浓抹总相宜”中找到视角的依据。适宜是主体散发,适意是客体感受,苏东坡写的是主体的适宜。 有关上海女人亚文化,很容易被当作谈资。没有一个地方的女人,会像上海女人一样具有长久的可谈性、可读性。误读也时常发生。
本书从 方言是什么 方言有什么 浦东方言的特点是什么 和 为方言做点什么 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作者认为,作为一个地方的语言,方言中 有乡音乡情,有乡亲们生活的影子,有经验智慧和理想,有丰富的人文历史 。他还概括浦东方言具有 土 杂 富 融 四个特点,虽不像方言学家们通常是从语音发声的异同角度去描述,但也不失为一家之言。作者后表达的 为方言做点什么 ,则是用心所在。本书就是想把浦东方言词汇搜集得更加集中、系统、完整,释义更加准确、全面。
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现象, 摩登主义 对新兴的社会思潮、外来文化进行时髦化的模仿和趋附,剥离它们的实践目标和文化、现实语境,将其变成文化消费品。张勇所著的《摩登主义(1927-1937上海文化与文学研究)》从时尚生产、日常生活美学、杂志生态等方面考察1927-1937年间上海 摩登主义 现象的形成机制;从文化消费、现代想象的角度分析 摩登主义 文学的重要特质;在20世纪30年代 摩登 与 反摩登 力量的竞争、协商之中,揭示摩登与现代之间的复杂纠缠关系。
在《永不拓宽的街道》中,陈丹燕对这些街道上曾经居住的名人、故事、文化等娓娓道来,认为,“街区风貌是一个整体,所以在保护建筑的同时,还必须保护住与那些建筑相连的街道,不得拓宽,甚至也不得随意修改人行道和行道树。这样,这个城市的记忆和历史就成为城市生活中可触摸的、可感受的一部分,而不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本书为“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之一种。本书讲述了被称为“上海的根”的老城厢的故事。老城厢文物古迹众多,名园、名人住宅、会馆、公所集中,除了 的豫园、老城隍庙、老城墙大境阁等,还有徐光启故居“九间楼”、深宅大院内精美的“书隐楼”等一批古迹遗址。虽然几经变迁,但人们仍可从老城厢的一砖一瓦,寻觅历史演变痕迹。分散淹没在旧墙老屋间的古迹、独特的民居建筑及市井文化,不仅是上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瑰宝,也是老城厢的“魂”。本书中不止有历史的故事, 多的是反映上海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在上海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过两种上海话。从形成于南宋的“老上海话”里,我们可以领略到江南水土所孕育起来的上海市俗民风;而从“新上海话”里,我们可以感知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人在中外交融中形成的襟怀和睿智,以及海派文化的密码和基因。了解上海方言,可以深度了解上海,了解上海人民,了解上海文化,了解上海生活。 上海话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方言,它在这一个半世纪中,从一种在吴语中比较保守滞后的县城及其周围的小方言,发展成为变化速度最快的大城市方言,成为全国三大方言(北京话、上海话、广州话)之一,成为全国第二大方言区吴语的代表方言。本书主要介绍了上海话的起源、变迁与发展。内容包括上海话的溯源、上海城市方言中心的形成、上海话的新旧共生和交替、上海话与上海民俗等。
上海是个多面女郎!每转一个区都会发现她的不同表情。充满流行元素的当今与令人怀念的过去很和谐地混杂在一起,真是一个奇妙的城市!转过现代化的摩天大楼,映入眼帘的是悠闲晒太阳的老太太和迎风招展的晒洗衣物,往昔的生活模式固执地渗透在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与东京相差无几的现代化都市生活,令人无限怀念的狭窄弄堂,在上海可以同时享受新旧两种生活模式,且是你想象不到的舒服。杉浦爽编著的《上海漫步》以漫画的方式,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上海的旅游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