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国旁白》的书名很扯人眼球。我想,先从蜀国的国家形态释起。苏秉琦先生曾指出中华文明起源的途经有“三部曲”:从古文化(原始文化)到古城(城乡最初文化意义上的城和镇)再到古国(高于部落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这大体相当于巴蜀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时期,即距今4500年至3800年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时期。由古国再向前发展,多个古国构成方国,方国的扩张则成帝国,这是一个国家形态发展的“三部曲”,代表着国家发展典型道路的三个历程。这大体相当于三星堆文化至十二桥文化(金沙遗址)再至战国早期开明王部族的巴蜀文化时期。从传说的古蜀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和开明五祖来看,蜀方国的形成大约在杜宇时期。杜宇时期的方国“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郭,江、潜、绵、沱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