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全书分为东北的地方沿革、边界交涉、东北居民史的考察、东北的主要民族与人口分布、东北境内的汉族、东胡系各族、蒙古族、满洲旗人等八章,考证了东北地区的历史、政治建置沿革、民族等问题,并附图表及“东北新图”一幅。
酱缸文化批判是柏杨杂文批判的重点所在。柏杨以对中国传统的激烈反思闻名,他的反思批判不同于其他,它直接而尖锐,彻底而击中要害,全面而痛快淋漓。可以说,反传统话语在柏杨这里达到顶峰。 《酱缸:千年难醒的噩梦》中柏杨围绕着酱缸和所谓的官崽学展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夫酱缸者,侵蚀力极强的浑沌而封建的社会也。也就是一种奴才政治,畸形道德,个体人生观和势利眼主义,长期斲丧,使中国人的灵性僵化和国民品质堕落的社会。”这就是柏杨一直以来要打破的“酱缸”所在。不仅如此,柏杨同时又提出要想破除二抓牌官崽学的陋习,必须要培养个人的自尊心,人还得有“入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情”。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本书是中国民俗艺术研究的部学术专著。全书由“牵牛与织女”、“重庆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重庆附近发现之汉代崖墓与石阙研究”、“整理重庆江北汉墓遗物纪略”、“饕餮终葵神荼郁垒石敢当小考”、“北温泉缙云山之石刻”、“重庆附近之汉代三种墓葬”、“西藏拉萨之唐蕃会盟碑” 8 篇文章构成,研究对象多涉及神话、传说、歌谣、建筑、砖雕、碑刻和墓葬等。
本书是《京华通览》的一个分册。在原来的《北京志 明十三陵志》基础上整理,利用原来已有成果,重新编著。以记述了明十三陵各陵的墓主、营建过程、陵寝建筑以及各陪葬墓的情况和与明十三陵相关的重要史实、文物,把对北京文化的研究触角引向边缘和纵深,对北京文化的起源和立体化研究推进了一步。该书从事物发端起讲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香席》作为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之一,紧紧围绕丛书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这一宗旨,对我国古老的香席文化的发展与历史演变,向读者予以了展示。全书首先以时间为线索,对香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史进行了讲解;其次,讲述了多则与香文化相关的历史故事,语言通俗、内容有趣;再次,描写了香料与医学、宗教的关系,同时介绍了著名的香材,以及香席表演的基本流程;最后,列举了涉及香文化的古诗词,并讲述了中国香文化与世界各地香文化的相互影响。
本书是分析心理学宗师荣格评论中国文化的著作。在荣格的理解中,金花的秘密也就是人类心灵的秘密,是人的真正内在生命的秘密。荣格在其评论的结语中说:“我的评论,目的是要建立一种在东方和西方之间进行心理学理解的桥梁。”
跟着文化大家侯军去淘书,从京津到沪上,到西北到东南,如果还不满足,那就去英法德日,香港自然也是一个淘书的好去处。这个坐拥书城的茶文化专家,品书如品茶,香醇浓郁的书香从他老道的文字中散发出来,让人回味无穷。本书讲述了作者在国内外淘书的故事和品书的体会。文章近百篇,均为一两千字小文,分三辑:第一辑 淘书记趣,第二辑 品书零墨,第三辑 爱书心语。
《不可不知的2008个中华文化常识》内容包括中华遗产文化、谚言俗语文化、民俗节日文化、天文历法文化、礼仪习俗文化、神话传说文化、中华饮食文化、中华文化艺术、地理旅游文化、体育运动文化等十大块中华文化常识。将一些读者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文化常识编辑成册,希望能“上下五千年,汇集中华璀璨文化;历览古与今,攫取海量知识精华”。
二〇〇五年的端午节,在猎德涌,我亲眼目睹了几位白发苍苍的村民,在炎炎烈日下,迈着蹒跚的步履走向水边,为自己族姓的龙舟队挥帽呐喊;在珠村,当几经周折,穿桥而过的龙舟队伍向村中划来时,村民们欢呼雀跃,鞭炮声长久不息,我似乎感觉到埋藏在村民心底的一种荣耀感和自豪感的释放。显然,这是任何一种族群的娱乐活动都无法替代的;也是许多像我这样来自“城市”和“他乡”的人无法拥有的。
《历史聚焦》是一套新颖的历史文化小丛书。它受启发于画家与摄影家的取景聚焦。焦点性的历史人物、事件、时段,如同人物瞬间最富于表现力的神情,虽然只是历史的瞬间,却犹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在适宜的景深中,包涵着立体感的深层义蕴。 在体例上,该丛书策划了“焦点回放”、“焦点透析”、“焦点总评 ”的基本构架,对各焦点的叙评,繁花纷呈,各极其致。 本书为该丛书之一,主要回顾、研究了我国古代纳妾这一历史陋习。
文化软实力的本质,分析了发展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定位、基本原则,剖析了文化软实力的要素构成、精神结构和动力结构,并挑选了科学、经济、政治、公民、伦理、教育等六个维度的文化软实力,逐一从结构、精神动力和发展战略等角度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以此为基础,《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全方位、多视角地探讨了文化软实力综合开发战略,分析了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反馈一激励体系的目标与原则,借以为文化软实力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