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 故时风物 名人一瞬 旧事重温 私人相簿 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这辑《老照片》中回顾了一代名医张纪正一生的风风雨雨,用组图的方式讲述了长城抗战时期伤病慰问团一行的见闻,等等。
纽约人和洛杉矶人为啥互相瞧不上?欧洲难民危机其实是印证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美国很大、最有趣真人选秀节目——美国大选?人们到拉斯维加斯为什么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结婚了?能坐在海边,听音乐、赏美景、吃麻小的吃货天堂在哪?西雅图是更盛产浪漫爱情故事,还是垄断型大企业?拥有传奇人生的海明威到底是不是单腿站着写小说?为什么在中国电影里,男女主角在美国家中爱看的电视节目是新闻和天气预报? ?
本书集合了民国时期著名学人的生活轶事、智慧语言等如陈寅恪、林语堂、胡适、黄侃、闻一多等,以《世说新语》的体例编排:全书分爱国、诚信、仁爱、刚直、慷慨、坚毅修身等21个篇章,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故事,使现今的读者得以一睹大师风采。
《古今逸史》是明代吴琯校刊的一部丛书,计收古籍55种,244卷。吴氏在“凡例”中说:“是编所辑,其人则一时巨公,其文则千载鸿笔;入正史则可补其阙,出正史则可拾其遗。名曰‘古今逸史’,其义则小于窃取之矣。”可见吴氏汇编此书,是以“史”为依归,旨在拾遗补缺,而特以名家大作为入选的标准。故其分类取法《史记》、《汉书》,分为“逸志”、“逸记”、“世家”、“列传”四类。但其所辑之书却甚为驳杂,除有编年史、别史、稗史、传记、地理、制度等外,还包括方言、训诂、经义、考据、风俗、寺观、都会、园林、宗教、隐逸、文学、艺术等诸多门类,统称“逸史”,乃用其广义,不但体现了重“史”的传统,而且强调了所辑诸书可观的史料价值。 本书以台湾“百部丛书”本为底本,尽可能兼采多种版本进行校勘,遇异文则择善而从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本书英文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本问世后,获得如潮好评,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高校师生的案头书,并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的20本书”。另有日文、法文、德文等版本。
本系列辑共七种于1999年出版,分别介绍了古埃及、巴比伦、爱琴、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以及玛雅文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承蒙读者厚爱,本系列第二辑共五种现在也与读者见面了,分别介绍了苏美尔、波斯、古犹太、拜占廷、吴歇等文明,并增加了彩色插图和图片总量,以更有利于读者阅读。
古往今来,面对故垒许的残垣断壁、荒城古冢的破砖碎瓦,人们总不免触景生情,历史失落感油然而生。即使是宏伟的城市、辉煌的宫殿,也因经不住人世的沧桑和岁月的磨砺而面目全非。更何况许多往事都已湮没、失落于岁月的迷雾之中,既不可见亦不可知!它们中有的涉及一时一事,有的扩及一国一族,更有的牵涉到一个失落的世界。但这种历史的失落感,在那科学尚不发达的过去,往往正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和著述的开始。 昨天是源,明日为流。那些曾经失落的文明如果不能被系统地释读出来,它对于现代文明将永远是一个零碎的不解之谜。因此,撷取不断发现的,曾经散落的文明浪花汇流成河,对于普及和研究古代灿烂的文化,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建设现代文明,警示现代化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中国古文明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天下无人不识天涯。本书为“天涯社区”10周年作品精选,分“煮酒论史”、“莲蓬夜话”、“舞文弄墨” 三卷,代表着独立写作和民间立场的*姿态,见证着中国文字民主化的卓越进程,堪称中国网络原创文学跨世纪盛典。 “煮酒论史”卷收录的,是真正草根书写的别样历史:《中国制造的万国来朝》其实只是一出滑稽的游戏,让我们看到古老的帝国如何迷失在近代化的浪潮里;《如果这是宋史》,让人感叹中国绚丽王朝的三百年间的沧桑与疑问,所写人物无不真切实在恍若近邻;在《金土罂粟》的致命诱惑中,我们惊叹于纳粹帝国的野蛮生长背后那一双冷酷而神奇的推手;《非洲的殇子——迦太基共和国兴亡记》展现出令罗马闻风丧胆的“雄狮”汉尼拔作为一代天才的悲剧人生……历史可以如此亲民,可以如此好看,可以既上得了厅堂,又入得了厨房,亦庄亦
本书收入了金老的散文若干,分为八辑,题为“百年人生”、“佛佛禅禅”、“历史谈片”、“文化琐议”、“书人茶话”、“闲话实说”、“异文杂谭”、“缅怀落叶”,按不同的文体与内容集中再现了金先生为学为人的大家风范,充分显示了金老深厚的散文功底。 作者在本书中,透过不同学科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状况的万花筒,窥见了人们解读历史的基本路径。那就是,我们认识历史是从今到古,从现在到过去,从记得清楚的昨天的事退到不大清楚的从前的情况,是把现在当作过去的基调,从现代追溯和理解古代的。因此,历史一成不变,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却能不断创新。
《谦庐随笔》真实记录民国社会风云人物。有些掌故是出人意料的:基督将军冯玉祥,实际上是个伪善多变的人;陈宦晚年落魄,专心研究相术和占卜;吴佩孚作威作福惯了,下台后仍然端着很大的架子;何成濬认为自己是孙悟空转世,专门准备了一间密室,采补幼女养生;王克敏喜好男色,其相好之一即为剧坛大家某博士;孔祥熙俗不可耐,山西腔英语不绝于口。还记录了一些历史迷案,如张宗昌之死,乃韩复榘指使杀手所为,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作为日本人,对当时的抗日将领如张自忠、赵登禹等多有好评,而对土肥原贤二等人则非常厌恶。所记相关史实,比较客观公允。
本书为“元明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收录明人的笔记三部。 《治世余闻》、《继世纪闻》为明代陈洪谟(1474——1555)撰。《治世余闻》成书于正德十六年(1521),专记弘治一朝见闻,分上下两篇,“上篇事关朝庙,下篇则臣下事也”,多为一时所见所闻。《继世纪闻》则记正德一朝的见闻,书成于嘉靖初年。两书内容均翔实可靠,为后人提供了许多有关这时期朝政、吏治、边疆等的资料。 而另一部《松窗梦语》为明人张瀚所撰,是作者晚年追忆一生见闻经历之作,全书共八卷,三十三纪。涉及各地风物与人情、边境边疆、工商财政、漕运等内容。此书在明史研究界相当有名,书中材料屡屡被中外学者所引用。
颐和园自建园至今已有250年的历史,它经历了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是国家兴衰、社会变革的历史见证。由清末至民国,社会上的野史、笔记、小说中多有涉及颐和园历史者,由于史料不足,立场各异,众说纷纭。本书作者经多方考证,对诸多重要史实做出说明,以供广大游客参考。
卢延光编著的《摸着的那块石头叫“规律”》是延光出版的一部文集,捧读书稿,如对其人,又仿佛见他声如洪钟、慷慨激昂、嫉恶如仇的神态。书稿中的激扬文字,显然是他蓄积已久的一次情怀的喷溅,如此真诚、坦荡,酣畅淋漓。《摸着的那块石头叫规律(卢延光读史笔记)》虽然不能说他已然尽情倾吐,也许仍有忌惮,仍有保留,欲语还休,而所言已尽显这性情中人的赤子之心了。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朋党争斗》所记述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朋党斗争,题材是严肃的,内容应该说还是饶有兴味的。有些史实可能已经家喻户晓,不过,再读一下,或许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至于那些不为一般读者所熟悉的史实,读了更会增广见闻,以资品评。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朋党争斗》中的十三个历史故事是在权衡了朋党的广、狭两种含义以及本丛书的分工情况后选定的。所谓朋党,其实是个贬义词,指的是历史上统治阶级里面那些与国家最高权力者及其统治下的正常秩序相违背或相对抗的政治派别。
《夕阳红丛书》是专为老年朋友编写的一套休闲读物。《历史典故》是其中一种。本书大致按年代向读者讲述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故事,使老年朋友增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本书特点是遵循可读性、可知性、资料性的原则,生动活泼地描述历史的闪光点。 本书适合广大老年朋友阅读。
清史学者袁崇焕利用古文献记载,结合自己的史学观念,介绍了明末大将袁崇焕的生平事迹及其历史地位和影响,以期弘扬袁崇焕的浩然正气,发扬袁崇焕的爱国精神。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本书英文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本问世后,获得如潮好评,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高校师生的案头书,并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的20本书”。另有日文、法文、德文等版本。
作者嗜好清史,爬梳史料,厚积腹笥;注重溯本清源,形成独立见解。自上世纪80年代初,即为海外报纸撰写了大量文史专栏文章,多年来笔耕不辍,其文章亦散见于国内报刊。且形成作者固有风格和文笔。文章虽未必成一家之言,但亦有拾遗补阙之益。集中之文,深入浅出,力求严谨。不仅史料丰富,亦不乏趣味性,如关于北洋水师的系列钩沉、林则徐与道光皇帝的始信终弃、四公子的轶闻逸事、诗僧苏曼殊的风流倜傥、秋瑾绝命词的唏嘘悲怆、袁世凯洹上垂纶的韬晦诡谲、唐英与唐窑的传奇历程等等,跌宕起伏,引人遐思,颇值得一读。
《一生要知道的中国历史100件事》本书从浩瀚的历史中,从无尽的大大小小事件中,精心选择了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巨大的100件大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思想等各个方面。虽然,这100件事可能在当时微不足道,但都是影响人类文明的大事件,是改变历史进程的枢纽和转折点。100个事件,就是100个精彩的历史画面,100个难得的历史场景。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历史前进的脚步,领略人类进步的一个个阶梯。读史,可以知兴亡;懂得人类进步的过程,可以明得失;做一个明智的人。 《一生要知道的世界历史100件事》本书从浩瀚的历史中,从无尽的大大小小事件中,精心选择了对世界发展影响巨大的100件大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思想等各个方面。虽然,这100件事可能在当时微不足道,但都是影响人类文明的大事件,是改变历史进程的枢纽和转折点
马斗全先生是当今活跃的学者与旧体诗词作者,常有文史杂考或随笔札记见诸报刊。《南窗杂考》是他继散文集《南窗寄傲》、诗词集《南窗吟稿》之后 南窗 系列的又一种。该书包括100余条文史杂考以及读书札记,分为 读书散札 读诗偶得 书窗断想 字词札记 四大类。每一篇都短小精要,为了纠正报刊中的字词误用,其中一部分一一将其典故讲解出来,对规范地使用汉语字词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