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6折
筛选:
    • 沉没的甲午:北洋悲歌与晚清大败局(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纪念 读懂晚清困局及变革的底层逻辑与历史教训)
    •   ( 766 条评论 )
    • 陈悦天喜文化出品 /2024-09-25/ 天地出版社
    • 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一场改变中国命运、影响极为深远的战争。在战场上,中国不乏甘愿为国抛洒热血的将士,无奈的是,这并不能弥补晚清军事、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衰落带来的劣势,更无法挽回因国力落后和应战策略失误而早已预定的失败战果。清廷为什么会战败?谁是责任人?教训是什么?这些历史之问时至今日依旧振聋发聩。 本书以甲午战争的时间顺序为总脉络,援引大量原始档案,以及相关人物的文集、日记、回忆录等资料,详述甲午战争的三个阶段 朝鲜半岛及黄海北部的平壤战役与黄海海战、在辽东半岛进行的鸭绿江江防之战与金旅之战、北洋舰队的最后一役威海卫之战,将其中涉及的清廷重要指挥将领、作战详情、清廷内部各派有关战略及战术的争论等关键问题清晰呈现。书中对诸多历史细节,尤其是海战全过程和前后方的指挥情况进行了深

    • ¥60.48 ¥108 折扣:5.6折
    • 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入选得到年度书单」
    •   ( 5973 条评论 )
    • 谌旭彬 /2023-12-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1861年,咸丰皇帝逃往承德,并死于避暑山庄。为了壮大国力,摆脱面对西方的弱势局面,在慈禧和奕?的带领下,大清王朝开启了自上而下的变革之路。 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通过 总理衙门 的创设、 同文馆 的建立、 近代海关系统 的引入、洋务 军工企业 的创办、 外交使团的西行 、广学会的成立、废除武举、昆明湖里练兵等事件,大清并未走向愿望中的强大,而是一步步走向了帝国的灭亡。 在1861-1911这五十年里,有许多历史人物值得关注和研究,如缺乏理政常识的太后、连汉献帝都不如的光绪、被逐离政坛的恭亲王等权谋与争斗不绝如缕的清廷高层;还有 深埋改革主张 的冯桂芬、 选择性 开眼看世界 的 斌椿 、 时代的出局者 徐继畬、身陷教案的曾国藩等有挣扎但又怯懦的官僚士大夫;同时也有挑战君权神圣的严复、要做陈涉的官二代谭嗣同等图变图强

    • ¥99 ¥198 折扣:5折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 380 条评论 )
    • 尚小明 /2024-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这是一部重新讲述辛亥鼎革历史的学术著作。作者从清廷、袁世凯、革命党、立宪派、列强、舆论等多个维度详细考订了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总计125天中每一天所发生的事,然后依照史事之间的逻辑关系,对这一历史剧变进行新的叙述和分析。书中不仅提供了大量新史料和新史实,而且在袁世凯如何应对革命、袁世凯的政治诉求、清帝退位诏书的拟定及颁布、袁世凯是否逼迫清帝退位,以及孙中山缘何让位于袁世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提出新的认识,极具启发意义。

    • ¥54 ¥108 折扣:5折
    •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全二册)
    •   ( 8682 条评论 )
    • 杨奎松 /2016-03-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近代中国有两个革命党:国民党和共产党。中国革命究竟走向何种方向,决定于国共两党的力量消长与较量。这场较量持续了将近三十年,终,后起的、弱小的共产党战胜了国民党,并左右了中国后来的历史。两个革命党长期以来分分合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民党何以败,共产党何以胜?本书首度利用国共双方的各种档案文献及其他史料,对涉及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 ¥64 ¥128 折扣:5折
    •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
    •   ( 13831 条评论 )
    • (美)费正清 (美)费维恺 编,刘敬坤等 译 /2007-0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剑桥*史》(下)是《剑桥中国史》第13卷的译本。为保持原貌,我们未作删改。有关观点、材料取舍等方面的问题,请读者自行鉴别。原书地图所用地名有与当时所用地名不同者,内容也有与当时实际情况不符者,我们也未予改动。书中引用的中文材料,我们尽可能查出原文;少数查不到原文的,从英文回译,删除了引号。 本书内容:文字是划分和分析过去的呆板而含糊的工具。无论怎样精心推敲,近代中国历史的特点,不可能用寥寥数语来描述。用得过滥的 革命 一词,有时还不如 复兴 有用。而 近代改革 ,其含意无非就是 贯穿近时的变化 ,让我们仍然不清楚究竟是什么 时间 。不过撰与这套书第10卷到第13卷的28位作者,每一位都是以不过于简单化的水准,提供中国从1800年到1949年这一个半世纪的事件和趋势的概况。就一些范围不那么广的概括作出范围

    • ¥64.4 ¥113 折扣:5.7折
    • 李宗仁回忆录(上、下册)(百年中国记忆)
    •   ( 3397 条评论 )
    • 李宗仁 口述 /2019-01-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李宗仁回忆录(套装上下册)/百年中国记忆》从李宗仁年少时期、陆军教育时期、军中初期、统一广西、从镇南关到山海关、十年国难与内战、八年抗战、从胜利到溃败等章节,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李宗仁一生。文后附1965年李宗仁发表于人民日报的声明。《李宗仁回忆录(套装上下册)/百年中国记忆》原稿是李宗仁寄居美国期间,于1958-1962年写成,结合1979年其子从海外带回的英文版,进行补充和校订,是目前为止系统、详实的介绍李宗仁的长篇读本。

    • ¥59 ¥118 折扣:5折
    • 汗青堂丛书·近代史精选(4册套装):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五四运动史+洪水与饥荒
    •   ( 390 条评论 )
    • 简又文 后浪 /2024-01-01/ 九州出版社
    •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本书的研究主题是从1636年 大清 成为国号到1912年溥仪退位为止的近三百年间,清朝的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作者将清朝置于历史和全球视野中,展示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他们的观点是如何在他们的制度、物质文化和习俗中表现出来的。在 清朝文化完全汉化 和 清朝文化充分保留了满洲特征 的两极观点之间,作者找到中间地带,利用丰富的多语种的文献资料,展开充分的讨论,提供了关于晚期中华帝国文化和社会的基本且完备的介绍。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 本书囊括了整个太平天国运动。作者从太平军的角度重现这场运动,通过实地寻访考察,他收集了手稿、宣传单、印章、拓本、钱币等太平军的文物,结合史籍文献和外文资料,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初的现实基础,从日常军事行

    • ¥190 ¥380 折扣:5折
    • 消逝的海外华邦(西婆罗洲华人政权的兴亡) 东南亚华人建邦立国专史 颠覆华人海外奋斗的传统印象 李欣祥著
    •   ( 709 条评论 )
    • 李欣祥 /2022-1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华人下南洋,在南海周边的东南亚地区进行移民和生活至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18 19世纪在今天印尼的加里曼丹岛(婆罗洲)西部的华人社群更是开创了华人海外社会的新阶段。他们创立了自己的多个政权实体,包括兰芳公司、大港公司、三道沟公司,等等。 这些公司具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功能,实际上已经相当于独立的政权,国内外也有一些研究者称之为国家。这些政权建立之后,不断受到西方殖民者的骚扰和侵蚀,终被荷兰人逐个击破灭亡。 这些华人政权虽然已经在历史中消逝,但对于中国历史的价值却非常重要。梁启超将兰芳公司的创始人罗芳伯与美国国父华盛顿并称为当时的伟人,这些华人政权是中华文化非常珍贵的旁支和拓展,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消逝的海外华邦 西婆罗洲华人

    • ¥55.8 ¥98 折扣:5.7折
    • 海外中国研究·未竟之业:近代中国的言行表率(著名历史学家叶文心、季家珍推荐)
    •   ( 341 条评论 )
    • [美]史谦德 著,李兆旭 译 /2024-09-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在这部关于民国初年历史的力作中,作者史谦德巧妙地抓住了当时 每天必开会,开会必演说 的现象,从政治文化的角度重新思考了辛亥革命的成败问题。作者以1912年8月25日湖广会馆演讲台上的风波为枢纽,分别追溯了唐群英、陆徵祥等人的政治生命。他们的身份、地位、际遇并不相同,但共同的一点是,演说在他们的政治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新生的民国陷于运转不良的困境,演说本身及其带来的反响也可能有种种问题,但政治领袖对民意基础的依赖与日俱增,国民成为政治权威的来源,说明共和的价值取向已经深入人心。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并没有失败,只是在当时尚未完成。

    • ¥59 ¥118 折扣:5折
    •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   ( 334 条评论 )
    • 苏同炳 /2023-11-01/ 上海三联书店
    •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本书选取中国近代史上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手握重权或掀起浪潮的关键人物,以时间顺序排序解读,借叙述他们的生平事迹来叙述晚清历史上发生的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及发生的原因,像说故事一般剖析清代后期历史演变的情形,既不失掌故逸闻之趣味,又能掌握历史发展之趋向。

    • ¥56.6 ¥118 折扣:4.8折
    • 陈舜臣四部曲: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太平天国兴亡录+走向辛亥 中国通史近代历史长篇小说
    •   ( 166 条评论 )
    • 陈舜臣 著,新华先锋 出品 /2022-08-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 甲午战争 历史小说《甲午战争》以袁世凯、李鸿章、日本的陆奥宗光、朝鲜的金玉均为中心,以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为始,详细讲述了自朝鲜的壬午兵变到甲申政变,从日本处心积虑发动战争到后李鸿章出面收拾残局,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整部小说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作者引用大量史料,客观地描写了那个特殊时代不同利益团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刻画出垂老的晚清是如何被青春萌动的明治日本打败的,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与追问。在这场战争中,中日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内幕?朝鲜又扮演了怎样的关键角色? 太平天国 一部太平天国兴亡录,就是一部晚清中国大历史。本书以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为主线,全景式展现了晚清中国和世界局势。作者对登场人物做了精准刻画,从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洪秀全、石达开、杨秀清等,到清政府各级官员如林

    • ¥142 ¥296 折扣:4.8折
    • 中国近代通史(全十卷,全新修订纪念版)-张海鹏主编,大型近代史专著,无出其右。规模宏大,通前后、通左右、通内外、通繁简,
    •   ( 507 条评论 )
    • 张海鹏马勇杨奎松等 /2024-01-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中国近代通史 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本书为 中国近代通史丛书 的总论卷,本书分为中国近代史史书编纂的回顾、编纂《中国近代通史》的基本思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若干特点、把握中国近代史进程的几个关键问题等5章,并附有 近代中国史事记略 。本次修订,作者吸收了自2007年首版问世以来的新见档案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 《中国近代通史 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 1864)》 本书分为跨入19世纪的中国、鸦片走私与禁烟、鸦片战争的进程与《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起义和建都天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等8章,对两次鸦片战争及期间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林则徐的禁烟销烟行动和太平天国起义等历史事件进行了述评。本次修订,作者吸收了自2007年首版问世以来的新见档案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 《中国近代通史 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

    • ¥980 ¥1960 折扣:5折
    • 中国近代通史·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   ( 300 条评论 )
    • 张海鹏 /2024-01-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为 中国近代通史丛书 的总论卷,本书分为中国近代史史书编纂的回顾、编纂《中国近代通史》的基本思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若干特点、把握中国近代史进程的几个关键问题等5章,并附有 近代中国史事记略 。本次修订,作者吸收了自2007年首版问世以来的新见档案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

    • ¥84 ¥168 折扣:5折
    • 翁同龢日记(附索引)
    •   ( 862 条评论 )
    • (清)翁同龢翁万戈翁以钧 校订 /2020-01-20/ 上海辞书出版社
    • 本书起自咸丰八年六月二十一日(1858年7月31日),迄于光绪三十年五月十四日(1904年6月27日),记叙了这一时期的许多重要史事和作者本人的思想、活动,内容相当丰富,被誉为晚清三大日记之一。据一些学者考证,翁同稣戊戌罢归后,为避忌讳,曾对日记中有关戊戌变法和维新派的内容作过删改。新版首先完善了日记的整体内容。已有的几种本子仅限于 涵版 《翁文恭公日记》所载的内容,即起自咸丰八年六月二十一日,迄于光绪三十年五月十四日的部分, 陈版 虽将军机处日记编入,但仅有1883-1884年的中法战争日记,尚缺1894-1895年的甲午海战日记。此次重新出版的《日记》除将此两种军机处日记全部收入外,还有一部分由翁万戈先生提供的翁同龢早期日记,包括己酉夏南归赴试日记(道光二十九年五月十一日至六月初六日)和庚戌恭赴西陵日记(道光三十年九月十

    • ¥640 ¥1280 折扣:5折
    • 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抗日战争(1937—1945)
    •   ( 174 条评论 )
    • 王建朗曾景忠 /2024-01-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对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全面梳理与评价,分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抗日战争初期的对日作战,敌后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与大后方社会危机的出现,战时的文化、思想与学术,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等13章。本次修订,作者吸收了自2007年首版问世以来的新见档案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

    • ¥114 ¥228 折扣:5折
    • 甲午战争史
    •   ( 621 条评论 )
    • 戚其章 著 /2014-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在中国近代史上,甲午战争史是具有决定性、全局性和深远性影响的一场重要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日两国在近代的走势。《甲午战争史》是海内外公认的 甲午战争研究第1人 戚其章先生的代表作。在《甲午战争史》中作者以数十年扎实研究为基础,以极为严谨的态度,广采中日及英文资料、档案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了全面展示,其中揭示的诸多细节和重要结论都成为该领域广为接受的公论,是甲午战争研究领域重要的一部著作。

    • ¥62.5 ¥125 折扣:5折
    • 泰恩河上的黄龙旗
    •   ( 1062 条评论 )
    • 张黎源 /2020-09-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阿姆斯特朗公司位于英格兰北部的纽卡斯尔市的泰恩河畔,晚晴时期,它是世界著名的军舰制造商,也是清朝中国海军军舰重要的设计、制造厂家,这些战舰中包括了在甲午海战中不幸沉没的著名的 致远 号。 除了利用丰富的常见史料外,本书还大量发掘了保存于英国各机构的档案,以当年引进的各型号军舰为经,以清朝中国各级机构和官员的相关活动为纬,详细叙述了购自阿姆斯特朗公司的数十条军舰,从如何询价、设计、定型、制造到如何接引回国以及战舰的服役、战斗经过和*终结局的历史过程,对了解清朝中国海军建设及其在世界上的位置、清朝军事现代化思路和实践、清朝官僚体制的运行状况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书配发的包括各种型号舰船设计图、剖面图在内的三百余幅精美插图和历史照片,极为珍贵。

    • ¥50.1 ¥88 折扣:5.7折
    •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1854)上
    •   ( 644 条评论 )
    • ( 美) 费正清 著,牛贯杰 译 /2021-0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 1854)上》首先考察了传统中国的外交模式 朝贡体系 及其在广州的应用。接下来讨论了鸦片战争以及*批不平等条约的适用过程。1845年至1851年间,新的条约体系遭遇挫折,清朝方面竭力限制条约中承认的特权,而外国人也在尽力为他们获得额外的好处。1850年至1854年间,上海的状况极为混乱。随着外国海关税务司的*终确立,条约体系开始复苏。《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 1854)上》并未沿用当时流行的帝国主义观点,指出1842年至1860年间的新条约体系意味着清朝开始接受与外国人 共享治权 的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通商口岸和外国海关税务司成为中西 共治 的合作者。

    • ¥59 ¥11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