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转折年代 中国的1947年》这个书名,读者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拿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来说,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例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1948年国民党统治区财政经济的全面崩溃、人民解放军发动三大战略决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些都是对近代中国的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为什么偏偏要挑出1947年这一年来写呢? 当然,前面说到的那此年,都可以而且值得写一本研究专著;而1947年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有它特殊的地位。正是在这一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二十年来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国民党从优势转变为劣势,在内战战场上从进攻转变为被动挨打,由强者变成弱者;反过来,中国共产党却从劣势转变为优势,在战场上从防御转变为进攻,由弱者变成强者。双方力量对比在一年内发生的这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 2019)》由当代中国研究所著,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发展历程,解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以及在中国语境中的运用,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宝贵经验及对后人的启示,证明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具有光明未来的一种选择。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始党和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这些方针政策所产生的结果,客观清晰地反映了这一时期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这些事件所带来的新的社会变化。
在华西方人(外交官、新闻记者、商人、医生等)是见证上海解放的重要群体,本书从他们的视角回溯上海解放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细节,讲述中国命运的决战,上海解放的经过,客观展现出上海这一东方大都会如何成为中国共产党治理下的人民城市的恢弘场景,揭示出这是人心所向的必然历史趋势。 档案史料中保存有一座城市的重要记忆,外文文献的史料是更独特的一个视角,本书是近年参考、利用外文文献的用心之作。这部按时间脉络呈现上海解放的通俗历史读物,文笔清晰,叙述生动,富于现场感和故事性,颇具新意。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 是《剑桥中国史》系列丛书第14卷的中译本,描述了1949 1965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努力解决中国当代问题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及所遇到的问题。 本书共两编,*编记录了新政权将苏联模式运用于中国尝试,第二编论述了为寻求本国发展模式而做的努力。两编都分析了该时期政治、经济、教育、党与知识分子、外交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和发展状况,以及所有这些方面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 文化大革命 发生的作用。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1997年前后中国发展的历史:作者叙述了 非常重要而又极不平凡 的1997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在这一年,随着香港回归祖国,中华民族一扫百年耻辱;在这一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良好态势,实现了 高增长,低通胀 的软着陆,这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尤其是在这一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更是一篇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在世纪之交,中国开始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叙述了 非常重要而又极不平凡 的1997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在这一年,随着香港回归祖国,中华民族一扫百年耻辱;在这一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良好态势,实现了 高增长,低通胀 的软着陆,这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尤其是在这一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更是一篇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在世纪之交,中国开始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1956年那个风生水起、风起云涌的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史实,比如提出 双百 方针,号召 向科学进军 等。本书采用纪事本末体,将研究性成果以讲故事的形式诉诸文字,作者权威,可读性强。
本书勾勒了一个四川农村手工技艺从业者社区20世纪的社会变迁史。该村落地处成都与乐山之间的夹江县。传统上,当地居民利用当地自然产出的毛竹为原料从事手工造纸谋生,并围绕这一核心技能形成特定的亲属关系网络和社区组织形式。而 技能 这一话题以两种互相关联的线索贯穿全书:技术性的,或社会性的。作者试图通过聚焦一种技能劳作的相关细节,更加透彻地了解乡村民众的生活世界。 进入20世纪以后,夹江的手工造纸技术面临着一系列重大冲击,改朝换代、战争、革命、集体化、现代化的理念和建设实践、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这些发生在 城乡鸿沟 宏观背景下的每一项重大社会变革都促使造纸人在技术层面和社会层面上重新定义身份认同。本书追踪了知识分配在一个世纪内的变迁,这导致了对技能的控制权大量地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初级生产者转向管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1954年前后中国发展的历史:开一届人大、定第一部宪法、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本书采用纪事本末体,将研究性成果以讲故事的形式诉诸文字,作者权威,可读性强。
文革 已经过去,它对众多人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文革 是什么? 文革 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文革 到底对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一百的人的十年》为我们似乎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答案。作者冯骥才试图以一百个各不相同的经历,尽可能反映这一经历十年、全社会大劫难异常复杂的全貌。通过记录普通人的经历,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这本书将使 文革 的受难者们感受到某种东西以使内心获得宁静,使那些 文革 的制造者们从中受到人类良知的提醒而引起终生不安。
本书记述了63位先进人物的故事,其中, 共和国勋章 获得者3人, 国家荣誉 获得者5人, 改革先锋 14人,还有若干院士、做出重要贡献的知名人物等,他们是中国梦的践行者。本书涵盖领域广泛,从各个角度展示了共和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展现63位先进人物的动人事迹,书写他们的伟大情怀与卓越贡献,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
1949年10月1日,亿万中国人民结束了任人欺凌、宰割的屈辱史,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开始满怀豪情地创造新的生活。从此,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许多惊天动地的 *次 。这些 *次 都是里程碑的突破,也许不完善,却意义非凡,如*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条全线电气化铁路 宝成铁路建成、中央电视台*届春节联欢晚会、*颗 北斗 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等等。我们从这无数的里程碑中选取了100则*振奋人心的珍贵的*次,并搜集了珍贵的历史图片,奉献给读者。
走出帝制结果怎样? 新旧交错的个人与群体在新时代如何安身立命? 透过近百部日记重建民国成立前后波光诡谲的历史倒影 本书系作者大转折时代四部曲之一,着重探讨辛亥革命前后亲历者的心态,及其对政体、国体、社会性质诸剧变的观察。作者返其旧心,借着性情、政见千差万别的日记 主人们的身 手耳 目,顺着历史的进程重新经历一番时代风云的变幻,深入体察革命时代的波谲云诡之下,形形色色的不同人等是如何面对巨 变,适应形势,调整自我,在进入新时代的过程中设法立足存身,以致有所施展发挥,一方面可以补充大历史的视野所不及,丰富历史的影像,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改变认识历史的方式,还原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差异与活跃之于历史和史学的应有之义。
本书为《我相信中国的前途》之精装升级版,修订全书文字,并增加一篇新发现的黄仁宇文字。全书集中收录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一系列以中国历史与发展为主题的演讲文字,可谓黄仁宇先生晚年学术思考的结晶。黄先生以其独特的长时段、大视野的历史观透视百年中国历史进程,探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反映了一个历史学家的睿智和良知,给人启发良多。
在华北解放战场上,以晋察冀野战军为代表的晋察冀军区,在各个阶段根据党中央部署,从重庆谈判破裂后出击察南绥东,攻取运城、应县,降伏 卧牛 ,鏖战晋中,围困太原,进军绥远,到新保安之战全歼敌 wang牌 第35军,张家口解放,再到北平和平解放,解放华北*后一战 总攻太原。在一场场战役的描绘过程中,塑造了聂*臻、徐向前等一批我党栩栩如生的将领形象,国民党方面相关人物的特点也是跃然纸上。
2021年,是朝鲜战争爆发71周年,也是板门店谈判开始的70周年。 朝鲜战争历时3年多,从1950年6月25日开始;而板门店谈判从1951年7月10日开始,到1953年7月27日结束,签订停战协定。谈判漫长曲折,打打谈谈,时断时续,经历了两年多,747天,是历长的停战谈判。 以史为鉴,发生在朝鲜半岛的这场战争,应该能为热爱和平的人们提供启示。 朝鲜战争与此前世界上的诸多战争不同,自战争爆发后不久,就一直存在着战与和两条线上的战争,且两条战线相生相伴。本书着力在朝鲜战争和谈这条战线上,以军事战线的铺垫为辅,既从宏观层面描述了大国对谈判策略的制定、参战多方战与和的博弈、两大阵营明与暗的角力,也从局部和微观层面描述了谈判进程、谈判中的针锋相对、掌握主动的谈判技巧、谈判配合军事战线与战场配合谈判的细节等。 本书详细地描写了我
这是一本解读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全新著作,本书以史为主、史论结合,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国防建设和和平外交建设等十几个专题,全方位展现*为新中国的巩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艰辛探索的曲折过程,反映*卓越的智慧和胆略、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本由中共党史专家精心编著的著作,拥有极高史料价值和教学价值,是大众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不可或缺的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