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敦煌 系列图书用二十四个敦煌关键词、十个敦煌历史人物、十二幅莫高窟壁画、十六件敦煌器物、壁画里的古人生活细节和壁画里的神仙角色来解析敦煌,由此便有了《敦煌关键词》《十个人的敦煌》《壁画里的莫高窟》《敦煌壁画里的器物》《敦煌壁画里的生活指南》《敦煌壁画里的神仙》6个分册。你可以从任何一个关键词、人物、或壁画开始认识敦煌,了解敦煌,直至感受到敦煌艺术的魅力。这里提到的每个故事,每个场景,每个角色,每个物件,都会带你走近敦煌。透过这一扇扇敦煌文化之窗,你将看到中国历史的变迁、文化的发展。
《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为一部大型专科辞典,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 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季羡林先生主编的《敦煌学大辞典》(1998 年版)的全面修订。按照专业性、全面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的要求,充分吸收 20 世纪末以来海内外敦煌学研究成果,修改完善原有词条、附录,增加新词条、新附录和新门类,主要包括敦煌学通论、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和考古、宗教、学术史 7 大部类,石窟艺术、佛教典籍、历史地理、政治、军事、社会、石窟考古、人物、天文历法、医学、著作、版本等68个门类,收录词目 12000 条,图版 1200 余幅,总篇幅 400 余万字。与第一版相比,新增词目 5000 余条,新增图版700余幅,新增字数160余万。大辞典全方位总结、反映了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当
本书为中国 文物出版社和日本 平凡社合作出版《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第二卷的中文版,收录隋代计49个洞窟的彩塑和壁画,以及有关的论文等。《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五卷于1991年获首届全国美术图书特别金奖,1994年获首届国家图书奖。
《敦煌莫高窟(4)》为中国 文物出版社和日 本 平凡社合作出版《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第四 卷的中文版,收录唐代 (盛唐、中唐、晚唐)计39个洞窟的彩塑和壁画,以 及有关的论文等。《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 五卷 于1991年获首届全国美术图书特别金奖,1994年获首 届国家图书奖。 《敦煌莫高窟(4)》由敦煌研究院编著。
由敦煌文物研究所编写的《敦煌莫高窟(3)》为中国 文物出版社和日本 平凡社合作出版《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第三卷的中文版,收录初唐至盛唐时期计38个洞窟的彩塑和壁画,以及有关的论文等。《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五卷于1991年获首届全国美术图书特别金奖,1994年获首届国家图书奖。
本书是我社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合作推出的 当代敦煌学者自选集 最新一种。收录了著名敦煌文献专家唐耕耦先生发表过的近40篇论文,内容涵盖敦煌经济、社会政治,敦煌与吐鲁番文书,唐代社会经济制度,农业、科技等方面,特别是其中的《.西魏敦煌计帐文书以及若干有关问题》《8至10世纪敦煌的物价》《.四柱式诸色入破历算会牒的解剖 诸色入破历算会稿残卷复原的基础研究》等文章价值较高
时间的长河中,一切都在变。 当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思考着有没有什么恒定的事物,可以连接古今世界时,岁时节令,便成为了 的答案。 从敦煌壁画、塑像、文献资料中寻找古人生活的踪迹,再结合中国传统的节日、二十四节气,用新媒体动态图 文的方式,呈现一个古老又年轻的敦煌。 200余幅插图、35篇文字,全面展示敦煌民俗、礼俗和佛俗。
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后不久,数万件敦煌文物文献被英、法、俄、日等国一些“考察”“探险”者骗取、掠夺,致使流散海外,约五万件分藏于十多个 的四五十个机构及一些私人藏家手中。作者 全面梳理自己四十年来满世界寻找敦煌文献的经历,其中记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有寻找的艰辛,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少独到的心得与感悟。本书不仅是一份 学者的学术成长记录,也是 敦煌学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本书文字明白晓畅,故事与知识融合,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 的敦煌学入门读物;对于专业读者来说,也可从作者的治学态度和治学路径中得到激励与启发
《敦煌石窟造像思想研究》是目前为止对敦煌石窟造像思想进行集中研究的少数专著。全书除绪论外,共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北凉三窟承袭炳灵寺的造像思想,莫高窟在为“千佛”造像寻找主尊,北朝合“净土”与“千佛”造像形成中心柱窟,初盛唐莫高窟主尊“卢舍那”性格的形成,盛唐“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的出现与中唐中印密法的进入,晚唐五代华严主尊对胎、金两界密法的含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