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被称为“王疯子”的王近山中将,一生不能不说充满了传奇色彩——十五岁参加红军,跟着徐向前南征北战,二十岁即成为红军年轻的师长。之后又称为刘邓麾下的爱将,被誉为二野的“朱可夫”;又与陈锡联并称“二野两朵花”。他屡建奇功,屡创奇迹,多次血洒疆场,死而后生,手残腿瘸仍带兵入朝。如果说“疯劲”加灵性造就了一尊战神,那么将军的情感经历,则充满了悲剧意味。曲折的婚变之后,王近山是丢官、丢党籍,发配农场十几年……
《开国将军故事丛书:黄克诚故事》以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真实生动的描绘了黄克诚大将的戎马倥偬,驰骋疆场的一生。在我军高级将领中,黄克诚大将素以耿直、敢说真话而著称。大革命时期,从一个农家少年,到追求进步的学子,毅然投身国民革命军的行列,并在四一二的腥风血雨中苦苦寻找党组织;红军时期,从游击队党代表,到红军先锋师政委,多次遭左倾冒险主义迫害;抗战时期,从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到新四军第三师师长,指挥千军万马横扫苏皖;解放战争中,他远见卓识第提出抢占东北的建议,历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共冀热辽分局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湖南省委书记、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总参谋长、军委秘书长,为政权建设、军队建设呕心沥血。庐山会议、文革期间,身陷囹圄,惨遭迫害;文革后重新出山,领导了对
宋姝编写的《拿破仑(1769-1821)》以清新流畅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欧洲历的军事统帅之一拿破仑·波拿巴的传奇人生,精细描绘了他的风云际遇与冒险经历,以及过人的指挥才能,希望读者能从多角度了解拿破仑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得到指点与教益。
郭纲琳(1910-1937),江苏句容人。1931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底转为中共党员。1932年在共青团上海法南区委、沪西区委工作。1933年春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内部交通、团无锡县委书记。1934年初任共青团上海闸北区委书记,同年1月在上海被捕,解来南京,1937年7月牺牲于雨花台。
《巴顿传》由张立伟著,作为一本二战名将巴顿的传记,分章节介绍了巴顿的童年时代、进入西点军校学习、首次接触到坦克,以及他所指挥的重大战役等众多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其中不乏许多鲜为人知的励志故事,也包含巴顿将军离奇的去世之谜,以及对二战起到重大转折的诺曼底登陆战役。作者以鲜活的笔触,为读者介绍二战中的知名将领,点评名将的是非成败,功过得失,历史性与趣味性并存,《巴顿传》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
红军主力乘夜色突破包围开始长征,已被留下养伤的十七岁连长秦基伟毅然追上了队伍。这以后,终于成长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名赫赫战将——血战临泽,鏖兵祁连,威震太行,驰骋淮海,纵马长江,西南剿匪风卷残云,上甘岭上打出了八面威风。 本书文笔流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秦基伟的戎马一生,作品思想内涵广阔,意境深远。
一个出身富家的青年,却毅然走上了为劳苦大众打天下的革命道路。南昌起义失败,重伤之下,理想信念弥坚,誓死不离开革命部队。井冈山上,亲聆毛泽东教导,被朱德称赞为“青年军事家”。红军北上抗日选遣队失利,率领一部成功突围,在渐南独立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抗战爆发,带领新四军选遣支队挺进江南,首战韦岗;向北发展,开辟苏中;兵进渐西,三战天目山。英名威震大江南北,日、伪、顽闻风丧胆。任借解放战争舞台,连演威武雄壮活剧:苏中七战七捷,探索战争切期规律;宿北战役、鲁南战役扭转华东战局,大战孟良崮“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