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思想家顾准生前有写日记的习惯,本书收录了他生前的三本日记:一本是1959年10月至1960年1月下放河南商城监督劳动时的日记;一本是1969年10月至1971年9月下放河南息县学部五七干校的日记;还有一本是顾准1972年10月到1974年10月在北京读书和生活的简单记录。这三本日记,虽然只是顾准生命长河中三个片断的记录,蛤对于研究顾准思想的发展,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从多方面提供了顾准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
认识自己的心灵地图非常重要,以前,你或许根本没想到自己一直用主观的思考而忽略客观的存在。无论你追求感情的丰富还是事业的进步,你都有必要反观自己的心灵地图,探寻通向成功的路。这不是一本心理学的专门著述,这是一本让你抛开人生诸多枷锁,塑造个性,造就成熟人格,以良好的心态笑对人生的书。
【书名】 被狩猎的 人类 【作者】 [ 美 ] 唐娜 ·哈特(Donna Hart)罗伯特·W. 苏斯曼(Robert W. Sussman) 【译者】 郑昊力 黄达强 【丛书】跨学科 社会科学译丛 【出版单位】浙江大学出版社 ·启真馆 【出版时间】 2018 年 11 月 【 ISBN 】 9787308184083 【定价】 75 .00 元 【上架建议】社会 人类学 【装帧】精装 【内容简介】我们的祖先曾 作为勇猛无畏的猎人实现了物种的延续 ?这一由 “人类中心主义者”编造的童话故事是时候被揭穿了。 早期人类对于其他众多物种来说不是 “猎人”,而是随时可以被捕食 的 “猎物”。正 是 社会 群体的 紧密联系与合作,才 使我们远离了食物链的底端。
《钏影楼回忆录》系我国著名报人、小说家包天笑的回忆录。 包天笑幼年家道中落,就读于表姊丈朱静澜处和二姑夫尤巽甫处。可谓之凡人,但他却不流俗,非凡超群。转徙逃难的痛苦使他倍加用功,博览群书,靠自学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了维持生计,他17岁即开门授徒,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1894年,考取了秀才。1900年与友人合资在家乡开办了东来书庄,并自任经理,尔后又集资发行《励学译编》;1901年,他创办了《苏州白话报》,内容以政论、新闻为主。文字深入浅出,简明扼要,深受欢迎。1908年,他加入江苏教育学会。 25岁时,包天笑经人推荐去江苏候补道员蒯光典家任家庭教师,次年,受蒯光典的委托在沪筹备金粟斋译书处,先后在启秀编辑局、广智编译所、珠树园译书处任职。1906年,他31岁时正式移居上海,开始主编和编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