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广东番禺人,中国现代音乐史上杰出的作曲家。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包括《黄河大合唱》《太行山上》《二月里来》等500多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为中国的新音乐运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赞誉他为 人民的音乐家 。本书结合冼星海的书信、日记以及学生、故旧的追忆评述,以生动的文字、翔实的史料呈现出冼星海执着于音乐和理想的一生。
这本书的写作断断续续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全书凝聚了作者大半生的心血。应该说从作者1969年秋天初识启功老师时就开始了。因为以此为起点,启功老师所有教他书法的例字,批改的作业,乃至随意书写的片纸单字,都保存至今,这些在书中有所展示;启功先生每次谆谆教诲,他大都事后做补记,这就为写作此书提供了准确的时间和具体的内容;老师送他的书法作品以及为他题写的书名、斋名、展名、信件、题词、序言等等珍贵的手迹,还有文革中作者偷揭的老师书写的大字报残片,尽在其中,贯穿了作者的成长历程。总之,作者是以学生怀念老师的角度真实记录了几十年的习书往事,让世人深入了解并传承启功先生卓特的学识、书法理论和书法艺术。 这本书展现了作者与启功老师近乎传奇的交往和习书经历:从文化大革命中下乡劳动因草帽相识到草屋中互换床
2015年12月,阎肃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光荣称号。 从艺65年来,阎肃始终坚定爱党报国的理想信念,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弘扬时代主旋律作为崇高使命,把真诚为民为兵服务作为价值追求,创作了《江姐》《党的女儿》《长征颂》《红旗颂》《我爱祖国的蓝天》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感染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 本书由阎肃的夫人李文辉所提供资料和图片结集而成,分为“一片丹心向阳开”、“阎肃的‘风花雪月’”、“半生戎马半生歌”上中下三篇,从阎肃家人、朋友、同事、学者、媒体人等多个视角,真实、生动、详尽地介绍了阎肃的创作、工作、生活情况和他的心路历程,反映出一位人民艺术家不懈的艺术追求和崇高的人生境界。
作为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海顿的声誉名望经久不衰。海顿那些旋律优美、耳熟能详的交响乐,还有清唱剧《创世纪》都深得人们喜爱,但海顿音乐成就的多面性,还有其精彩的一生,却为他的天才朋友莫扎特、叛逆学生贝多芬的光芒所掩盖。乐如其人,本传记通过大量制作一流的音乐节选,给广大读者呈现一个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精力充沛且魅力无穷的海顿。
胡朋幼年随家迁居北京,高中毕业后到上海正风中学任职,并参加救亡演剧活动,1938年到延安,先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开始了其艺术生涯,出演了《丰收》、《放下你的鞭子》、《日出》、《雷雨》等剧。1949年被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其银幕处女作是《钢铁战士》,并因此获得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同年又参加了《白毛女》等片的拍摄。1952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出演影片《智取华山》、《土地》等。1955年进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训练班学习,1958年毕业后,调到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话剧团担任艺术指导,被授予上校军衔。 此后她拍摄过《深山里的菊花》、《战上海》、《回民支队》、《槐树庄》、《烈火中永生》等影片。
......
冼星海,广东番禺人,中国现代音乐目前杰出的作曲家。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包括《黄河大合唱》《太行山上》《二月里来》等500多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为中国的新音乐运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赞誉他为“人民的音乐家”。本书结合冼星海的书信、日记以及学生、故旧的追忆评述,以生动的文字、翔实的史料呈现出冼星海执着于音乐和理想的一生。
黄宾虹编著的《琴书都在翠微中--黄宾虹自述》 ,精选他谈画论艺的经 典文章,集中体现他的文化内涵和对艺术的独到见解 。“自 述”不同于“自传”,这本“自述”,是在“述艺” 、“述道”。 通过这本书,我们意在呈现:绘画,是一个人 整体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文化底蕴,是一个人艺 术造诣的基础。希望后来者能从黄宾虹的画学经验 中得到启发,在艺术上不断完善。
她,是一代 评剧皇后 ,连周总理都说 三天不喝茶,不能不看新凤霞 ; 她,又是一位前卫女子,这辈子干的*前卫的事当属追求 戏剧神童 吴祖光, 霞光恋 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她,终其一生都在与黑暗和庸俗的旧世界决裂,又用炙热的感情歌颂新生活 她就是新凤霞,在她去世十九年后,这部辗转于中国台湾、美国的手稿,终于重新展示在我们面前,这既是一代评剧皇后的传奇自述,又是一部三四十年代的老照片。
麦基的《故事》是*本被影视圈奉为*经的编剧书,讲述故事*作核*原理。越来越多小说作家、文案策划和商务人士也开始研习其中的讲故事技巧。你可以把它当作*本不错电影鉴赏入门指南,也可以将它视为文学写作、艺术修为内功进*,还有人从中领悟了人生哲学和生活道理。被英国卫报称为 亚里士多德后很有影响力的讲故事理论家 罗伯*?麦基将他3*间行走全世*,向10万名学员开班授课的*华写在了这本《故事》里。
《镜头里的风云变幻(薛伯青传)》主要内容简介: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走过了艰苦卓绝而又辉煌灿烂的路程,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电影艺术家。他们与历史相伴,无论是在清末民初重大的社会变革时期,还是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建设年代里,他们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克服各种困难,拍摄了众多的享誉世界的经典之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业绩。
人物传记。梵高的传记,是一个对动荡生活的悬念式叙述,以经典作品的方式出现。《梵高》追寻了这个伟大印象派画家的一生轨迹,从他出生在荷兰一个艺术经销商家庭的童年生活开始讲述,到他在英格兰、海牙、巴黎度过的岁月,再到他*终定居在阿尔勒。在阿尔勒,他发掘了自己*终发出独特光芒的绘画方式,直到三十七岁那年自杀。梵高一直在努力找到自己的艺术道路:二十五六岁的他基本没画出什么,除了几幅煤矿工人木炭画。他在*后阶段伟大光辉的画作艺术似乎是突然爆发出来的。传记以快速连贯的散文方式讲述了这个悲剧故事,在故事不可避免地走向结局的过程中,他不断的制造悬念。在他笔下,透过梵高自身痛苦的活力一个对自己*的挑战是努力活到完成所有壮观的作品的天才梵高似乎跨越了纸张,从书中立体了出来。
人物传记。阿尔弗雷德 希区柯克, 20世纪*伟大的电影制作人,他给电影带来了一个礼物,即制造出悬念和人类心理学知识。在他漫长职业生涯所拍的五十多部电影中,经典之作有"西北偏北"、"惊魂记"和"第39级台阶"。作为一个善于讲述复杂的电影故事的大师,希区柯克是*批制作出既符合大众文化同时又是高雅艺术的导演之一。他从很早前就开始和肥胖作斗争,在他成为电视节目"希区柯克剧场"主持人的时候,那已经是他为百万观众所熟悉的形象,而他在自己电影中的客串角色则是观众们*期待的特色之一。在他生命的*后,他已经从*初那个伦敦郊区蔬果商的儿子,变成了好莱坞标杆导向,智慧与博学贯穿其中则是他作品的特色标签。
人物传记。作为曾经潮流文化的偶像,热点人物,电影工业的门外汉,电影制作大师大卫 林奇和他的作品都藐视一切对电影的简单定义。在大卫 林奇潜意识中剥离出来的作品,往往也能作用于观众的潜意识,并且使其在此基础上得到升华,两种相互冲突的感情碰撞、摩擦,形成某种相似但又很神秘的复杂情愫。不仅仅是他的艺术,大卫 林奇的生活也是同样的不走寻常路,他人生的角色众多,包括了音乐人、画家、摄影师、企业家、木匠,以及超在禅定派的超级拥护者。本书是作者丹尼斯 林比较著名的精巧传记类图书的代表,作者全方位、多视角地深度剖析了大卫 林奇及其作品:人们对林奇神秘莫测、至高无上以及由来已久的神秘传说;他在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方面的创造性能量;从美国人心目中存在的善恶理论。大卫 林奇本人经常指责一些文学评论家对他
《黑色安息日:现实之主》是 小文艺 口袋文库 33 1/3系列 (第二辑)之一种,本书通过相隔十年、总计33篇日记书信,描述了一位少年艰难成长中经历的困惑、失望、追寻、反抗。 黑色安息日 乐队著名专辑《现实之主》是少年叙述的背景,是少年绝望生活中的光亮,是少年被剥夺却永在的慰藉;《现实之主》对于他,就像天空之于游鱼,爱之于机器人。本书感人至深。
《小妖精:杜立特》是 小文艺 口袋文库 33 1/3系列 (第二辑)之一种,本书对 小妖精 乐队专辑《杜立特》的方方面面做了详细解读。 小妖精 1980年代末期美国ZUI有影响力的另类摇滚乐队之一,他们掀起了90年代另类摇滚的浪潮。虽然他们的音乐生涯并不长(6年),但无疑是ZUI具革新精神的乐队之一,他们将很重的吉他音色与美妙的诗歌旋律相结合,这种噪音与柔美相融的音响效果后来被广泛使用。专辑《杜立特》于1989年由4AD公司发行,歌曲以荒诞怪异、神秘难测的片段式歌词和邋邋遢遢的 脏 吉他,以及跌跌撞撞的情绪,表达了对80年代后期学院派摇滚的不屑。本书作者作者本 西塞利奥,不仅是《纽约时报》的记者,著名乐评人,同时也在大学任教。他的文字兼具激情与学养,与国内常见的乐评多少有些分别。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他打通了摇滚乐和电影,将 小
本书是融汇当今世界范围内各流派表演训练方法的实用手册。全书建立在高效、简洁、个性等十大表演观念的基础上,引介了以斯坦尼体系及其分支迈克尔 契诃夫、李 斯特拉斯伯格之表演方法为代表的生命性训练法,以及梅耶荷德有机造型术、格洛托夫斯基身体训练、铃木忠志下肢训练、雅克 勒考克形体戏剧、中性面具和小丑哑剧等身体性训练法。此外还结合了赵淼的三拓旗剧团、杨扬的形体表演创作课及李六乙导演的话剧《安提戈涅》来探索身体性训练法在的运用。这些训练方法包罗万象,既包括生命感知、规定情境、想象力、交流与适应等练习,也包括台词、节奏、性格塑造和即兴表演。 随书附有10小时的在线教学视频,生动直观。既是表演爱好者、初学者的入门书,也是表演教师、表演指导或演员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