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突出童趣特色,提倡快乐阅读,让孩子们学玩结合,玩中长智。它用孩子成长路上心灵鸡汤般的关怀,让孩子拥有一颗积极、向上,懂得爱和感恩的心。 【市场定位及营销概念】 A.以7~15岁中小学生为主要读者群; B.《意林 少年版》合订本篇篇精品,贴近学生,关注成长,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知识性、可读性、趣味性为一体,寓教于乐,娱乐身心,扩大少年儿童阅读视野,增强美德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孩子优秀的性格。全面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文学习成绩。 【全新升级,全面改版】 自2021年01期起,《意林 少年版》升级为融媒体刊,拥有看故事、听故事、玩游戏为一体的新体验,更有扫描卷首二维码幸运得惊喜活动!
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一 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 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锺书半个多世纪相需以沫的爱情,从而描事出一-位博学、 容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写成的一部昆虫学的传世佳作。全书详细、深刻地展示了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多昆虫的生活情景。在对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死亡的描述中,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生物性反观人性。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这部著作的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 对昆虫的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 。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
《经典常谈》一书,写作时间在1938到1942年间,于1942年出版。当时朱自清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这本小册子分十三个专题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古代经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这样一本看似简单的小书,倾注了朱自清先生许多的心血和对后学的殷殷关爱。叶圣陶先生在1980年写的《重印〈经典常谈〉序》中这样评论道: 朱先生逝世已经三十二年,重看这本书,他的声音笑貌宛然在面前,表现在字里行间的他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使我追怀不已,痛惜他死得太早了。 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读者通过《经典常谈》来亲近我们的经典古籍和传统文化。
《鲁滨逊漂流记》这是一部世界名着,讲述一位遇险的航海商人独自一人飘流到一座荒岛。他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靠顽强的意志和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在岛上生活了28年,终于遇救返回故乡。塑造了一种新人物。鲁滨逊是个永不疲倦、永不安生的行动者,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五次三番地抛开小康之家,出海闯天下。他肯于劳动并善于劳动,遭遇海难流落荒岛,不坐叹命运不济,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井然有序、欣欣向荣的家园。
献给长成了大人的从前那个孩子。 安托万 德 圣埃克苏佩里 作者通过小王子告诉每一个大人: 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子,只是他们忘记了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朵 玫瑰花 ,要懂得珍惜和呵护。作品凝练的语言渗透了作者对人类及人类文明深邃的思索,它所表现出的讽刺与幻想,真情与哲理,使之成为法国乃至世界上*为著名的一部童话小说。
本书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 .凯勒的代表作,作品以自传体散文的形式,真实记录了这位盲聋女性丰富、生动、传奇、伟大的一生。 本书的前半部分详细讲述了小海伦变成盲聋人的经历,以及她遇见人生恩师莎莉文小姐后的人生新境遇;后半部分则主要介绍了海伦艰辛不易的求学生涯,以及她在文学、艺术、自然、生命等方面的体验与感悟。 书中的海伦.凯勒是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更是一名和命运作斗争的乐观战士,为读者带来无数的激励与感动,也时刻告诫着身体健全的人们,应该珍惜生命。
《狂人日记:鲁迅小说全集》收录《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中的全部小说,共计33篇。这些小说多描写底层社会普通人的悲剧,鲁迅以他如匕首般犀利的文笔批判着 麻木的国人灵魂 ,希望藉此警醒世人。鲁迅小说的主题多是反封建、反礼教、反传统、反迷信,善于创造典型形象,讽刺人物的阴暗面,故事多以故乡为背景。小说主人公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在中国众所周知。
《日有所诵》第六版是亲近母语团队历经十多年研究和实验,五年编写,五次修订的倾心之作,是儿童诵读选本里的常青树,长销15年。 《日有所诵 一年级》(第六版)全书分上下两卷,每卷16个单元,每单元包括5篇清浅的童谣、童诗和古诗,编选了符合儿童心性的,有节奏、有意韵、具有文学之美和自然之美的诗性文本;同时,每单元挑选2篇撰写 赏析 ,帮助儿童理解文本。经过亲近母语团队全新修订,替换了少量和当下孩子的生活有些距离的选文,补充了内容更佳的选文,符合儿童的阅读发展规律,能充分唤起孩子的诵读兴趣,让儿童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爱上诵读,积累语言,形成语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诗性和定力,实现精神成长。 为呵护儿童用眼健康,第六版《日有所诵》放大字号、增加行距,符合新国标要求;一二年级标注拼音,便于低龄儿
本书由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吴东老师担任主编,北京四中、北京八中、北京师大附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市三帆中学、北京市育才学校的骨干教师负责各册编写工作。 根据 2022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探究,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统编语文教材3个年级6册语文书,每册有名著 阅读 2 部、自主阅读推荐4部,共计36部。名著阅读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而是作为教材的一部分、课程体系的一部分设置的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 全国很多地区的学业考试也把名著阅读纳入其中。以2020年为例,全国各地的40套中考试卷样本中,考查名著阅读的共有36套,占90%。其中只考一部名著的,占40%;考两部名著的,占20%;考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 农村的作品。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