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卷,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先秦教育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成果。《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着重探讨先秦教育实践——以“礼乐”教育为主的六艺教育的源流;并在深入研究儒、墨、道、法四家教育思想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阐明主要以儒、道两家教育思想的对立与互补为基本线索的先秦教育思想体系与结构。
《过去的教师》讲述在过去的岁月,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新式教育伴随着国门开启、民族自强和全球发展而一路走来。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秀的一批知识分子投身到“教育救国”的历史洪流中,承启了世界教育的优秀成果,开创了现代教育本土化的艰难实验,谱写了中国新式教育一时的辉煌。这无疑是当代中国教育守望的财富与指引的明灯。
本书是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多卷本《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现代分卷,研究中国现代教育(自1912年至1990年)发展历史的专著。编者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论述中国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全书以年代为纵线,以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及其发展过程为节点,着重研究影响和决定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因素,现代教育发展的阶段,所形成的历史特点,教育状况与水平,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等,以达到比较全面地反映和总结我国的现代教育,保存中国现代教育信史的目的。全书以论统史、寓论于史,脉络清晰,立论有据,在史料的发掘与选用方面有较多突破。本书可供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师范院校师生及史学工作者参考。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2卷):古希腊、罗马的教育思想》主要内容包括:古希腊、罗马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社会一文化基础、古希腊教育思想的萌芽、成型时期的古希腊教育思想、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古希腊教育思想的体系化——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等。
本书收录了世界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主要教育论著以及与教育有密切关系的其他论著,共计五卷。卷选编了杜威1897~1915年撰写的《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等六篇教育名著。第二卷选编了杜威1916年撰写的的教育专著《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哲学导论》第三卷和第四卷选编了杜威1919年4月至1921年8月在华的主要教育讲演。第三卷为的《杜威五大讲演》,即在北京的系统讲演;第四卷包括的《杜威讲演》,即在南京的系统讲演,以及在其他各地的讲演。第五卷选编了杜威1920~1952年撰写的《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等15篇的教育论著。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的人民教育家,他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思想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是一本厚实的教科书。全书由十二个专题组成,分别是陶行知的教育人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乡村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自动主义教育;教人做主人;做整个的校长;流的教育家。其中每一个命题又包括“名篇导读”、“现实解读”、“案例选读”、“链接阅读”四个部分。本书旨在引导广大教师熟悉陶行知,认识陶行知,走近陶行知,走进陶行知,进而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师,用陶行知的研究成果服务教师,促使教师更好地看世界、看社会、看教育、看学生、看生活、看人生。本书是一本适合教师阅读的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读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6卷)》研讨了十八世纪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分析与评价这个时代最主要的教育思潮和教育思想流派,阐述各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解释教育问题,探讨教育的客观规律。《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6卷)》还对18世纪日本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认为18世纪日本的教育思想中确然出现了近乎近代教育思想观念的萌芽,尤其是关于庶士教育平等观点、关于儿童天性及相应教育的主张、注重实学的要求、对学校教育体系的设想,以及教育研究思想方法的转变等,显得格外突出。重要的是,这些思想像18世纪日本整个思想界、学术界一样,具有一定的启蒙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