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科研指南》立足教师教学科研的特点、面向教师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对教师教学科研中的问题逐步展开探讨,详细讲解了怎样选题、怎样申报选题、怎样搜集资料、怎样写作论文、怎样发表论文等内容。作者站在教师的立场思考问题,对教师教学科研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且,在叙述的语言上,也注重使用教师的话语方式,避免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表情达意,贴近了教师的实际需求与阅读习惯。
在布鲁纳的所有著作中,有两本特别重要:一是早年的《教育过程》(1960),一是晚年的《教育文化》(1996)。它们代表了布鲁纳思想发展的两个阶段:认知主义与文化主义。因此,要认识到布鲁纳思想的核心,最重要的是认识从“认知主义”向“文化主义”转折的关键。《布鲁纳教育文化观:教育过程和教育文化》收集了布鲁纳这两部重要的作品——《教育过程》(TheProcess of Education)和《教育文化》(The Culture ofEducation)。《教育过程》是布鲁纳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作,系统阐述了布鲁纳早期“认知主义”的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是布鲁纳文化心理学的代表作,系统阐述了布鲁纳晚期“文化主义”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概念是文化、心灵和教育,三者共同构成了布鲁纳教育文化观的基本框架。
《好学校之境》围绕“什么是好的学校”这一主题,从校长成长、教师生长和学校发展三个方面切入,共提出36条成就好学校的建议。本书既有任勇老师结合自身担任校长的经验感悟,又有作为教育学者的情怀和反思,从许多看似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中,提炼出不少富有启迪意义的教育箴言。
对于教师来讲,自己的学生在各类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的确是一件乐事,但很难说这是一种幸福感。真正的幸福感来自与学生日常的交流和沟通,蕴藏在点点滴滴的教育生活中,而且这种感觉是持久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身边有很多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却留下了悔恨终身的痛。 《幸福教师的60个“不”》主编张万祥老师汇集了几十位一线教师的60篇案例,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这些事情教师真的不能做,只有这样,身为人民教师的你才会真正获得幸福感,并能伴随一生。 还等什么,现在就我们一起翻开这本《幸福教师的60个“不”》,来体验这种幸福感吧。
本书分析了教师研究的现状,对如何开展群体实证研究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突破教师研究的个体行为困境,从教师的个体经验走向教师研究的群体的实证研究,群体实证研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协同参与者、主体参与者的角度,反思教师成长,追问教师研究的价值。
《个性化养育 : 每个孩子都是美好的》作者赵璐玫多年从事小学教育及小学管理工作,同时也是一位孩子的母亲。她从教育者和母亲两个角度,以自身丰富的经验告诉父母们,如何保护孩子的个性,以及在孩子的教育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作者自己的孩子壮壮,天资平平、在以成绩为主要评价依据的中国教育体系中不被看好,但是作者以母亲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智慧,无条件地接纳和支持孩子,保护孩子的兴趣和天性。在母亲不动声色又苦心孤诣的培养下,儿子成长为热情开朗、兴趣广泛、内心强大、善于思考又长于表达的人,终留学美国,拥有了成功、自信的人生。在《个性化养育 : 每个孩子都是美好的》中,作者从壮壮幼儿期开始,讲述自己的养育经历,并结合从教经验。为父母们提出切实可行的个性化养育忠告,是一部非常难得的教育实践指导书。每
“教师何以收获幸福?”“教师缘何要担负道德义务?”“教师如何践行学术道德?”……这些高校师德热点无不给大学教师带来了困扰。鉴于大学教师区别于中小学教师的特殊性,本书结合现实案例及古今中外教育名人的师德典范故事,从教师的职业幸福、道德义务、教学责任的践行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敦促高校教师在教学研究、科学研究中,通过不断研习教师伦理去自觉修炼、提升专业伦理,变他律为自律,为自己的教育人生自我立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的落实,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范式需要调整,要由宏观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转向微观的院校研究,加强院校研究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出版《中国院校研究案例》系列丛书,旨在为中国高等学校建立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和提高管理实务水平提供可兹借鉴的经验,为建设中国特色的院校研究理论提供丰富的经验材料,为培养院校研究人才提供多样的教学案例。本书是《中国院校研究案例》辑,书中收集了17篇案例研究文章,其内容涉及高校战略管理、院系评估、质量保证、师资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等高校管理的各个领域。每个案例研究都从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描述某项管理工作的完整过程,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案例中所包含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并提出科学的对策。该书可供高等学校
《大夏书系:班会课100问》具备应用性,可操作性强。但读者不能满足于操作层面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支撑一次成功班会课的教育理念、教育精神。书中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读者可以参考借鉴,但不宜简单搬用,应结合自己的班情灵活运用。
班会课是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上好班会课是班主任的一项核心技能。 这是为中国班主任和广大中小学教师量身打造的一本书。本书通过“重要的一课”“精心选题材”“巧借八方力”“增强知识性”“全班总动员”“研究课结构”“探寻新形式”“培养主持人”“倾情多投入”“写好课教案”“课后再研究”“打造代表作”,并辅以丰富的案例活动,为班主任上好班会课献计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贡献。 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培训用书,又可以作为中小学教师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