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8章,总述唐五代宫词的发展脉络以及唐宫词繁盛之必然,分述唐五代“宫中行乐词”与“宫怨诗,专论王建、花蕊夫人二家宫词,最后考察唐五代宫词组诗创作的总体情况,总结出宫词诗法的基本特征。
本书收录10万余条单词、短语,融英语释义、汉语释义、例证、搭配、派生词、短语、用法和辨析为一体,涵盖文理、工商、科技等领域,并对一些高频词汇进行重点解析,给出重点短语、词语搭配的用法。
“论说文和抒情文一样,都来自生活,都是作者心灵的自鸣。生活中有情有理,即使是从来没进过课堂的人,天天也在抒情说理,现在要做的练习是,如何把这种能力自觉地运用到作文上来……我觉得学写论说文和学习数学有某种相通之处,可以设下定理程式,一步一步推进,由简及繁,由浅入深。” ——王鼎钧 本书从一个国文老师的作文课开始,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层层推进,给出议论文写作的关键步骤:建立是非论断的骨架 —— 为论断找到有力的证据—— 配合启发思想的小故事、的话、诗句,必要的时候使用描写、比喻,偶尔用反问和感叹的语气等 —— 使议论文写作有章可循,不啻为研习者的路标。而书中丰富的事例,也是台湾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阅读评价》由J.CharlesAlderson所著,从英语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并为英语教师的在职教育和终生职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可以作为英语教师专业化教育与发展和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的,供在职英语教师和英语语言教学研究者,尤其是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学习使用。
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繁荣,既是对中国古典史传文学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对西方传记文学的借鉴与模仿,同时,也为新时期传记文学复兴与昌盛起到了示范作用,并在我国传记文学史上担负起了转型变革的历史使命。它以先进的传记文学理论和大量的优秀传记作品构筑了中国传记文学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我国有史以来,在传记文学领域出现了3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以《史记》为代表的古典传记。“前四史”以后便是长期的衰微和停滞,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现代传记的出现。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在西学东渐之后,受西方传记文学和进化启蒙思想影响颇深,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彻底反传统的历史背景下,它在文体和语言上进行了革新与演变,促成了中国古典传记向现代传记的转型。五四时期思想解放带来了知识分子个性的张扬,模仿西方传记体式的自传或回忆录成了
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全10册,ISBN:9787501336548,作者:塔拉,杜建禄,高国祥主编
不过相对而言,《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特别关注一些类型化的地理意象。这些意象之所以能类型化,显然是可以反映一些特定的文化观念,具有特别丰富的文化地理价值。 现在略陈《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的学术构想。 一、“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属于感觉文化区的研究。之前笔者做过一项湖北的工作,已见于上述。湖北那项研究在空间上是一个区域,时代则从先秦一直通下来。这一章在时间上只包括唐,属于断代性质;空间上就没有再截取,覆盖了全国。这是参考谭其骧先生生前的理路,做两个相互对称的样本,以期对于感觉文化区在中国历史上的表现建立纵横两方面的参照。 以往学界对于文化区的探讨,主要是基于形式文化区。那种研究看起来很客观,因为每个区都是根据某项具体指标而划出来的,不是主观认同出来的。但选取指标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