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以ArcGIS 10.7 版本为讲解依托,90%左右的内容适合ArcGIS 10.0 以上的用户。内容共分16 章,包括ArcGIS 入门、数据库管理、坐标系统、数据转换、数据处理、数据建模、地图打印到DEM 制作、三维制作和分析等。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并把很多案例做成了模型。书中附带了作者自己开发的接幅表生成和标准分幅打印工具软件,以及配套的数据资源和视频。 本书注重实用性,深入浅出,既适合ArcGIS 初学者,也适合具有一定基础的ArcGIS 专业人员,同时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的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并对ArcGIS 二次开发的用户也有一定帮助。
本书是一本系统介绍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底层开发的完整教程,讲授如何通过程序语言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管理、分析及可视化等。全书内容均为底层开发,不依赖于任何商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各种算法或数据操作方法均有详细介绍,且深入浅出。通过阅读本书,希望提高读者的原始创新能力。 第1章介绍了如何实现一个最小化的地理信息系统,第2章搭建了一个底层开发的基本框架,第3至5章讲述了地理信息可视化的基本要点,第6章介绍了矢量图层,第7章讲述鼠标在地理信息浏览中的作用,第8至11章介绍Shapefile文件的读取以及如何自定义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文件格式,第12至14章介绍空间及属性信息的选择方法,第15章介绍栅格图层,第16章介绍多图层管理,第17章实现了一个基本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控件,第18及19章介绍了地理
本书立足实战,讲解*的ArcGIS10桌面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从地理数据的显示、编辑、查询和管理的角度介绍了桌面的应用,并介绍扩展模块及综合实战案例。全书穿插了大量的应用实例,是作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累的各种应用技巧的总结。本书附带1张DVD光盘,内容为本书配套多媒体教学视频及其他资料。 本书共27章,分6篇。第1篇认识ArcGIS地理新系统平台,以实例开始ArcGIS之旅。第2篇介绍如何创建地图、管理图层、数据的符号化,如何用文字和图表的方式对地图进行信息丰富并打印地图,如何使用符号和样式。第3篇介绍图形编辑工具、数据编辑基础、数据属性、地理数据库属性的编辑方法及拓扑知识。第4篇介绍数据表、图表、报表的相关内容,以及地图的查询方式、栅格数据的操作方法及ArcCatalog使用基础。第5篇介绍地理处理、三维分析、地统计、高级智
本书主要以ArcGIS10.7版本为讲解依托,90%左右的内容适合ArcGIS10.0以上的用户。内容共分16章,包括ArcGIS入门、数据库管理、坐标系统、数据转换、数据处理、数据建模、地图
本书分为十章,作者从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出发,分别从互联网治理的时代背景、相关概念界定、相关研究几方面展开讨论,进而引出关于互联网治理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互联网协调治理的政策设计设想,方案,对大数背景下中国互联网治理政策文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此外,作者在书稿中以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公共突发事件治理为研究案例,以图表形式详细地进行基于SIR模型的有限区域内新冠肺炎疫情仿真模拟研究,并针对三次模拟结论,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书立足实战,讲解近期新的%26nbsp;ArCGIS桌面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从地理数据的显示、编辑、查询和管理的角度介绍了桌面的应用,并介绍扩展模块及综合实战案例。全书穿插了大量的应用实例,是作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应用。全书共分10章。章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第2章讨论了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第3章和第4章分别讨论了离散时间周期与非周期信号、连续时间周期与非周期信号,以及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傅里叶描述以及傅里叶描述在混合信号类型中的应用;第6章和第7章分别讨论了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复指数描述;第5章、第8章和第9章分别介绍了信号与系统在通信系统、滤波器与均衡器以及线性反馈系统中的应用;0章为若干关于非平稳信号以及非线性与时变系统方面的课题提供了简要的说明。本书在体系和内容上独具特色。章包含了有关噪声的新内容,第4章特别介绍了在混合信号应用中如何在4种基本傅里叶表示方法之间建立联系。全书各章都有用MATLAB语言解题的内容、参考资料以及进一
《生物信息学导论--面向高性能计算的算法与应用》主要针对生物信息学中的典型应用,从计算方法角度介绍相关算法的原理及应用;内容分成生物学及数理基础、生物序列分析、蛋白质组学分析以及大规模生物学网络分析等四个专题,涉及生物分子序列分析、基因发现、分子进化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蛋白质肽测序、生物学网络模块划分等具体问题的求解原理及算法实现。 《生物信息学导论--面向高性能计算的算法与应用》的读者对象是具有现代分子生物学及计算机科学基本知识的研究生及相关科研人员,在附加习题后也可作为生物信息学方面的入门及进阶教材,供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学生使用。
本书从大量的E-和BBS中精心筛选了1000个问题,针对网络设计、组建和管理的具体故障,重点介绍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排除故障的思路,摒弃了枯燥的理论和简单的操作,着力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力求使读者读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本书集实用性、思想性、可读性为一体,是一本适合广大计算机编程爱好者的读物。 本书适合网络维护工程师、网络工程技术人员、信息系统管理人员,以及所有已经或正准备从事网络管理的网络爱好者。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与实训(第2版)》作为创新型二合一教材,既是一本通俗易懂的GIS入门教材,也可以充当ArcGIS实训手册。《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与实训(第2版)》可读性强,信息量大,著述方式妙趣横生,覆盖GIS基本原理和软件应用。全书共10章,全面覆盖GIS从业人员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和技能,是帮助他们熟练掌握GIS软件应用的理想参考。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与实训(第2版)》适合GIS和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GIS从业人员的实践指南。
本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发展。 全书共分九章,包含三部分内容。部分着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运行硬件和软件环境、空间数据结构以及空间数据处理分析的原理方法;第二部分着重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介绍空间分析的功能及空间分析模型的应用,并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的常用功能以MapInfo为平台列举了应用实例;第三部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介绍了3S技术和网络GIS等新技术。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紧凑,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亦可作为大专院校教师以及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研究及应用系统开发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信息系统安全集成》在《信息安 全技术》基础课程重点阐述CISAW信息安全保障模型 基础上,深入诠释了“安全的集成”和“集成的安全 ”的核心概念,独具特色地提出信息系统“安全集成 ”和“集成安全”的保障模式,并对模型中涉及的各 环节进行全面论述并深入分析,提出了信息系统安全 集成的初步理论构架。
人工免疫系统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智能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中如何应用人工免疫系统模型是本书的主题。梁勤欧编著的《人工免疫系统与GIS空间分析应用》主要以克隆选择算法(CLONALG)及其扩展模型遗传克隆选择算法(CLOGA)、人工免疫网络模型(aiNet)、改进克隆选择算法、局部变换克隆选择算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以GIS空间分析中的定位一分配问题(Location-Allocation)、地理信息预测问题、聚类分析问题、旅行商问题(TSP)、车辆路径问题(VRP)等为主要应用和实验目标,概略地研究了人工免疫系统在GIS空间分析中应用的理论与方法。 《人工免疫系统与GIS空间分析应用》适合于地理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土地科学、城市规划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相关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亦可为这些领域的硕士研究生、
《地理信息系统在斜坡稳定性评价与预警中的应用》针对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在斜坡稳定性评价应用中的实际需要,全面阐述了应用型GIS的设计及二次研发,着重介绍了GIS在区域斜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以及在滑坡灾害信息发布中的应用。全书分为四篇。篇为GIS基本理论,介绍了GIS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型GIS的设计与实现。第二篇为基于GIS的区域斜坡稳定性评价系统。以三峡库区巫山县新城址区为实例,介绍了区域斜坡稳定性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Bayes统计推理模型的建立;斜坡稳定性评价数据库建立及评价系统的建立。第三篇为吊钟坝滑坡群监测预警方案设计。以三峡库区忠县吊钟坝滑坡群为实例,介绍了滑坡监测系统的需求分析、模型建立、数据采集、数据库设计的详细过程。第四篇为基于WebGIS的兰州市区滑坡预
《信息技术教程(第7版)》介绍了:《信息技术教程(版)》是本预见并定义数字融合(计算机和通信的融合)所带来影响的书籍。《信息技术教程(第7版)》的第4版次确认了因特网和万维网带来的新的优越性,并且在后面的版本中都从开始部分就讨论这些内容。 在新的第7版中,我们提出了另一个典范式的改动:新时代的学生虽然到了很容易接触到数字技术的年龄,但是并不总是能够了解各种计算机进程、可能性和责任。《信息技术教程(第7版)》继续遵循与众不同的实用性、可读性和即时性,新添了许多对读者非常有益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