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从流程、理论、方法角度系统讲解如何从0到1设计与研发智能硬件产品的著作。作者是智能硬件产品领域的资深专家,曾就职于字节跳动和360等知名企业,主导和参与过的产品曾获得过德国iF设计奖、德国红点奖、美国IDEA奖、金点设计奖等*设计大奖。 本书内容涵盖智能硬件产品的产品创意、市场分析、产品定位、用户研究、需求分析、概念生成与测试、工业设计、产品原型、定价决策、产品发布的全生命周期,不仅手把手教读者如何把产品做出来,而且还告诉读者如何让产品取得更好的市场效果。 第1~5章主要介绍了智能硬件产品的分类、涉及的硬件技术、商业模式,以及产品创意、市场分析、产品定位的具体原则、方法和步骤等; 第6~9章主要讲解了智能硬件产品的用户研究、用户画像、需求分析和需求优先级排列的思路、方法和步骤等; 第10~12章详
本书主要包括人工智能政策规划与法律法规、人工智能法治理论研究、人工智能的法治应用、人工智能典型案件分析等内容,并附有人工智能重点政策法规摘要、人工智能法治研究论文(核心期刊)作者概览、人工智能法治研究机构概览、人工智能重要学术著作概览(2018 2019)、人工智能法治重要会议(论坛)概览(2018 2019)、人工智能法治应用典型事例概览、人工智能司法典型案例、人工智能法治月度大事记(2019年1 6月)等内容。
软体机器人技术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它以新的方式接近机器人,使机器人能够在非结构化或不稳定的环境中工作,并执行需要精细度和延展性的任务。这一切都是关于软材料的工程——硅树脂、布、气球、软塑料——并以不同的方式将它们结合起来,为有趣的问题提出新颖、平易近人、令人惊讶的解决方案。本书向学生、发明家和创客介绍了软体机器人概念,并提供了易于理解的解释和动手DIY项目。这些项目使用了广泛的工具和技术——包括微控制器、3D打印、激光切割、模具制作、铸造和热封——来创建有趣的软机器人和设备。它在修补它*好的!代码示例可以在github.com/gianteye/makesoftrobots上找到。
本书主要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重大研究计划:面向室外复杂光照与气象条件的共融机器人多模感知系统(项目编号:91648118)的研究成果,结合作者多年的科研及工程实践经验,针对复杂的光照环境与气象条件明显降低机器人视觉鲁棒性的问题,主要从大气物理与光学成像的新角度出发去详细系统地论述复杂光照(如阴影,反光)与恶劣天气(如雨雪雾)环境下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环境感知、建模、及图像预处理技术。主要内容涉及光照建模与光谱计算、阴影、反光的建模、检测与去除、本征图像获取与光照分解、雨雪雾的建模与去除、水下散射的建模与去除,并给出了一些机器人应用实例和工作展望。这些技术将图像与环境建立了关联,对于提高机器人的自主环境感知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使其具有全天候作业能力。
针对混流装配线生产计划的智能优化需求,在概要阐述混流装配线及其生产计划内容的基础上,归纳混流装配线中的多种生产计划方式,介绍如何利用建模、分析和决策等一系列理论方法实现生产计划的智能优化方法体系,提升装配制造企业对多变客户需求的适应能力,为提高企业制造水平提供有益参考。全书分为10章,第1章介绍混流装配线中的生产计划体系;第2章总结混流装配线生产计划的现有优化方法;第3章提出混流装配线生产计划智能优化体系;第5至7章分别介绍智能优化方法体系中的建模、分析与决策等问题,以及适合问题特点的相关方法;第7至9章分别介绍自进化、自组织与自重构三种生产计划方式的具体实现方法;第10章介绍面向柴油发动机企业的混流装配线生产计划智能优化原型系统。本书撰写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前沿性技术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