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 庭:枡野俊明作品集》枡野俊明先生是日本国宝级的枯山水大师,曾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评选为当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之一,现担任日本造园设计事务所总设计师,多摩美术大学环境学科教授,曾在多个国家设计并完成多个优秀项目。作为日本当代景观设计界*杰出的设计师之一,枡野俊明先生的作品继承和展现了日本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准确地把握了日本传统庭园的文脉。本书收录了枡野俊明先生的全部庭院设计作品,其中包括日式传统园林、日式现代园林、日本境外作品三大板块,分别列举了枡野俊明先生相对应的作品。本书主要采用大量精心拍摄的照片和设计图片,来表现这些作品。每处园林作品配以各种细节照片,装帧设计风格清新简单。在本书中枡野先生这样说到, 作为禅僧的我一直是遵循建立在禅的精神基础上进行长年创作的, 作庭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屹立着建于民国初年中西合璧老建筑群,这些楼宇的设计权由英国建筑设计师荣杜易通过国际竞标而获得。现存12栋老建筑中的8栋被国务院核定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书通过展示老建筑的设计图、手稿、落成后的照片以及现在的照片,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华西坝上的老建筑及其文化历史。
柏涛设计成立25周年之际,我们从上千个作品百余城市项目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30-40个优秀作品汇编成集,继《柏涛设计1998-2009作品集》后,是柏涛设计2010-2022年的阶段性的总结,读者通过本书可以领略到完整的建筑设计作品,较系统地了解到柏涛设计的设计发展过程及其作品的精神文化价值。由视野,对话,作品,人文及活动五大版块所构成的季刊,可谓丰盈饱满,千姿百态。而藏于五大版块背后的企图也暗示着若干的征兆:一是"字" 标识着文字记录可以常态化,也是文字自身的坚持和努力;二是"图" 本体设计欲望的直述和表达。这是建筑师*擅长的;三是"非权威" 建筑后理论时代的实践和臆想。终究我们所遇到的,只有靠自身的理解来表述;四是"即时" 后十五年时间纵轴的全方位记忆搭建,也是给未来一个交代。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如何保证传承自己的文化、寻找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对接是我们要做的。文化传承找到这种根,“传”是时间概念,能够把自身文化持续下来;“统”是空间概念,从对过去的认知中找到归属感。所谓的传统、所谓的自身文化,是我们找到自信的根源、自我的参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概念一直是我们所强调的。我们要把文化的精华传承下来,走自己的现代建筑之路,这是要回归到建筑本体、建筑本尊上来考虑的问题。
本书选取了超过50个俄罗斯的建筑项目,这些项目都是在最近10年建造的,它旨在为读者提供最近在俄罗斯建筑中代表性的建筑流派。我们知道在这样的想法中,还是存在着某些问题的。目前,在俄罗斯的建筑界很少有什么事情是值得出版成书的,而这也恰恰证明了本书所收录的项目的与众不同之处,通常情况下,新的建筑项目都不是出自于训练有素的建筑师之手,而且他们的设计几乎没有什么新的创意,甚至在从设计到完工的整个过程中也不是在一个的设计师的指挥下进行的,抛开这些不说,作为编辑的我们也难免受到某些约束。我们所选同的建筑设计全都是已经完工的,并且我们没有选择出自于像Mikhail Filippov和Sergey Malakhov这样有影响力的建筑师的项目,有很多年轻有为的建筑师到目前为止都是在室内设计上实现自已的建筑理念,他们会在本书随后的内容中找到
《豪门 贵族府邸典藏》一书精选36个豪宅别墅类设计作品,以豪门贵族室内设计为主体,将格调高雅、具有贵族风范的设计作品收录进来,这些作品是中国一线著名设计师的佳作,反映出室内设计界的设计风尚。 本书适用于设计师、设计专业学生、设计专业老师、地产开发商、高端业主阅读以及参考。
本书将特别呈现金贝尔美术馆的建筑手稿集。 金贝尔美术馆,竣工于1972年,是路易斯·康后期作品之一。本书将重点介绍一批创作于1969—1971年的施工图,它们来自普雷斯顿·格伦事务所的收藏。这家事务所从项目设计初期开始便参与其中,协助康一同完成了这座建筑。 书中收录了对格伦事务所两位建筑师的专访,正如文中所提到的,他们都曾在金贝尔项目中与康的事务所密切合作。而借助这些施工图,可以愈发清楚地看到康的理念如何一步步化为现实。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建筑学院的劳伦斯·斯佩克教授的文章,则向我们介绍了设计过程中的各种合作。作为美术馆馆长的理查德·布朗所创建的计划无疑给设计带来了诸多影响;而其他人,例如康事务所的马歇尔·梅耶、照明顾问理查德·凯利、结构工程师奥古斯特·科曼丹及普雷斯顿·格伦事务所的弗
本书记录的是另一场和平而公正的奥林匹克竞赛——2001年北京获得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后,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力度进行了奥运场馆及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国际竞争。如此广泛而深入的国际设计合作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这场场馆和设施接受了上万名体育健儿竞技运动的考验,它们是如此出色,给了运动员如此巨大的激励,有那么多世界纪录被刷新。与这届奥运会所展现的世界一流的体育竞技水平一样,这批奥运场馆和设施,也展现了中外设计师世界一流的创造能力。
《2006国际获奖建筑作品集》收纳了2006年获得世界各大奖项的50个已建成项目,其中不乏一些世界建筑师的精品,如长谷川逸子的名为“建筑本身的云朵构造”的艺术中心、大卫·切波菲尔德的德国现代文学博物馆、梅卡诺事务所设计的荷兰蒙得维的亚公寓大楼、霍普金斯的英国阿尼克花园、理查德·罗杰斯的威尔士议会大楼、多米尼克·佩罗的因斯布鲁克市政大厅等等。这些充溢着美感和以实用主义为基调的建筑作品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让人伏案静思。 正如马里奥·博塔所说:“那种将人类作为主角而且能够激发象征和隐喻含义的建筑是今天我们所有人都非常需要的”。
本书共汇集了近八十个建筑作品,大部分作品是近三年竣工完成的。作品主要来源于两类建筑师:一类是长期从事建筑实践的职业建筑师,一类是长期从事建筑教育的兼职建筑师。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对建筑设计的执着与追求,以创造时代的精品建筑为己任。建筑作品反映中国建筑师正日趋成熟,与早期的建筑创作相比呈现以下特征: 空间设计动态化 在建筑空间的处理上,建筑师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均表现出更大的创作自由。频繁的国际交流与形式多样的考察拓宽了建筑师的视野,激发了建筑师的创作激情,以往单一机械式的功能空间逐步被取代,光影元素被建筑师巧妙地运用到建筑空间的组合之中,现代建筑技术与材料的不断更新为建筑师的空间构想的实现创造了条件。整体建筑空间效果呈多元化动态发展趋势。 建筑形式的变迁 如果断言当代建
《世界建筑13——城市综合体Ⅱ》是世界建筑设计丛书系列之一,全书挑选了全球范围内近年建成的众多城市综合体案例进行集中展示,涉及城市综合体中大型购物中心、主题型综合体以及商业综合体等多种形态,涵盖了城市综合体中商务、办公、购物、文化、娱乐、居住、游憩等多方面的内容。刊登的案例均通过大量的实景图、技术图、效果图等来表现当今世界城市综合体的前沿设计理念,图文并茂的介绍形式将给广大的读者带来详尽、舒畅的阅读感受。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建筑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形势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各项指标再创新高。以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交通能源建设、现代制造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体的建筑市场呈现出勃勃生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区域建设、西部大开发、东北工业区振兴仍然是最为繁荣的建筑市场:发达地区的建筑业生产水平和能力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发展;大中型建筑业企业的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国外建筑市场的快速开拓和发展,市场层次和区域范围更加优化。 庞大的中国建筑市场,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建筑师事务所的关注。他们在中国的建筑市场上给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留下
本书介绍和展示2015年全球重要建筑设计方面的竞赛项目案例,通过对设计理念和项目特点的详细解读,配以丰富的图片及技术图,对各种类型的城市文化建筑与环境设计竞赛进行研究。许多的设计,特别是具有创新意义的试验性设计不断涌现出来,其巧妙的构思和精彩的创意可以给建筑师及相关专业人士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帮助他们在竞赛中找到自己的设计风格,实用性强。
本书筛选出全国100个、最能代表当下楼盘发展趋势的特色名盘进行详尽介绍。书中从楼盘的代表性和设刊特色出发,通过别墅、低密度、小高层、高层以及综合楼盘等几乎涵盖楼盘的所有类型按各种风格进行具体划分,所有的案例都包括前期策划及规划、建筑景观设计方案及建成实景等,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案例都是专业实景拍摄,同时包括大量鸟瞰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分析图、户型图等各种珍贵详实的技术图纸,大气而专业的排版,清晰的编排脉络等把各种特色楼盘原汁原味又艺术性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艺术”及“建筑”作品具体事物的要领,在中国和日本的历史上都是没有的,艺术是日常生活中有用的东西,建筑则是可以居住的,实用的东西,它们与近代西欧把这种概念通过制度确定得到的高级艺术是大相径庭的,原本一切都是应用艺术。因此,“黄盒子”只要恢复到过去状态的物品和建筑就行,这两者的关系如同通常所做的那样,可以解读为装饰物与场所,而这种观点也正是主张艺术应该是自立的西欧近代艺术观所要批判和争论的焦点,其代表就是“白立方”。矶崎新受东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影饗应该是根深蒂固的,但同时又在“黄盒子”之上将西欧近代的方法用自己的方式体现,“白立方”就是两者之间的矛盾结果,所以许多方案都成了未建筑。尽管如此矶崎新不悲观,因为矶崎新知道中国及非西方国家的建筑和艺术的未来只能在这个矛盾中发展和开拓,
与国际建筑师协会,天津大学及UED杂志合用举办,旨在支持学生进行国际性设计交流。2012年成功举办届,2013年第二届霍普杯正在进行中。
《2006国际获奖建筑作品集》收纳了2006年获得世界各大奖项的50个已建成项目,其中不乏一些世界建筑师的精品,如长谷川逸子的名为“建筑本身的云朵构造”的艺术中心、大卫·切波菲尔德的德国现代文学博物馆、梅卡诺事务所设计的荷兰蒙得维的亚公寓大楼、霍普金斯的英国阿尼克花园、理查德·罗杰斯的威尔士议会大楼、多米尼克·佩罗的因斯布鲁克市政大厅等等。这些充溢着美感和以实用主义为基调的建筑作品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让人伏案静思。 正如马里奥·博塔所说:“那种将人类作为主角而且能够激发象征和隐喻含义的建筑是今天我们所有人都非常需要的”。
重庆市近现代建筑保护研究成果在重庆直辖十周年之际出版,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近现代建筑保护工作自2004年在全国展开以来,各地分别取得阶段性成果。总体上看,这项工作处于探索之中,尚有诸多学术讨论和争论,如“近现代”概念、工作阶段和范围的界定、保护与发展矛盾的协调等,同时,保护对象也游离在传统的保护体制之外。 给予有保护意义的建筑以足够的重视,乃当务之急,我们希望让这一批建筑更早、更清晰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社会各界对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关注,若能引起广泛的学术研究和讨论,也有利于促进近现代建筑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希望以此为快速发展的年轻直辖市十周年庆典献上这份微薄之礼,为继承和弘扬重庆城市历史文化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