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建筑消防给水设施、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及灭火器,从系统的类型、组成、工作原理、操作使用、适用范围、主要组件及设置要求、系统设计计算、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系统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本书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本书可供从事建筑消防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检测的人员,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人员使用,也可供包括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在内的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防设施操作员、注册消防工程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及高等院校建筑、消防专业师生等阅读参考。
《城市地下空间防灾理论与规划策略/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丛书》为国家 十三五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全书围绕城市地下空间防灾理论与规划策略展开研究,主要包括城市防灾的基本理论与一般防灾对策、地下空间防灾理论、地下空间防灾规划策略等内容。全书首先剖析了现代城市防灾的供需矛盾,从理论上解释了城市地下空间用于城市防灾的原因,然后结合实际构建了地下空问防灾的规划策略,发展了城市防灾的理论与方法。 《城市地下空间防灾理论与规划策略/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丛书》涵盖了城乡规划学、土木工程、市政工程、灾害学、防灾减灾学等多学科,推动交叉学科研究和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的实际应用。《城市地下空间防灾理论与规划策略/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丛书》有助于加深读者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以及城
《纪念空间北京城》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当代北京城市纪念空间的现状情况、类型特征、行为模式以及形态规律,归纳了北京城市纪念空间的基本特性,论述了纪念空间形成的功能机制,并针对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为提高城市空间品质提供了一种思路。《纪念空间北京城》适合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等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生,以及相关专业的爱好者。
本书以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与实践为主题,辑录了外二十多个不同类型的城市广场设计案例,并对其进行详尽的阐释探讨,力图从中找寻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的得失成败。 在主题论文部分,蔡老师等从社会学的角度着重探讨了当代中国城市广场的发展动力与角色危机,张老师等对临沂人民广场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与阐述;专题案例部分辑录了市民广场、商业广场、文化广场、火车站广场和体育广场五大类十七个案例,从空间组织和景观设计等线索着手,试图对城市广场的设计手法进行细致的探索分析;它山之石部分详细地介绍了西班牙、柏林、波兰等国家的四个风格各异的广场,希望对我国的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有所启迪和帮助。
城市设计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之后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逐步成为了城市空间发展中必要的公共干预手段之一。随着管理上对城市设计的需求日益迫切,其运作中的各方参与者不断寻求各式途径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在实践过程中,各类角色参与城市设计运作的过程是有限的,然而交流需要在更为广阔的语境中进行。本期专辑以“透视城市设计”为主题,将尽可能展现不同阶段和不同目的的城市设计实践过程,解析城市设计的目的、内容、形式、编制过程、实施途径或是作用等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触发对城市设计过程中各类因素的整体思考。
万艳华编*的《城市防灾学(第2版)》运用多学 科知识,遵循重点与一般相结合、微观性研究与宏观 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阐述了灾害及城市灾害、城市 防灾学及其相关研究等范畴,分析了地震、洪灾、地 质灾害、火灾、空袭等城市主要灾害,概述了城市灾 害风险分析与评价以及城市综合防灾体系,着重阐述 了城市抗震防灾、防洪、消防、人防、地质灾害防治 等城市防灾规划与防灾工程设计的方法与程序,在保 证城市防灾学科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突出 城市防灾规划设计这一重点内容,从而使本书既具有 一定的理论性与超前性,又具有实用性与可操作性?br/> 本书可作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学、园林 景观、建筑结构与岩土工程、建筑施工与设备安装技 术、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房地产开发、建筑设备与 建筑材料、城乡建设、市政工程、环境工程
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法定规划与建筑、景观设计等控制引导的桥梁,并得到城市建设者、规划管理者和设计机构的高度重视与广泛认同。在我国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设计的研究过程,不仅仅要反映自上而下的规划管控思路,更需深入研究自下而上的市场运作规律和开发建设需求。因而,科学、合理的策划研究在城市设计过程中的导航作用日益显著。 在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中,策划既是规划上层设计的理性预期内容,又是传统规划由空间属性的研究向市场属性层面的延伸,是衔接规划目标体系、市场动态可能和实体空间形态的重要研究工具。在不同目的、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实践过程中,策划的任务、目标和方法也不尽相同。总体城市设计层面对应城市策划,而详细城市设计层面则对应项目策划。 本期专辑从解析策划在
《2015消防工程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涵盖了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防火,石油化工与工业建筑防火、防爆,地铁、隧道特殊建筑及工程防火,火灾风险评估与性能化防火设计以及清洁高效灭火技术与消防工程应用技术等研究方向和内容,均是近年来活跃在消防工程技术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消防部队基层技术人员学术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结晶。 《2015消防工程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得到了公安部科技强警基础专项“建筑防火与消防工程技术学术交流”项目的资助。
1.本套丛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划分章节,对涉及的条文进行了整理分类,方便读者快速查阅。2.本套丛书对所列条文进行解释说明,并根据条文内容加入例题,力求有重点地、较完整地对常用条文进行解析。 本书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等30余种国家现行标准编写。本书共分为6章,包括建筑分类、耐火等级及性能等级、建筑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防系统等。本书既可作为工程设计、施工及消防管理等领域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参考。
《建筑电气系列教材:建筑消防与安防技术》介绍了建筑消防系统与安防系统的相关知识,内容主要包括绪论和消防系统的常用设备、火灾监控系统、自动灭火控制系统、防排烟系统及消防电梯、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及专用通信系统、消防电源与火灾应急照明、消防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实例、入侵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访客对讲系统与电子巡查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的集成以及安全防范系统的工程设计与施工等。 《建筑电气系列教材:建筑消防与安防技术》可作为高等院校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本科专业和高职高专院校建筑电气工程、建筑设备工程、楼宇智能化工程、消防工程、建筑工程管理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成人高等教育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使用,还可以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中国现有沿海港口150余个,2006年货物吞吐量达56亿吨,同比增长15.4%,连续4年居世界。沿海港口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越来越多的被各界人士所关注,它们已经肩负了支撑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的重任。当下,沿海城市纷纷提出“沿江沿海”、“以港兴工”、“以港兴城”等发展策略,临港新城、临港产业园、老港口的改造都被提上议事日程,新一轮的临港开发正在突起。本期希望给予一个讨论的平台,从一些可能的角度,呈现当前中国临港地区建设的图景,抛砖引玉式的探讨其间的现象和问题。
本书是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8BAJ08802)的阶段性成果。在总结已有的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调查、分析和规划方法,探讨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方法,指导目前的研究方向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书主要分为主题论文、专题案例、他山之石、世博掠影等几部分。专题案例划分为三个专题:特征解析与价值研究、保护规划探索和管理与实施。 本书内容主要针对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历史和现状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和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是二十多年来中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总结。 读者对象为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或者对之感兴趣的学生、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和决策者。
马桂珍主编的《建筑抗震》是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2010),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抗震课程教学要求而编写的。内容包括地震及抗震概论,场地、地基和基础,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设计,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土、木、石结构房屋抗震设计9个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