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納爾.迪亞斯.德爾.卡斯蒂略是最後一位曾征服墨西哥的生存者,八十九歲時在他位於瓜地馬拉的莊園去世,去世時和生前一樣窮困。他生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1492年,而他活著見到大部分的美洲被西班牙征服。僅管他在推翻阿茲提克帝國的史詩中扮演主要角色,但除了他「真實且精彩」的《新西班牙征服信史》之外並沒有為家人留下財富。這本書於他七十六歲時完成,而根據他自身誇張的描述 於耳聾眼瞎的八十四歲時加上了前言。他開始寫作時已超過七十歲,且曾一度放棄,因為他曾為了自己的文筆相較於有優美文風的其他史學家(那些僅被告知科爾特斯的成就,但擁有第一手知識比他還少的人)是粗糙無光、缺乏潤飾光澤而感到灰心。 貝爾納爾.迪亞斯確實不是熟練的名作家,然而他有生動的記憶及優秀的戲劇感。此外他有意識於自己曾參與
這是一種由少數商人組成的壟斷經濟。受到十字軍東征的帶動,義大利半島的城市大發戰爭財的同時,逐漸引領歐洲走出中世紀的框架與低迷,其中號稱「東地中海女王」的威尼斯是為人關注的成功案例。然而,後來何以威尼斯作為歐洲金融中心的地位讓位給北方的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交棒給倫敦、倫敦被紐約取而代之?一個城市能扮演世界金融中心的條件為何?其興衰各有什麼樣的徵兆? 這五百年的歐洲發達史,世界其他各地 (美洲、印度、遠東、歐亞大陸內陸、非洲、俄羅斯)與之有何關聯?工業革命何以首先出現在英國?資本主義與工業革命兩者的相互關係。 作為歷史上一個新穎的經濟主張「資本主義」,我們將如何評價?貧富差距的擴大是資本主義的結構使然,抑或是「政治」的失敗。
一本你我、企業、學界、醫界、政府,都該閱讀的重要著作! 對女性不友善的體制與設計多不勝數,有些甚至出人意料。 且看英國得獎自由人quan活動家佩雷茲一一道來,提出可行解方! 立法委員 王婉諭‖圖文作家 吉娜兒‖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 成令方‖律師、作家 呂秋遠‖ 社會學家、作家 李明璁‖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祕書長 周于萱‖律師娘 林靜如‖ 吾思傳媒、女人迷創辦人暨執行長 張瑋軒‖中国台湾中国台湾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專任教授 畢恆達‖ 作家 蔡詩萍‖律師 賴芳玉‖立法委員 賴品妤 重磅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2019年《金融時報》和麥肯錫年度*佳商業圖書獎 2019年英國皇家學會科學獎 2019年英國Books Are My Bag讀者票選獎得主 《泰晤士報》2019年時事類*佳書籍 《新政治家》、《觀察者報》、
商品简介 印度是一個有悠久歷史與文化的古國,要了解印度,非研究印度歷史不可。《印度歷史故事》這部故事體的印度史,由國內研究印度文學的糜文開教授所撰述,多方取材印度故事的原始資料,而書中的每個故事,正往往代表著所屬時代的時代性,使其有文學趣味外,亦具歷史的真實面,是一本喚起大家對印度歷史發生興趣的好書。
「田野」不只是一種研究工具。 「田野」更是不確定年代的處世技藝! 田野是什麼?「田野」一直在改變。 今日,在許多意想不到的空間,越來越多人在「做田野」。不論是在紐約華爾街、西方與非西方的科學實驗室、世界各地的電子工廠、醫院診所、瀕臨絕種的紅毛猩猩棲地、「第二人生」的線上虛擬遊戲,甚至是殘酷的戰場邊緣。有越來越多領域伸臂擁抱「田野」,期待「田野」能帶來更正確的市場評估、更精準的受眾認識,協助解決更多社會問題。在這個全球化的年代,不只強調演算法的大數據夯;與大數據精神完全相反,強調「純手工、親體驗」的田野工作,也正夯。 反觀已經強調「田野工作」一百年的人類學者,卻丟出了一個個對「田野」的疑惑。什麼是田野的典範?傳統田野強調的長期浸淫,在今日高度破碎化的社會中還
社會學家孜孜不倦地想找出「社會是什麼?」的答案,然而強調批判、反省精神的社會學,並不提供標準解答,而是從複雜的社會現象中找出基本規則,指引一種思索問題的方法。 人從一出生就脫離不了社會,受社會影響形成種種的價值觀,也塑造出不同的社會形貌。為什麼我們會追隨流行文化?歧視與排擠是自然行為?愛情是不平等關係?……這些發生在你我身旁的生活事件,正是社會學關注的對象。每個人都是社會的縮影,瞭解社會學是為了更透徹地認識自己,擴而大之發掘潛藏社會現象背後的真實問題、改善我們共同生活的環境。 《圖解社會學》以生活化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