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STS×社會理論,迸出哪些新滋味? 眾多技術物案例,捕捉社會與「非人類」的交引纏繞 人類世時代必讀的科際研究入門書 「人性始於物。」──賽荷(Michel Serres) 「若是物質性、人造的世界不存在……我們這些解剖學意義的現代人類,幾乎不可能慮及社會。」──拉圖(Bruno Latour) 何謂技術?技術與社會的關係是什麼?是新技術的出現,無情地推動社會變革,抑或,技術僅僅是社會的工具,受到人類意圖的擺佈,正所謂: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上述兩種想法分別反映出技術決定論及社會決定論的觀點。前者對科技抱持「反人文主義」(anti-humanism)的立場,認為技術具有絕對的自主性,位於社會關係之外,技術帶給文化的後果則是線性的,像是「網路必能摧毀極權政府」之宣稱即屬
觀念物理1 頂尖國中、高中指定閱讀 奧林匹亞科學競賽得獎學生的啟蒙讀物 「不論是棒球賽、打電動或是團體遊戲, 若你不了解規則,任何遊戲都無趣。 你會錯過別人享受到的樂趣, 就像一般人聽不到音樂家所聽出的樂音, 或品嚐不到廚師咀嚼到的滋味。 同樣的,一個熟知大自然規則的人, 會比其他人更能欣賞大自然的美妙。 衛星依循的規則其實和投棒球的原理一樣, 若你學會了這一點,你對電視上太空人的觀點將會改變。 在了解光的原理後,你看藍天、白雲和彩虹的方式也會不同。 生命的豐富,不只在於用寬廣的視野來看世界, 更要知道我們在追尋什麼。」本書作者休伊特說道。 物理學不只是物質科學的一部分, 它可以說是所有科學的最根本基礎。 《觀念物理》的第1冊就要從「力學」開始講起,
暂无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