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交叉学科。它横跨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致力于探寻人类心智的生物学奥秘,站在心理学、神经学、信息科学、临床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前沿。 一直以来,本书都被誉为认知神经科学教材的金标准,由该领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迈克尔 S. 加扎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等世界知名学者撰写。本书(原著第五版)对内容编排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复杂的核心认知过程(大脑半球特异化、感觉和知觉、物体识别、注意、运动、记忆、情绪和语言)以及控制过程(认知控制、社会认知和意识)是如何由大脑潜在的生物学基础实现的。本书展现了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前沿科学发现和临床应用,既是学习认知神经科学 第1课 的良伴,也能为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复杂系统、人工智能、计算社
畅销书《普林斯顿恐龙大图鉴》深得业余爱好者和专业古生物学家的喜爱。第二版增加修订了近百种恐龙和200幅插图,这些发现和研究正在彻底改变我们对恐龙世界的了解。 本书由著名的恐龙专家格雷戈里 保罗撰写和说明,这本令人惊叹的精美图书包括所有主要恐龙类的详细物种描述以及近700幅彩色和黑白图,描绘了从小型羽毛类到鲸鱼大小的超级蜥脚类恐龙的全部恐龙。经过大量修订的导论部分深入探讨了非鸟类恐龙的灭绝、鸟类的起源以及恐龙古生物学的历史,您将体验时光倒流,回到那个恐龙在地球上漫游的时代。
19 世纪 30 年代,达尔文乘 贝格尔 号(即 小猎犬 号)舰进行了历时 5 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采集和观察,并于 1859 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在本书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证明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方式实现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插图版选择*忠实于达尔文 进化论 思想的初版《物种起源》为母本,精选百余幅达尔文时期的手绘博物插图并配以图注,忠实呈现那个时代的博物学之昌明盛美。
《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for Biologists 》 是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学应用方面的经典著作,自 1999 年首次出版以来取得良好反响,并于 2010 年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出版。本书的三位著者 Victor J. Morris, Andrew R. Kirby, A.Patrick Gunning 均在著名的英国 Quadram 生物科学研究所(原食品研究所)工作,都是国际著名的原子力显微镜生物学(特别是食品)应用专家。本书共 9章,内容涵盖原子力显微镜的设备介绍、使用方法及其相关的应用研究领域,既包含了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基本原理,又探讨了其应用在不同生物组织系统中的关键问题。本书适合从事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相关的如生物学、材料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的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1809-1882年)论述生物进化论的重要著作,出版于1859年11月24日。该书大概是19世纪颇具有争议的著作,其中的观点大多数为当今科学界普遍接受。在该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他使用自己在19世纪30年代环球科学考察中积累的资料,试图证明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天择)和人工选择(人择)的方式实现的。 达尔文认为现今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专门创造的,而是因生物进化产生的。这种规律有迹可循,它们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不断发展。这并非是超自然力量干预的结果,而是自然界内部斗争的结果。达尔文的此番言论推翻了以往物种不变论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在整个生物学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完成了一次的革命。
宋代至清代都城形制正处于中国古代都城形制的重要变化期、转型期和定型期。本书主要根据考古调查发掘资料,介绍和论述了北宋东京开封府、南宋行在临安府城、辽上京、金上京、金中都、元上都、元大都、明南京城和明北京城等正式都城的规划理念和形制布局,同时对辽中京、辽南京、辽东京、辽西京、元中都和明中都等城的形制布局也做了详略不等的介绍。本书认为,各个都城均是其规划理念的物化形态,因此,本书较完整地呈现了各个都城形制布局的具体架构,使之成为对各个都城进行全面、深入、内涵式研究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形制布局特点和布局艺术,分析各个都城形制布局间的承袭演变关系,总结该时期都城形制布局的共性,探讨该时期都城形制布局的发展、变化规律。
本系列图集共5 册,其中常见底栖生物图集为第三册。该图集共调查和拍摄渤海山东海洋保护区内常见底栖生物174 种,隶属于4 门12 纲34 目103 科147 属,其中环节动物门38 种,软体动物门77 种,节肢动物门52 种,棘皮动物门7 种。该图集图文并茂,重点介绍了渤海山东海域常见底栖生物的分类学地位、主要识别特征、地理分布及习性,每个物种均以多张图片进行展示,对部分易混淆的物种进行了典型特征局部放大拍照,并对典型物种进行了视频拍摄,读者可扫描书中二维码进行查阅。
地理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科学。本书立足于当代航天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从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到社会科学。所介绍的地理科学是包括地理建设与地理系统工程、地理信息科学与人地信息系统、理论地理科学与地理哲学的一部概述性专著。全书共分十章:章为解读钱学森的地理科学、第二章为地球表层演化、第三章为地理科学形成、第四章为现代地理科学、第五章为理论地理科学、第六章为地理信息科学、第七章为遥感信息模型、第八章为人地信息系统、第九章为地理系统工程、第十章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本书可以作为大学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国家各级领导干部、各个部门的专业管理人员参考。
吸收现代地理学与地图学的研究成果,运用新的地图绘制技术,以及遥感科技成果,来对春秋时代的历史地理状况进行梳理,以图志形式呈现于读者面前。《春秋列国地理图志》共考释照春秋时期列国地名1210条,诸列国单独成章,先列举其国渊源,再略述其疆界范围,其下则分都城、水以及与水相关地名、山、道路、关塞、城邑与地等。书中所配地图115幅(内含彩色地图12幅,黑白地图103幅),皆作者亲手编绘,庶使读者一书在手,左图右史,能获达经通史之效。
《系统生物学:重构网络的性质》原著者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伯恩哈德·帕尔森,他尝试梳理系统生物学这一研究领域,并整理这一领域包含的概念、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本书稿的翻译工作由西南大学章乐教授主持,在多位专家、学者的倾力合作下,方得此书。本书稿内容分为四部分。靠前部分序言主要介绍系统生物学的学科背景及一些基本概念;第二部分主要讲生物网络如代谢网络、转录调控网络、信号网络等;第三部分讲重建网络的数学表达,把生物体内的反应建成化学计量矩阵,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如研究化学计量矩阵的拓扑性质、基本子空间、右零空间、左零空间、行和列空间等;第四部分讲利用系统生物学重建网络的能力,内容涉及双因果关系、解空间、查找功能状态等。本书稿为学术专著,专业性较强。
《CD分类手册:细胞膜分化抗原的国际分类》的主要宗旨是:解说的CD分类并加以总结,对于初学者来说也能够利用。CD分类使用了许多略语,为此《CD分类手册:细胞膜分化抗原的国际分类》尽可能的将略语和原专业术语并记,在其近旁或者同-CD项内登载原专业术语,还在卷末付记了略语一览表,并尽可能的登载了日语翻译。改订CD分类手册(1995)申刊载了单克隆抗体(总数3,000)的索引和单克隆抗体的制造和贩卖者一览。此次因篇幅的关系予以删除。但是,本次CD分类手册追补版(1996)中改编了CD分类一览表,对于所有的CD收录了所有的的信息和文献索引。与改订CD分类手册(1995)结合起来阅读是的。另外,与现在的信息社会相适应还刊载了能够在因特网检索的数据库辅助序号(database accession numbers),希望能够有用。
《世界民用飞机手册》收录了世界各国正在使用、生产和研制中的民用飞机共94个型号,按座级编排。全书共爿4篇:100座以下机型、100~200座机型、200~300座机型、300座以上机型,系统地介绍了它们的研制概况、设计特徊及技术数据,特别综述了这些飞机的技术水平和性能特点,从而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民用飞机发展概貌和民机技才的发展历程及水平。《世界民用飞机手册》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数据可信、图文并茂、特点鲜明,是目前部集手册与参述于一体的性民用飞机参考书。为了读者阅读方便,书后附有名词解释、国外相关公司名录、拉丁文索引、国翕(或地区)索引、座位数索引及项目启动时间索引。 《世界民用飞机手册》可作为从事航空科研、民机生产的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查阅各种民用飞机概况、谚计特点和技术发展以及技
生物的进化是一个很复杂、很漫长的过程,无不是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这样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但是这个进化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直线上升的,而是曲折的以螺旋式上升的,它的每个循环在生物史上都是一次飞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有的动物都会随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是一个非常缓慢而渐进的过程,这在生物学上就叫做进化。李哲编写的这本《生物进化的历程》采用大事典的形式,像播放电影一样再现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时刻。
激光器在20世纪60年代的出现带来了很多研究领域的诞生,非线性光学就是其中为重要、影响为广泛和深远的一个。《非线性光学基础和应用》以介绍基本的非线性光学理论、效应和应用为主,并增加了一些新研究成果的简介和引文,特别是加入了一些非线性光学在太赫兹研究领域的应用,这些内容在《非线性光学基础和应用》的第4、5、7、9章等有所体现。《非线性光学基础和应用》共分12章。前3章是基本理论部分,分别解决光的传播问题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问题,并讨论晶体各向异性的光学性质。第4章、第5章和第6章介绍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其中第6章包括了倍频、和频、差频等重要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也包括了位相匹配技术。第8章和第9章介绍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第7章、0章、1章和2章是一些特殊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和应用。《非线性光学基础和应用》可以
台湾地区地区地理
本书详细阐述了与物理渲染相关的高效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几何形状和转换,图元和相交加速计算,颜色和辐射度,相机模型,采样和重构,反射模型,材质、纹理、体散射、光源、蒙特卡罗积分、光线传输等内容。此外,本书还提供了相应的算法、代码以及伪代码,以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相关方案的实现过程。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开发人员的自学教材和参考手册。
张亚玉著的这本《长白山人参生境图谱》分四章,分别介绍了野生人参、野山参、林下参和园参的生态环境、生长环境、护育、采挖与加工、基本特征、栽培模式等内容。 本书的出版能引起人参界同行更加重视环境、人工干预与人参品类的关系的重要性,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书总结阐述四种脂溶性、十种水溶性和十种类维生素中每一种维生素的概述、历史与发现、理化性质、产品标准与生产工艺、生理功能、人和养殖动物缺乏症、维生素来源、在饲料畜牧业的应用。检索300年来优选约150多位专家发现和探索维生素研究的历程以及19位科学家分享14项诺贝尔奖情况。抢先发售发表维生素晶体显微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