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实验技术。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性实验,介绍了一些简明且独立、可操作性强、实验结果明显、成功率高的实验方案,每个实验可在半日内完成,因此特别适用于相关专业的本科实验教学;第二部分为综合性实验,实验略微复杂,适用于有一定基础的高年级本科生实验教学;最后一部分为研究性实验,为培养学生独立科研的能力提供了更加贴近科研工作的实验方案。
本书版于1997年出版,该书获得1999年“全国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二等奖和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台湾艺轩图书出版社还在台湾和香港两地发行了繁体字版本,扩大了本教科书在港台地区的影响。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二版增加了果蝇体节发育、癌症和的发生发展等内容,删去了版中有关植物分子生物学的部分章节。新版本仍然分为10章,分别对染色体结构、DNA的复制形式与特点、DNA的转座、遗传密码的破译、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转、基因表达调控的原理、癌症与癌基因活化、免疫缺损病毒(HIV)的分子机制等重大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其中第三至九章以较大篇幅叙述了参与原核、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各种元件,探讨了DNA甲基化、蛋白质磷酸化及各种不同环境因子对基因活性和基因功能的影响,第十章则讨论了基因组学与比
本书是为了适应高等学校地质类教学改革的需要,将古生物学和地史学合编而成的新教材,全书分16章。 本教材以地质历史时期有机界、无机界的演化为主线,以阶段论、活动论的思想为指导,力求将原古生物学和地史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系统介绍了古生物学、地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在教材内容调整方面,加强了古生物学、地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简化了古生物门类和各断代地史内容,并简单介绍了地史时期有机界、无机界的重大事件和古生物地史学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 本书系统性强,内容简洁,图文配合恰当,可作为高等学校地质类院系古生物地史学教科书,也可供地学类专业的其他人员使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生物科学也正经历着激烈的变化。在这一转变中,最突出的是分子生物学渗入到各个学科之中,如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神经学、生物学、免疫学、病毒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等都几乎无一例外。因此,在高等院校各专业的研究生教学中开设分子生物学课程,作为有关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对提高研究生的业务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本书是为了适应当前研究生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它既是一本教材,又是一本专著。版已人选为“当代科技重要著作·农业领域”丛书。我们根据版在使用时发现一些问题,修订时在章节安排上做了适当地调整,对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及其表达调控的内容予以加强。在其余各章节也适当地补充了新内容,使读者能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新进展。
本书详细阐述了分子生物学之基因克隆、基因表达、PCR、基因组学等基本研究技术原理,系统介绍了基因克隆和DNA分析在基础研究、医学、农学、法医学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并且在第5版中增加了生物制药、基因治疗、基因改良作物等新的拓展。深入浅出,逻辑清晰,资料翔实,结构严谨,适合作为大专院校生物学系及农林医药工院校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供生命科学有关研究人员、企业人员、中学生物教师和有兴趣了解当代生命科学的人士阅读。
《现代分子遗传学理论与发展研究》(作者陈海伟)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收集了最近几年现代分子遗传学发展的成果,对细胞遗传的过程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做了重点介绍,全书分为基因结构与功能;RNA的加工;遗传重组等内容,《现代分子遗传学理论与发展研究》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第二代测序信息处理》几乎涵盖了 NGS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包括从头测序 (含基因组注释)、针对稀有变异检测和元基因组研 究的扩增子测序、染色 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IP—seq)、RNA测序(RNA— seq)和肿瘤体细胞变异 检测(包括单碱基替换、插入、缺失和易位)等。通 过广泛使用的一线软 件充分讨论数据分析方法,详述优工作流程(包括 部分学习指南),实用 性强、可靠性强、专业指导性强。 本书非常适用于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研究生和青 年学者。他们不仅可 以在这里了解到不同软件的详细使用方法和参数设置 ,还可以在作者提供 的软件评估和优化流程的基础上找到自身研究项目所 需的第二代测序信息 处理的很好解决方案。
目前,由于化石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人类生存对环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何开发生态协调的工艺过程和产品得到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化学合成高分子的大量生产和消费,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品质的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与传统化学工业中的合成高分子相比,生物高分子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和诱人的功能: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物质、而非石油资源,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可在控制条件下大量生产;可进行分子修饰改性。正是由于这些优良特性,生物高分子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微生物合成生物高分子的开发与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因此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对我国绿色经济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书将就微生物合成生物高分子的原理与实践展开论述,为我国微生
《分子生态学第二卷》全书分为6篇共57章。 篇至第八章为总论部分,重点论述了分子生态学在生命科学中的作用与地位、分子生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关系、分子生态学中 “分子” 的限定、生态学的层次性及相关问题。并以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基因突变与修复等为例,阐述了生物活性分子在表现其生物学功能时,必需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分子网络调控机理方可实现。 第二篇第九至第十七章为遗传分子生态学,本篇以医学、微生物、动植物等大量现代科学研究的实例说明,人们对遗传学的认识, 已从经典遗传学,发展到分子遗传学,并且已经事实上升华到遗传分子生态学。遗传信息的调控机理是分子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第三篇第十八至第二十九章为病毒分子生态学,论证了病毒分子生态学是病毒学深入发展的必然,讨论了病毒及其基因
本书精选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协和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军事医学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