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力设施,站内有变压器、电容器、高压开关、电力电缆等设备,可燃物较多,是电力火灾的高危场所。本书由电力火灾与安全防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筹)组织编写,以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为主要场景,结合燃烧理论和风险评估技术,详细介绍变电站中的火灾危险源以及各种火灾防护技术,针对电力火灾案例阐述火灾的危害及后果,最后选取典型变电站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并提出整改措施。 本书共分七章。具体包括:绪论,变电站与变电设备,燃烧、火灾与火灾防治技术,火灾风险评估与危险源辨识,电力火灾案例,变电站火灾风险评估及改进措施,变电站火灾防护技术。此外附录还附有变电站布置图及火灾风险评估体系表。
本书以300、600MW火电机组为重点,系统讲述大型自然循环锅炉、控制循环锅炉和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的运行技术、控制特点及燃烧调整方法。全书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锅炉启停过程中的安全和经济性原理,锅炉的变工况运行特性,运行参数的监督与调整,锅炉的燃烧调节及其变化,制粉系统的运行与调整,以及锅炉受热面安全的若干问题等。 本书是为适应大、中型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人员及技术管理人员的需要而编写的,其内容也可供有关电力科研部门和设计单位的工程技术工作者阅读和参考。同时,本书还可作为高等院校热能动力类专业本科学生,电力职工大学学生,函授本、专科相关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教材。
《核电厂系统及设备(第2版)》主要阐述压水堆核电厂的基本原理。以我国已运行的1GW级电功率的压水堆核电厂为背景,对压水堆核电厂总体及主要系统设备进行了论述。全书共分10章。章绪论;第2章介绍压水堆核电厂;第3章介绍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和设备;第4章介绍核岛主要辅助系统;第5章介绍专设安全设施;第6章阐述核电厂热力学基础;第7章介绍核汽轮发电机组;第8章介绍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第9章扼要介绍压水堆核电厂的正常运行;0章介绍轻水堆核电技术的发展与改进。 《核电厂系统及设备(第2版)》不仅适用于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还适用于到核电厂工作的非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员,可作为核电厂运行和技术人员培训的参考教材,作为从事核电厂设计、运行、管理及安全分析人员的参考书。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问答》以问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首先解释了相关名词并介绍了基础知识,然后分别在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IEC 61850工程应用模型、保护、对时系统、网络、故障录波器以及报文记录仪、二次安防与电磁兼容、现场试验、验收、检修安措、智能站运行、工程实例这些方面提出问题并做了回答。
本书共分九章,主要包括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概述,数字化变电站主要技术特征和架构体系,非常规互感器,IEC 61850标准综述,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系统,智能断路器系统,数字化变电站信息应用,数字化变电站的实现基础和数字化变电站应用分析等内容。 本书可供电力系统运行、设计、试验、制造、科研及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电力系统专业大学本科及研究牛参考。
《核电厂仪表与控制/压水堆核电厂操纵人员基础理论培训系列教材》主要介绍了核电厂仪表和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核电厂仪表和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特点,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知识,核电厂的核参数和过程变量的监测仪表,核电厂反应堆的控制,核电厂一、二回路过程参数和汽轮机的控制,核电厂保护系统,DCS及其在AP1000核电厂上的应用,核电厂控制室与信息系统等。 《核电厂仪表与控制/压水堆核电厂操纵人员基础理论培训系列教材》是压水堆核电厂操纵人员基础理论培训系列教材之一,也可供从事核电工程的相关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按照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结构,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主要包括:太阳与太阳能的基本知识;太阳能电池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原理、结构及制造工艺;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部件光伏蓄电池、光伏控制器、光伏逆变器以及防雷接地等的结构、原理、设计方法和技术特性;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工程应用技术。同时,从中小型光伏发电系统实际应用出发,简要介绍了太阳能、风能互补发电系统的结构、原理与应用。每章末附有相当数量的思考题与习题供教学使用,以便加深理解、巩固知识;书末适当安排的光伏发电技术基础实验供教学参考。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新能源应用技术及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光伏发电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光伏产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组成、热力系统与主要技术性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机组的试验边界与测量参数,参数测量与仪表,试验的基准参考条件与负荷状态,试验过程与操作,试验数据的整理与机组特性的计算,联合循环机组特性的修正与评定,联合循环机组性能不合格时供货商责任的划分,试验结果不确定度的分析,试验报告,验收试验的数据处理与性能计算举例。 为了使读者能够理解运行条件与机组特性的关系,更深入地掌握联合循环机组特性,书末附录中列有机组修正曲线。 本书适用于从事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设计、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热能及动力类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是作者20多年来对风能开发利用长期研究积累的成果。作者论证了风能是未来最安全的绿色清洁能源,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非并网风电直接应用于高耗能产业的“风电非并网”理论。在本书中,作者采用宏观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以长三角浅海辐射沙洲为中心、构建“中国绿色能源之都”的能源战略,其重点是培育风电机组制造与研发、海上风力发电、非并网风电直接应用于氯碱、有色金属;台炼及精深加工产业的大风电产业体系,同时开展对风能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本书的主要观点,已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采纳并写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本书对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同志也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书中内容包括:锅炉技术改造指南,汽抡机通流部分技术改造指南,汽轮机辅助系统和设备改造指南,汽轮机调节系统改造指南,汽轮发电机及附属电气设备技术改造指南,交流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改造指南,热工自动化技术改造指南,环境保护技术改造指南,火电机组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指南等9部分。 每部分的内容包括:适用范围,专业技术概况,机组运行状况,存在的问题,改造概况,改造目的和原则,改造的技术措施和改造方案。每部分后均附有内容丰富的附录。附录的内容包括相关专业标准、技术性能、性能参数、改造实例等。 本书适用于从事100MW及以上火力发电机组技术改造的技术人员,也可为从事100MW以下火力发电机组技术改造的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火力发电厂生产、运行、检修中涉及的水处理方面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原水的预处理、水的过滤和反渗透除盐、锅炉补给水除盐、凝结水处理、循环水处理、炉水处理及化学监督和制氢站系统设备。本书内容丰富,叙述条理清晰,专业知识的阐述符合现场的可操作性、可指导性和实用性,既反映当前我国火力发电厂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又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用价值。
本书以太阳能热发电站设计、运行为主线,依次讲述太阳轨迹计算、太阳辐射能、传热学基础、槽式热发电站、塔式热发电站、碟式热发电站,涉及光热电站的原理介绍、结构设计、聚光、集热、换热、蓄热等模块的参数描述。本书中理论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注重横向比较,给出了比较详细的电站设计参数,便于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连贯、系统的学习。本书可供太阳能发电专业方向的学生使用,以及作为电力设计院、电力研究院人员的参考用书。
《热力发电厂水处理》修订本仍分上、下两册出版。本册内容为发电厂机炉系统内的水处理问题,主要包括:水汽系统内部腐蚀、结垢、积盐及其防止的基本知识,锅炉水质调整处理,蒸汽污染,水汽质量监督和热化学试验等;对于锅炉的化学清洗和停用保护也作了较详细的叙述。此外,还详述了发电厂的冷却水处理和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工艺计算。 本书主要供新从事电厂水处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学习,也可作为培训专业工人的教材,并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