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力图用现代水利科学技术的观点,以历史的眼光,简要介绍中国水利科学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讴歌中国古人如大禹、管仲、李冰、贾鲁、潘季驯、靳辅、陈潢等治水、用水、管水、理水的的不朽业绩,展现丰富多彩的水利文化。又采用学科交叉的方法,从中国古代科技典籍、历史文献、考古发现、诗词典故、科学家故事等方面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水利成就,努力讲述中国古代水利科学家奋发有为的励志故事,凸显中华民族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勇敢勤劳、不畏困难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底蕴,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水利工程识图与绘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项目化教学系列教材)》是结合水利水电行业对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编写的。《水利工程识图与绘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项目化教学系列教材)》主要包括基本制图标准与技能、工程形体的表达、水利工程图和计算机绘图等四个学习型项目,每个学习项目包含若干学习型工作任务。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及成人高校水利水电类专业工程制图教材,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由胡建平、晏成明主编,刘亚莲主审。
本教材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上海市职业培训研究发展中心依据上海1+x水电工(三级)职业技能鉴定细目组织编写。教材较好地体现了本职业当前*的实用知识与操作技术,对于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掌握高级水电工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有直接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电子技术、工厂供电、电机原理、电气控制技术、电梯基本知识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为便于读者掌握本教材的重点内容,每一单元后附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书后附有知识考核模拟试卷和技能考核模拟试卷,用于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本教材可作为水电工(三级)职业培训与鉴定考核教材,也可供全国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以及本职业从业人员培训使用。
《潘家铮全集》是我国著名水工结构和水电建设专家、两院院士潘家铮先生的作品总集,包括科技著作、科技论文、科幻小说、科普文章、散文、讲话、诗歌、书信等各类作品,共计 18卷,约 1200万字,是潘家铮先生一生的智慧结晶。他的科技著作和科技论文,科学严谨、求实创新、充满智慧,反映了我国水利水电行业不断进步的科技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他的文学著作,感情丰沛、语言生动、风趣幽默。他的科幻故事,构思巧妙、想象奇特、启人遐思;他的杂文和散文,思辨清晰、立意深邃、切中要害,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这些作品对研究我国水利水电行业技术进步历程,弘扬尊重科学、锐意创新、实事求是、勇于担责的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潘家铮全集》是国家 十二五 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潘家铮全集 第八卷 工程
本书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已开展的BIM研究与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一套适合水利水电行业单位开展BIM实施工作的解决方案。全书共15章,主要内容包括BIM技术概述、水利水电设计行业BIM技术发展情况、BIM实施的4个阶段、BIM在施工和运维阶段的应用、水利水电工程BIM应用案例。
本书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材料技术规范,结合材料管理人员实际工作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管理基础知识,材料的基本性质,水泥与石灰,混凝土及砂浆,岩土材料,钢材,木材,防水材料,电气材料,耐火、防腐材料,工程标准计量等共十一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续修《河南黄河志》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是河南黄河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自2002年正式启动以来,河南黄河河务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河南黄河志编纂委员会,设立了史志年鉴编纂办公室,抽调专人从事该项工作,二于2008年圆满完成了《河南黄河志》(1984~2003)的编纂出版任务。 本届修志是继l986年部《河南黄河志》刊行出版后开展的第二届《河南黄河志》续修工作。志书上限为1984年,下限一般截至2003年(个别部分稍有前展或后延),前后20年时间。这20年也是河南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 续志内容包括三部分:续载、复载、补遗。续载是主体。复载部分,如名胜古迹、旅游资源等在上届志书的基础上有所补充。补遗,是对上届志书缺失内容进行适当的增补,时限与本书规定略有不同。 《河南黄河志》(1984~2003)的篇
MalcolmFarley编著的《无收益水量管理手册--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指南》力求通俗易懂地介绍无收益水量的概念与控制措施和IWA的漏控策略。本书共分9章。第1章介绍了全球无收益水量或漏损水量的概况。第2章至第8章论述了认识漏损:水量平衡、削减和管理无收益水的策略、提升策略的认知、认识表现漏损、认识真实漏损、认识计量分区、无收益水量管理的绩效监管。第9章是通过供水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无收益水量管理能力的案例研究。附录A~附录C分别为专业术语、利用IWA水量平衡表计算NRW的步骤和水审计检查表样例。附录D~附录I为译者根据中国实际的漏控案例撰写汇编而成,对中国的漏控管理有实际指导意义。 《无收益水量管理手册--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指南》适合供水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以及相关部门人员参考。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实用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正是全面理解和正确使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的工具书。本书由参加编制《定额标准》的专家学者结合编制定额的工作实践编写的,是财政预算管理与工程技术管理的紧密结合,符合水利工程管理和水管体制改革的要求,倾注了专家们的心血和智慧。《指南》从定额标准的编制背景、定额标准的编制思路开篇,逐次对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控导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水闸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泵站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水库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灌区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有关工程分类、维修养护目标、项目构成、维修养护工作量及定额标准的确定过程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后对定额标准的应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等进行了阐述。
本书详细介绍了水利水电施工质量检查验收的基础知识,全书共分为十二章,主要内容包括: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概述,工程等别与洪水标准,施工导流与截流,基础工程,灌浆工程,地下建筑工程,混凝土坝工程,土石坝工程,堤防工程,泵站与水闸,水闸、启闭机制造与安装,压力阀管与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等。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员使用,也可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其他技术人员、工程监理人员及质量监督人员工作时参考。
宋东辉、徐晶、宋子昀、王伟玲编写的这本《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应用技术》主要阐述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功能的设计与优化、水生态环境危机的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包括:绪论、水利工程水环境功能,水利工程生态功能,生态环境水利工程设计,水生态环境危机应急技术,共5章。 《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应用技术》可供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生态环境水利工作的相关人员学习参考。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放线快学快用》(作者《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放线快学快用》编写组)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标准规范进行编写,详细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放线的基本理论和方式方法。全书内容包括概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全站仪测量、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施工放线基本工作、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安装与附属工程测量、渠道测量、线路测量、建筑物施工变形监测、竣工测量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放线快学快用》着重于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放线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可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放线人员工作时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时参考。
本书全部采用新的规程、规范、标准和名词术语编写。所的电气图均按照新的国家标准绘制。 本书共八章,主要介绍水电站常用的新标准电气图用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及其新旧对照,水电站电气一次图识读,电气二次图编制方法以及水电站继电保护图、水电站电气二次回路图、水电站操作电源系统图、水力机组及辅助设备自动控制图,水电站电气自动装置图的识读。目的在于使广大读者能尽快提高识读新标准水电站电气图的能力和分析水平。 本书主要供水电站电气运行及检修职工阅读,或作为培训教材。也可供人事水电站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的技术人员和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四个研究报告构成,这四个报告分别展示了WWF在淡水生态系统保护、生态可持续洪水管理、流域综合管理和湿地保护四个方面的成功案例,总对了WWF在这些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可为我国明智地流域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书篇阐述了水坝和其他水利工程对世界上各主要河流及其淡水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威胁;第二篇介绍了欧洲生态可持续洪水管理的理念与做法,强调与洪水共生;第三篇系统介绍了WWF在世界各地14个流域实施流域综合管理的成功案例,总结了11条重要经验;第四篇分析了淡水保护项目对生计影响,认为淡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与扶贫是可以双赢的。 本书适合河流管理、水资源管理、生态与环境保护、流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人员、管理者和高校师生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