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对渐开线圆柱直齿、斜齿、人字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进行讨论。力求做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读者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全书共八章,*章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基础理论,第二章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第三章标准渐 开线圆柱外齿轮的根切与变位齿轮传动,第四章内啮合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第五章斜齿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第六章圆柱齿轮传动的公差,第七章齿轮用材料以及热处理,第八章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本书系统构建了计算河流动力学基本理论框架。 构建原则力求从理论上更严密、 准确性更高、 更具一般性的模型入手, 通过理论推导或经验假设得出一般性可能适度降低但计算效率更高、 应用可行性增加的模型。 全书共分 10 章。 前 4 章介绍了水沙两相流运动力学基础理论。 第 5 章至第 7 章系统介绍河流动力学数学模型的构建, 包括含沙水流运动、 河床冲淤、 河岸崩塌等数学模型构建及理论体系。 第 8 章至第 10 章分别介绍了一维、 二维和三维 (包括全三维和准三维) 河流动力学模型的具体应用。 本书可作为水利、 水电、 土木、 环境、 生态以及其他涉及河流动力的学科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有助于广大河流动力和河流生态环境研究人员提高对河流动力的认识, 从多相流体力学角度深入理解河流动力过程, 并根据具体问题提出具体假设对模
《潘家铮全集第十八卷积木山房丛稿》,主要包括《寒门琐记》《秋魂集》《积木山房诗话》《锦屏之歌》《李卓吾先生评传》。《寒门琐记》是作者个人的家族史叙述,对高祖、曾祖、祖父母、父母兄弟的追忆;《秋魂集》是作者怀念不幸罹病去世的小女儿的诗文,感人肺腑;《积木山房诗话》是作者对自己几十年诗歌研究和诗学实践的总结,对中国诗歌发展史、诗歌文体流变、诗词创作规律、诗人词人诗词风格、诗词格律以及诗词创作与时代人生的关系,都做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和总结;《锦屏之歌》是作者两赴西南参加雅砻江水电开发期间所作的诗词;《李卓吾先生评传》是一篇作者为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李贽所写的评传,并附李贽诗若干。
《潘家铮全集》是我国著名水工结构和水电建设专家、两院院士潘家铮先生的作品总集,包括科技著作、科技论文、科幻小说、科普文章、散文、讲话、诗歌、书信等各类作品,共计 18卷,约 1200万字,是潘家铮先生一生的智慧结晶。他的科技著作和科技论文,科学严谨、求实创新、充满智慧,反映了我国水利水电行业不断进步的科技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他的文学著作,感情丰沛、语言生动、风趣幽默。他的科幻故事,构思巧妙、想象奇特、启人遐思;他的杂文和散文,思辨清晰、立意深邃、切中要害,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这些作品对研究我国水利水电行业技术进步历程,弘扬尊重科学、锐意创新、实事求是、勇于担责的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潘家铮全集》是国家 十二五 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潘家铮全集 第四卷 水工
本书从水利信息化、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需要出发,以专业GIS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为主线,详细阐述了梯级水电站水文泥沙信息管理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关键技术与算法、功能设计与实现及系统应用等。本书可供从事水文泥沙、河床演变、水资源管理等软件开发研究者以及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学生阅读参考。
1 总则2 维修养护等级划分2.1 水库工程维修养护等级划分2.2 水闸工程维修养护等级划分2.3 河道堤防工程维修养护等级划分2.4 泵站工程维修养护等级划分2.5 灌区工程维修养护等级划分3 维修养护项目清单3.1 水库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清单3.2 水闸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清单3.3 河道堤防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清单3.4 泵站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清单3.5 灌区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清单 1.1 为科学合理地编制山西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预算,加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结合山西省水利工程特点和维修养护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山西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定额标准”)。1.2 定额标准适用于我省水利工程年度日常维修养护经费预算的编制和核定。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防汛、行政管理
本书是为高等学校水利类和土木类专业本科编写的教材。根据这两个专业的大纲要求,本书主要包括14章内容:绪论、水静力学、液体一元恒定总流的基本原理、量纲分析与相似原理、液流形态与水头损失、有压管道恒定流、明渠恒定流、堰流及闸孔出流、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消能与衔接、流场理论基础、渗流、河流动力学基础、有压管道非恒定流、水力学常用计算软件。各章还编有例题、思考题、习题和常用图表。为便于教学,书后还给出了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贯穿“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加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并将数学中的迭代法引入到繁杂的水力计算中。 本书可供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教育学院水利类、土木类专业师生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重点分析了澜湄流域国家、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域外国家多元参与澜湄水资源合作及其合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澜湄水资源合作多层治理机制的可行性与路径选择,目标是将中国国家利益与流域各国利益更好地结合起来,构建 以人为中心 的水资源多层治理模式,实现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为推进中国周边外交及 一带一路 建设营造更好的周边环境。
一、《中国水利年鉴》是反映中国水利事业发展和记录水利事实、汇集水利统计资料的工具书,每年编印一册。1992年刊主要收录1991年的资料和情况。 二、本《年鉴》包括11个专栏: 1.重要文献; 2.综述; 3.江河治理与开发; 4.地方水利; 5.专论; 6.科技与教育;7.国际合作与交流; 8.新闻宣传、情报、出版、学术团体与活动; 9.大事记; 10.水利统计; 11.附录。 三、在遵守“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本《年鉴》文稿实行文责自负,编辑部一般只做技术性加工。文稿的技术内容、文字、数据、保密等问题均经撰稿人所在单位部门把关审定。 四、本《年鉴》的资料数据, 除特别说明者外, 均未包括台湾省。 五、本《年鉴》采用中国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的用法遵从国家《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技术术语、专业名词、符号等力求符合规范要求或约定俗成。
本书针对我国水利专业软件研发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将水利专业软件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借助云计算这种新的基于互联网、面向大众的服务计算模式,建立面向全行业的水利专业软件云服务平台,阐述了水利专业软件云服务平台的特点、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安全保障体系、运维管理体系等,以标准化为前提,改进水利专业软件开发模式和运维管理模式,以推动水利专业软件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水利信息化和水利现代化提供技术保障和决策支撑。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是一部以条目形式总结百年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牲会科学、人文学科领域中国学人学术成果的大型工具书。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按学科分类分卷出版。各卷以学科体系为框架,分学科研究、专题研究、学术事件、学术人物、学术名著名篇、学术机构团体、学术刊物等7类条目。其中学科研究和专题研究为主体内容,占各卷的主要篇幅。 1994年7月,我社初步提出《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的出版构想,后曾多次向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术机构和高等学府的有关专家咨询,并召开多次座谈会,对选题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论证和评估,得到学界权威人士的充分肯定。1996年开始制订编纂计划,完成总体框架设计,并开始向权威专家组稿。同年,新闻出版署将本书列入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GB/T 51336—2018)的公布是我国地下结构抗震设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本书是在参阅 外大量文献和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基础上编写的,内容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地下工程发展与震害特点,地震特性与设计地震动,结构地震动力学分析基础,土的动力学特性,天然水平地层动力分析,地下结构抗震分析原则与方法,地下结构地震动力分析应用。 本书可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和工程地质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作为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地下工程抗震设计与计算方面的实用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