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防震减灾科普丛书》的第1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进行了介绍。全书共分7章:首先描述了地震的发生背景,即我们生活的地球的演化历史、内部构造以及有关大陆形成的三个假说;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地震的成因,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地震的类型加以划分;然后阐述了全球范围内和我国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分布情况;后对地震灾害及发生地震时的伴生现象进行了直观的描述。此外,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在第6章对一些常用的地震术语进行了讲解;在本书的后,选择了20世纪以来国内外的几个典型大地震呈现给读者。 本书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地震科普读物,也可供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的学生及教学人员使用。
我们人类居住的家园——地球,既是一个美丽富饶的星球,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星球。 频繁出现的旱灾、洪涝、台风、冷害、雹灾、火山、地震、滑坡、海啸、风暴潮、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等自然灾难,不断地侵扰我们的生活。人类自己的各种社会活动对自然界的作用所引发的各种人为灾难,也搅得我们烦恼不已,难以平静。 自然灾害与人类历史共始终,因而如何抵御自然灾害,将其对人类的危害减至*限度是人类所面临的为重要的课题之一。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类自然灾害的形成机理;讲述了历史上发生的令人惊心动魄的各种自然灾害;重点阐述了防范各类自然灾害的科技手段及其原理,展示出一幅幅科技防灾、减灾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地震、洪灾、火灾、车祸等突发灾害时有发生。面对灾害,很多人因缺乏自救知识而惊慌失措,错过了*自救时间,导致悲剧的发生。面对突发灾害,能否及时有效地采取自我救助措施,将会决定生命的延续与否。同时,掌握了遇险紧急救助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周围的人摆脱险情。本书是现代家庭的自救手册,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阅读。本书内容分为自然灾害篇、火场危害篇、交通事故篇、水上安全篇、日常意外篇等,增强读者的生存能力,让读者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救助他人!
迄今为止,我国在抗灾、减灾、救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每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中华民族所表现出的巨大力量是谁也无法比拟的,这种力量的源泉就是战胜一切的信念!依靠这种必胜的信念,中华民族与自然灾害进行了无数次感天动地的较量。面对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我们应该怎样沉着而有效地应对?我们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怎样做才能既保护好自己,又能挺身而出,攻克时艰? 编者编这个读本就是为了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对一些重大灾害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增强居安思危的意识,让大家从大量的案例中了解预防的常识、从经历过灾难的人们那里获取自救和互救的宝贵经验。
《地震预测预报(第2册)》为《防震减灾科普丛书》的第2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我国40多年来地震预测预报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全书共分6章:首先对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概况、基本进展和科学思路作了系统阐述;然后结合中长期预报,介绍了地震活动的规律和周期性以及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工作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的宏观异常现象,介绍了进行短临地震预报的思路和方法;在《地震预测预报(第2册)》后介绍了我国当前地震预报的现状以及地震预报背后的故事。 《地震预测预报(第2册)》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地震科普读物,也可作为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的学生及教学人员学习和工作的参考用书。
《核辐射·地震·海啸120问》选取公众感兴趣的120个问题,以问答形式,分核辐射、地震、海啸三个篇章,从基本知识、灾害预报、灾害防护等角度,向广大公众介绍相关地质灾害和核泄漏事故中防护与自救的基本方法。书中特别解答了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包括防辐射服有用吗、人体能够承受的辐射剂量是多少、辐射防护的方法有哪些、超级月亮会引起海啸吗等等,用科普知识帮助广大读者架起一面自我保护的“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