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仅综述了有关台风的一般知识,还阐述了台风形成与越赤道气流、低纬西风急流变异之间的关系。介绍了中国降水问题及影响中国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机制,给出了引发特大暴雨的流场特征——揭秘了“非亚支宏观气流系统”的存在。给出了成功预测出1996年、1998年及1999年我国特大洪涝灾害发生的秘密。
《现代除尘理论与技术》共分8章,前两章介绍了在进行颗粒污染物控制的研究与应用中所的基础和气溶胶力学基础。后6章则是根据前两章所建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讨论各种除尘方法的分离机理,阐述除尘设备的性能、构造、设计和工程应用。本书既可供设计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管理部门从事环境科学工作的科研人员和工程设计人员阅读和参考,也可作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还特别适合于作为建筑、热能、通风、空调和空气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
能态危机和生态危机已困扰人类近半个世纪,能态学称之为能态危机,已成为人类的生存危机。《广东省生态伦理丛书:能态时代》从反省近300年来的工业革命和人类现代文明,以全新的思维、理念、方法,提出破解能态危机的技术路线图。 能态学是一门将能源与生态作为统一体进行研究的新学科。能态科学与工程将阳光、空气和水作为能态工业的基础生产资料,提出醇水氢能源体系,将二氧化碳作为能源循环利用的传递介质,使固碳排氧工业成为现实。师法自然,植物型的固碳排氧工业和动物型的耗氧排碳工业相平衡的能态工业将使人类与地球和谐互动成为现实,引导世界经济走向能态经济,人类文明走向能态文明,人类与地球走向能态时代。
《环境社会学》系统阐述了环境社会学这一学科的若干核心问题,包括环境与社会、环境问题、环境意识、环境正义、环境运动、环境控制以及环境教育等,同时,对环境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范式、研究对象也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在这环境问日益突出的今天,本书的出版,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环境社会学》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环境社会学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非环境类专业环境社会学课程教材,亦可作为广大社会读者了解环境社会学基础知识的读物。
《海啸》分为4个部分,即认识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预防,自然灾害的自救和互救,自然灾害的灾后心理自助。通过多个灾害实例,叙述了每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洪涝、泥石流、滑坡、火灾、风灾、雪灾等的特点、成因和对人类及社会的危害;然后通过描述各灾害发生的前兆,介绍了这些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并针对各种灾害介绍了简单实用的自救及互救方法,最后对人们灾害创伤后的心理应激反应做了一定的分析,介绍了有关心理干预的常识。
《化工、石化及医药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书是该套系列教材中的册,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培训教材基础上,较全面地论述了化工、石化及医药行业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以及与行业特点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问题,共分三篇十三章。本书经两期化工、石化及医药行业环评技术人员高级培训班试用后,进行修改和补充,提高了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拓宽了教材涵盖的工作范围。 本书是取得化工、石化及医药行业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负责人资格的旨定培训教材,亦可供建设单位、评价单们、科研单位及其他关心环境影响评价的人士作为参考材料。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全国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围绕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两大内容展开,以突出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毕业生反馈,精选教学内容,采用新的国家标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全国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包括5个项目、21项任务,内容简洁扼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能力培养。有些任务及要求,也是常规的测量实验,对实验内容、要求及实验仪器已做详细说明,因而不必再配备相关测量实验指导书。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全国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适用面广,可作为本科、高职等学校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检测人员的参考用书。
《章动的地球(关于环境变迁的探索)》作者对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频繁发生且呈增加的趋势,深感忧虑。面对当今科学对地球环境问题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许多学说至今都在探索,笔者产生强烈的自责心和求知欲,先后研究了近代和现代自然科学和环境科学相关理论,籍此思考当前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针对地球生态问题和突发自然灾害以及海陆起源、物种起源等复杂问题,作者试图找到一种方法去填补各经典理论的裂痕。
《中国拥有世界10%以上的动植物种,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为保护这些物种资源及其栖息环境,建设和管理好自然保护区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探索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途径和模式,在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家林业局的具体指导和管理下,从1995年8月起,在中国5个省10个自然保护区实施了为期6年的"全球环境基金(英文缩写GEF)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项目内容包括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机构建设、开展人员培训、建立信息系统、进行科学研究等方面。其中开展的人员培训,不仅提高了培训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水平,同时也形成了适用于保护区管理人员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作用的培训讲义。这套讲义包括自然保护区现代管理概论、湿地管理与研究方法、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自然保护区组织管理、自然保护区巡护管理、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教育、自然保护区生物资
《次生焦虑: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社会解读》作者出生在太湖东南沿岸,历经十余年的潜心观察与思考,以社会学者的深厚功力,阐述众人关心的水污染问题,以轻松的笔调、通俗的语言,如抽丝一般,层层地分析水污染形成的社会与历史文化原因,反思当前的水污染治理策略,娓娓道来。社会学专业人员及关心水环境的人士值得一读。“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太湖流域水污染事件频发。江南还有鱼米之“香”吗?“太湖美”又到哪里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