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虫,是昆虫纲鞘翅目的统称,以约40万种的规模成为地球上最大且最成功的生物群之一,占所有动植物种类的五分之一。 大多数甲虫体形小巧、结实且紧凑,非常适合寻找食物、繁殖和躲避捕食者。它们作为食草动物、捕食者和回收者,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甲虫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生物进化的一个奇迹,它们的存在对于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本插图精美的书中,甲虫专家从甲虫的结构功能、演化等多个方面,引人入胜地介绍了甲虫的神秘生活。
《北京林业昆虫图谱(IV)膜翅目》收录了作者在调查中发现的北京膜翅目昆虫56科683种,其中102种仅鉴定到属。《北京林业昆虫图谱(IV)膜翅目》含北京新记录266种(书内用 北京* 表示),包含55个中国新记录种,1个新异名。每种均配以精美的生态图片(部分为室内图片和特征图),共1300余张(均列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北京林业昆虫图谱(IV)膜翅目》是积累北京昆虫多样性的基础性资料,也是认识北方昆虫的重要工具书。
作品由作者在东京工业大学给新生的生物学启蒙所用的讲义重新编篡而成。 演化最成功的生物是?本川达雄给出了与我们的预想截然不同的答案 无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里的昆虫,占据了所有动物种类大半的,却相对更少被大众关注。 因此作者选取了珊瑚(刺胞动物门)、昆虫(节肢动物门)、贝类(软体动物门)、海星 海参(棘皮动物门)、海鞘(脊索动物门)、四肢动物(脊椎动物亚门)这七类生物的身体作为探讨的主题,每类生物占据一章内容。 生物身体上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在这本书中作者带领读者从宏观到微观,分别探讨这七类生物身体的进化史,呈现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演化之路上不断改变自己的身体来解决生存时所面对的困境。 从海胆、海星为什么是五放射形不是6也不是7放射性形、贝壳为什么是对数螺旋开
昆虫行为学研究是近年来受各国科学家关注的一门学科,但国内对其系统研究专著极少。本书是作者们数十年野外对昆虫及其各种行为观测、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并剖析主要的昆虫行为,如昆虫的取食行为、访花传粉行为、趋光和负趋光行为、趋泥与吸水行为、聚集与迁飞行为、防卫和攻击行为、求偶与交配行为、产卵行为、社会行为、以及特殊的洞穴昆虫与行为等。本书也综述分析了昆虫行为与环境的各种关系,包括昆虫寄主、环境变化和气候变暖对昆虫行为的影响、气候与昆虫行为变化以及昆虫的行为机理等方面。同时,该书也系统分析了昆虫与人类的各种关系以及昆虫行为在各领域的应用。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调查中发现的北京双翅目昆虫68科527种,其中,83种仅鉴定到属,153个北京新记录种(其中33个中国新记录种),4个北京新记录科(其中1个中国新记录科:角蛹蝇科Aulacigastridae),2个新异名,1个新名和1个新种。每种均配以精美的生态图片(部分为室内图),共830余张(均列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本书是积累北京昆虫多样性的基础性资料,也是认识北方昆虫的重要工具书。
昆虫的物种数约占地球上已知动物物种数的2/3,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书精选了2000多张高质量原创彩色照片、3D重构图和Illustrator制图,辅以146个视频和1个可以互动的PDF文件,融合了最新研究成果,用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示了昆虫奇妙的外部形态、精巧的内部结构、纷繁的生物学特性、多样的昆虫类群,以及复杂的生存环境。这些精美的图片及其注释,兼顾了科学性、前沿性、美观性、易读性和普及性,便于专业和非专业读者都能轻松愉快地阅读理解并获得系统的昆虫学知识。
《浙江天目山昆虫实习手册》主要介绍了浙江天目山自然概况、昆虫采集和研究简史以及昆虫资源与区系特征等,昆虫学实习的基础知识,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方法等,天目山常见昆虫的鉴定,天目山昆虫常见目、科分类检索表,昆虫生态学。附录部分列举了天目山模式标本种类、保护种和常见昆虫种类。《浙江天目山昆虫实习手册》可作为昆虫野外实习教材,整体结构完整、专业理论与实用性组配适当,并附插图,既体现了课程教学的实践特色,也反映了昆虫实习学的最新技术。《浙江天目山昆虫实习手册》适合高等师范、农林院校本科生以及中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从事昆虫业余兴趣者的参考书。
《新版世界蝴蝶名录图鉴》是迄今我国记载中外蝴蝶种类*多、*全的著作。这套书共有4册,分为凤蝶总科、蛱蝶总科、灰蝶总科、弄蝶总科。一般说来,世界蝴蝶都能从本书中查出来,全书共收录世界蝴蝶17科、47亚科、1700属、15337种。它也是记载中国蝴蝶种类*全的著作,共收录中国蝴蝶12科、34亚科、443属、2233种,使我国同其他国家相比,成为世界上蝴蝶资源*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该书是蝴蝶研究、昆虫研究、生物教学、科学普及、环境保护、美术欣赏等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
《云南蝶类图志(**卷)凤蝶科》是云南省凤蝶科物种的分类图鉴,共收录凤蝶科物种85种,并从识别特征、成虫形态和亚种分布三方面对各蝶种进行描述。《云南蝶类图志(**卷)凤蝶科》每种凤蝶的雄蝶均有正、反面标本照片和雄性外生殖器解剖照,多数物种有雌蝶正、反面标本照片和雌性外生殖器解剖照;个别物种未能获得云南省内材料的,则以邻近省区或国家的标本代为展示。
本书为2023年度 出版基金项目,为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的一个系统总结。本书共收录分布于中国的胡蜂科昆虫6亚科65属388种,系 制了中国胡蜂科昆虫分亚科、分属、分种检索表,详细介绍了每种昆虫的种名、拉丁学名、测量数据、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同时提供了每种昆虫的成虫生态照片或标本照片,雄性生殖器解剖图以及地理分布图。本图鉴对昆虫学、农林行业和科普教育领域的工作人员及广大昆虫爱好者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书分昆虫标本的采集、昆虫标本的制作、标本的赏析三章,具体内括:采集用具的准备和标本的临时处置、采集方法、级台的制作方法、插针标本的制作方法、粘标本的制作方法、昆虫内脏的去除方法等。
蛾类昆虫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澳门蛾类物种资源的调查,本书描述了澳门的蛾类昆虫272种,其中包括中国新记录2种、澳门新记录191种;提供了原色生态图及标本图共计300余幅,并附有澳门蛾类名录。本书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等工作者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科普价值。
《昆虫病毒学》是病毒学高等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昆虫病毒学》共分为10章,前6章为基础理论,分别介绍了昆虫病毒学导论、昆虫病毒的分类、杆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并从昆虫免疫、病理、代谢、发育及行为等方面阐述了病毒与昆虫的相互作用;后4章着重于应用,分别介绍了家蚕及蜜蜂等有益昆虫的病毒病及其防控、病毒类生物农药及昆虫病毒表达系统等方面的应用。《昆虫病毒学》是纸数融合的新形态教材,在纸质教材中利用二维码形式融入了多种数字教学资源,方便读者进行衍生学习。
本书以栽桑养蚕的科学和技术演化为视角,从家蚕和桑树的生物学起源(神木天虫)、中国栽桑养蚕业在世界范围内一枝独秀的发展和向世界的广泛传播(漫漫丝路)、世界栽桑养蚕业分布的大流变(丝道天演),以及世界栽桑养蚕业再次回归中国并取得快速发展后的困境(凤凰涅槃)展开描述。展示了作者从科学和技术的演化中探寻栽桑养蚕业永续发展的核心基因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考。本书可以成为栽桑养蚕业及相关的从业者及学生从不同维度审视产业提供新的观点,也可成为简要了解栽桑养蚕历史的快速读本或深入研究栽桑养蚕科技史的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