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入铁凝的散文随笔四十篇,篇篇都是美文精品。全书按内容分为三辑: “唯有读书好”:文学魅力。有作者在重大文学论坛上的演讲,也有与著名评论家的对话录等,迥异的文字,诉说同一个主题:文学是人类精神的栖息地。 “人事半消磨”:怀人忆事。怀念汪曾祺、孙犁等文坛前辈,记述自己双亲日常生活中的琐趣与嗜癖,念想幼年生活过的胡同,评述人性的高贵与卑劣,等等。这些个人历程中所遇的人和事,在作者的笔下都充满深情,浸透着哲思。 “人在画中行”:品画随感。西方的经典画作、中国的民间年画等,作者都兴趣盎然,独特的视觉,精练的评述,人生需要艺术的点化,艺术演绎着人生的故事。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完成于1942年的著作,全书分十三个章节,浅明而精辟地介绍了我国文化传统中的经典作品,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亦可看作是时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的朱自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进行的系统梳理。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也是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朱先生的《经典常谈》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来对于该书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对于该书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都可以有个简明的概念。……因这本书的导引,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熟了地图跟地理志,虽然到的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叶圣陶
张爱玲拥有绚丽惊世的一生。她拥有超群的文学天赋,一生却缺少怜爱;她坚信出名趁早的人生哲学,性情却冷峻淡雅。 《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张爱玲传》用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翔实的资料,还原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世间奇女子的精彩生活,生动展现了她多姿多彩的传奇一生,让你邂逅一个真实的张爱玲。 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张爱玲是做然于世的海上花,才华横溢,惊艳文坛。她终其一生,横空出世地来,旁若无人地活,用一颗赤子之心直面世事炎凉、人间冷暖;不迎合,不媚俗,不攀附,不将就。人生短短,磨难长长,她享受过世人瞩目的荣耀,也遭受过人们的口诛笔伐。一生辗转,几多忧伤,她仍是一朵傲然于世的海上花。
《雅舍小品》主要内容简介: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茅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
《守望的距离》是作家周国平亲自编选的散文集。本书写作期间,作者生活中发生了一连串变故,因而书中偏多对于人生难题的思考,诸如生与死、爱与孤独、执著与超脱、苦难与幸福等等。事实上,这些问题是每一个热爱人生但又难免遭遇挫折的人都会面临的。也许正因为此,本书在今天仍不断获得新的知音,包括一茬一茬成长起来的可爱的青年读者。
罗兰·巴特,法国当代重要的文艺理论家。他创造性地将索绪尔的符 号学理论引入文学领域,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形成了独到的关于“ 文本”的分析方法——解构主义,对法国以至欧美的文学批评影响颇深。 他晚年写作的解构主义文本《恋人絮语》成为法国的畅销书。 本书从罗兰·巴特的几部重要著作中选译了有代表性的文论随笔和自 述文字。全书按作者最初发表的时间顺序分为“写作的零度”、“神话” 、“批评与真理”、“S/Z”、“阅读的快乐”、“自述”、“恋人絮语” 、“符号王国”、“杂录”等九辑。前八辑概括了罗兰·巴特建构自己理 论体系的探索历程,作者所采用的絮语形式和独辟蹊径的理论勇气,使这 些文字极具魅力。 “杂录”一辑收选了作者一些单篇作品,其中《埃菲尔铁塔》一文, 是其随笔作品的代表作。罗兰·巴特通过对
张晓风著的《张晓风散文精选(彩插版)/名家散文典藏》收录了张晓风创作的散文随笔作品,包括《传说中的宝石》《只因为年轻啊》《雨天的书》《初雪》《种种可爱》《你欠我一个故事》等作者创作近三十多年脍炙人口的
台湾地区地区知名作家林清玄老师散文精选,书中收录:《月到天心》《生平一瓣香》《柔软心》等62篇不同时期经典代表作品。 凡事不如看淡,本书带领读者寻找内心清净之道。在不安的世界里,只有放下执念,抛开焦虑烦恼,才能让内心回归平和,活出人生的很好时节。
《卢卡斯散文选》内容简介:卢卡斯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评论家,是兰姆之后,英国散文卓有成就的传人。他视野开阔,学识渊博,文笔机俏,底蕴浑厚,尤其善于在平凡琐事中发掘出事物的文化和社会内涵,精彩之处,令人击节。《卢卡斯散文选》从杂感、随笔、游记、作家传记与追忆等几方面精选了卢卡斯的散文代表作,共计27篇。
《百花散文书系(现代部分):巴金散文选集》收录散文作品包括:可爱的人;繁星;海上的日出;海上生明月;乡心;我的眼泪等。《百花散文书系(现代部分):巴金散文选集》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1、一本可以疗伤的诗集; 2、一本充满爱与美的诗集; 3、和这个世界*真挚的对话
本书是文学评论家南帆对“人”自身进行深入省察之后写下的专题性系列散文集。 全书分两辑,收入了17篇文章。其中,辑主要以“躯体”自身为主题,围绕人的躯体生物链、人的躯体与自身意识的关系、躯体的感觉和变幻、性等问题展开想象和讨论,叩问躯体感觉,视角独到而充满智慧;第二辑则主要讨论了躯体与生活中那些息息相关的物什、躯体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揭示了在现代文明与躯体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
大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是教科书上的伟光正符号?是新闻中开会决策的政治中心?是住行各种闹心的雾霾地标?还是金融巨富的江湖传说? 在实实在在生活在北京四十多年的老猫眼里,还有一个当下的浸泡在生活里的大城市,有太多的留人和不留人,有太多的梦想和无法满足的欲望,有太多的选择和眼高手低,所以也有太多的纠结 当然,因为人多,这里还会有各种争抢,主动的和被迫的 而对于任何一座城市,无论相处多久,我们都只是过客而已。
本书系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晚年的美学著作,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书中,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做了详尽阐释,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外国名家散文丛书:曼斯菲尔德书信日记选》内容为曼斯菲尔德不但是有世界影响的女作家,而且也深受中国读者热爱。她是个爱生活,爱大自然,有正义感的女作家。她同情弱小,憎恨强暴,在她的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她对被压迫者的深切关怀。她无论是写童心的天真、晚景的凄凉,还是写贫富的不均和妇女遭受的屈辱与欺压都能得到中国读者的理解。她的艺术造诣高深,善于用心理语言和情绪语言传达人物的感受,甚至会使中国读者感到与她作品中的人物在感情上息息相通,并忘记国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