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九年丁松青来到台湾,两年后在东南海岸的小岛兰屿做见习修士,与雅美族人度过了难忘的一年。一九七六年夏,在新竹山区的清泉天主堂任职神父,融入泰雅族人的生活,至今仍生活在那里。本书即是丁松青记录下的在兰屿、清泉两地的生活故事、心灵成长。 海岛,飞鱼,木刻小船;青山,吊桥,红砖小屋。 呼唤飞鱼的赞美歌声绕过海岸,白茫茫的山岚覆盖群山间的村落。人人相识,没有秘密。他悄悄走入这天地,走进热情又含蓄的人群,触摸他们质朴的灵魂,共享欢乐与痛苦。 “我不晓得这是否由于我是另外一个世界的访客的缘故,总之,每次到了那儿我就禁不住想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它。”
《飞鸟集》是文学巨匠泰戈尔的传世经典,由 翻译家郑振铎先生翻译,也是世界 杰出的诗集之一。该作品收录了泰戈尔300余首唯美的诗篇,诗中描写小草、流萤,落叶,飞鸟,山水,河流等事物,泰戈尔的文字富有诗意,格调清新、语言秀丽、想象奇特,散发着浓郁的抒情气息。
白落梅,执温润的笔法,继续演绎宋词里的悲欢离合。是谁在月下立雪听香?是谁在梨花细雨里等待佳人?是谁在江尾盼望夫君归?漫漫长路,相思莫相负。愿君知我心,莫和相思一并缺席在梦里。就让我们带着厮守终身的爱人,沉醉在白落梅的文字里,梦回宋朝。
故事围绕达洛维夫人筹备一个上流社会派对而展开。读者视角穿梭时间跨度,并穿插于主人公的思维与现实之间,通过对达洛维夫人一天中生活细节的描述,来塑造她一生的经历以及一战前后整个英国社会。在1997年,取材于《悦经典系列07:达洛维夫人》的同名电影由荷兰女导演玛琳?戈瑞斯(MaleenGorris)搬上银幕。
音乐大师和名满天下的作家相遇会聊些什么?就是这本小泽征尔与村上春树一起写成的,6堂关于古典音乐、关于人生的“公开课”。 从日本神奈川到东京,从美国檀香山到瑞士日内瓦湖畔,小泽征尔与村上春树在一个个暖茶与点心陪伴的午后,一边欣赏古典音乐,一边畅谈音乐、文学与人生。小泽征尔娓娓道来的传奇经历,令人感动不已;村上春树的谦恭与音乐品味,更让人深深感佩。徜徉字里行间,既能从大师的脚步中汲取人生力量,亦能从妙趣横生的对谈中享受文字之美和音乐之美。
塞居尔夫人的书信集在她的作品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夫人开始写小说时已经五十多岁了(《一头驴子的回忆录》成书于一八六0年),而她的写作才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早年养成的通信习惯,而且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写的书信,题材广泛,充满热情,从日常生活的描述到对时弊的辛辣讽刺,都是她书信的内容。她通信的对象有丈夫、子女、孙儿、孙女、密友,还有出版社的编辑……于是,在写信时,她的身份时而是一位慈祥的老祖母,时而是一位忠实的密友,时而又是一位认真的著作者……
《现在开始,与自己和平相处吧》是疗愈系女王山本文绪最抚慰人心的随笔集。 山本文绪坦诚地写下自己在获得直木奖的事业高峰时,却陷入抑郁症泥淖的生活。她从每一天的亲身经历中获知:人的敌人是自己,的朋友也是自己。所以,从现在开始,与自己和平相处吧。这样,一切都刚刚好。
“我不是来演讲的。”首次登台演讲,17岁的马尔克斯如是说。1970年《百年孤独》已大获成功,他演讲时又说:“对我而言,文学创作和登台演讲一样,都是被逼的。”198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演讲却成为他作家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是加西亚·马尔克斯2010年出版的近期新作品,收录了1944年到2007年间公开演讲的名篇,时间跨度涵盖他的文学生涯。除了对文学的眷恋与痴迷,讲稿中还充分体现出他对社会弊端、文化发展、核危机等问题的关注,以及与科塔萨尔、穆蒂斯等人的动人友情。这些讲稿,让我们第一次会倾听马尔克斯的心声,听他谈自己、谈《百年孤独》、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了。 《瓦尔登湖》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此书毫不晦涩,清澄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神往了。
《另一种乡愁》增订版 1948年7月,一位学习中文的瑞典青年,怀着一颗热爱中国文化的心,来到四川调查方言。半个世纪以后,他成了誉满全球的汉学家,用中文写下一部随笔集,诉说对第二故乡的浓浓乡愁。 马悦然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儿,他用轻松风趣的笔触记述了他在中国的往事、他与中国妻子的浪漫爱情,以及他与中国文人的友谊和对中国文学的看法。在他的笔下,尘封于卷册之中人和事蓦然间鲜活起来,在我们眼前颦笑、流连,再渐行渐远,留下满卷幽思。 《俳句一百首》增订版 汉学大师马悦然笔下的俳句,巧思精构,又充满了天真与童趣。他不拘格律,运用日常口语,写燕子,写瓢虫,写雪人,跟李白对话,向蒲松龄提问,同金圣叹发感慨,活泼而风趣,以游戏式的幽默洒脱,读者进入尔汝群物、物我互置的美妙诗境。 《俳句一百首》
《火焰的喷泉(茨维塔耶娃书信选)》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的书信选集。茨维作者塔耶娃不仅以诗歌名世,其散文及书信创作也别有异彩,在俄国散文史上堪称戛戛独造,即使置之于世界文坛,也别具一格。茨维塔耶娃的散文成就仅次于诗歌创作。她的近四十篇随笔,逾千通函件,十来篇充满睿见的文论和作家评论,都是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火焰的喷泉(茨维塔耶娃书信选)》是茨维塔耶娃的散文,一如其诗,跳跃性极强,意象纷至沓来,令人应接不暇。与其说诗人在写散文,不如说是用散文写诗。
这里我们选印了一些高更的作品,一部分是高更在写作本书时信手绘画的草图,附在他的文字笔记之后,十分珍贵;一部分是本书在高更自费出版时,因经费有限,没收入的原本计划的插图,今天我们的收进,弥补了这个遗憾;还有一部分是高更的一些的油画作品,可了解这位艺术大师的作品风貌。 狂野心灵,探险在波里尼西亚群岛上,娶大溪地美丽的土女为姜,在迎风的海岛上终老,摆脱西方文明,追索生命的热情何在?画布,是艺术的天堂,蛮荒,是生命的乐园。 本书是心灵丛书中的一册,由画家保罗·高更所著,在这部书中作者以其独特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其狂野的心灵,以及在波里尼西亚群岛上追求艺术的经历,颇值得一读。
本书共收文十四篇,是作者归化日本之后所作的文字,其中部分发表于日本《文艺春秋》杂志,后以《日本与日本人》出版,补上散见于其他书刊的作品数篇,结集成书。
日本女作家、直木奖得主角田光代旅行随笔,收录作者十年间、旅行三十三国的随感点滴,描述在年龄、地点和季节偶然相遇中发生的故事,体会沿途有温度的生活风景。
本书出自英加幽默名家杰罗姆之手,这位“懒人”思想家善于从“懒人”的视角静观众生世相。平谈的生活细节一进入他的文章,就会生趣盎然,洞见立现。本书所选21篇小品文,有9篇出自杰罗姆的《懒人懒思录》、4篇选自《续懒人懒思录》,另有8篇来自《1905年懒思录》。在这些文章中杰罗姆经幽默冷峻的笔触展现了19世纪英格兰的社会风貌。“满纸嬉笑言,一把感伤泪”,他是世间真正的聪明之人,大隐隐于市,在喧哗闹市之中冷眼旁观,嬉笑漫讽,他以一颗细腻多感的心观察着世间万象,再以幽默睿智的笔触描绘于纸端,任世人评说。
一对没有正式结婚的佳偶,经历了撼人心扉的“世纪之恋”。雨果对爱情的定义是“我忧愁时想你,就像冬季里让人们想念太阳;我快乐时想你,就像炎炎阳光下人们想念荫凉。”他还说:“爱情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爱情是一座矿山,其中处处是无价的珠宝”。雨果笔下字字珠矶,妙语连篇,令人赞叹之余,回味不已。 本书除个别无实质意义的书信外,基本如数译出。其中,部分是218封书信;第二部分是雨果在朱丽叶特专门准备的爱情周年纪念册上的留言;第三部分是附录信件。几乎可以说,雨果的每一封信都是充满诗意的优美散文。其中十余封信就是以诗的形式献给情人的。他的书信加上他在“爱情周年纪念册”上的留言,可以说是一首完整的爱的颂歌,一部爱情的交响曲。
兰姆的散文早已成为经典。这经典中都写了些什么呢?什么都写,涉及人生与社会的各个方面:读书、论画、说牌、叙旧、怀古、言情、修传、拾轶——总之,社会百般无所不谈。但其精彩还不在其题材和内容,而在他在这些题材和内容里发掘了赋予了新的意义。他作品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高度个性化的吐属中包含了众多不同的声音,清浅通俗的表达中伴随着凝重文雅的情调,亲切易解的文句中而兼具着古香古色的气氛,日常现实的题材中凝聚着传统与文化的积淀,民俗与历史的联想,诗情与画意的沾润,因而比一般文人笔下的东西丰富得多,具有了多方面的广阔与厚度。 本文是一件多彩衣,一具百宝箱,一座众生相的活画廓和一部最迷人心魂的有趣的散文集。
新井一二三写文章,历来要通过生活中的小事、 小故事去打开展望世界文明的视角。这本《你所不知 道的日本名词故事(精)》收录的文章,通过一个个 具体的日本名词来解读日本文化,谈及日本人的饮食 生活、日本人的世界观、日本的人物、日本的男女关 系、日本的社会风气等。每篇文章谈的都是也许别人 以为不足为道的小事情,却能给读者提供事先想象不 到的视角,看完整本《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 时,会有一个跟原先稍微不一样的日本观。
《重点所在》延续了桑塔格一贯的敏锐和视角的多元,在她这本的论文集中,她的目光投向了现当代的重要诗人、作家、戏剧家、舞蹈家,以及各种类型的艺术、文学形式,由于其独特的敏锐性,使得她的文章的意义不局限在某个领域,透过文章本身,我们看到永恒的人性,永恒的正义感,永恒的批判精神、永恒的激情以及永恒的冷静。
无论你是在家中的厨房望向窗外,还是你出门遛狗散步路边,自然都在你身边等待着你去发现。 继《笔记大自然》之后,莱斯利分享了她二十五年来的珍贵心灵悟语,邀请大家一起体验与自然同行的愉悦,感受自然给予灵魂深处带来的悸动。对于渴望亲近自然的人来说,她的日记中朴实的话语,随性的涂鸦无一不刺激着我们赶快行动起来,提起画笔快快打造属于我们自己大自然笔记。 《新笔记大自然》会打开你的视野,让你看到许多你不曾留意的细微之处——路边雀跃啄食中的小鸟,窗前追逐嬉戏的松鼠,或雨过天晴树叶上晶莹欲滴的水珠。正如莱斯利能发现这一切美妙的瞬间那样,你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自然的闪光之处。
《瓦砾中的幸福》是渡边淳一最有名的励志随笔集,记录了一段特殊时期里一双特殊的眼睛看到的一切、心中想到的一切,无不令人振奋!二战之后,城市化为瓦砾,粮食严重短缺,还是小学生的渡边淳一饿过肚子、摆过地摊,还长途跋涉为家人从黑市买粮食。然而,日本从绝望的深渊中,迅速实现了戏剧性的复兴和高度的经济增长。是什么带来了这一切? “活下去”并非一句漂亮话。切身体会到这一点,才能重新站起来。将绝望变成希望,接受所有的一切,向前迈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