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堪称中国古典艺术的巅峰时期。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宋朝的书法、绘画、瓷器、乐舞、建筑等各类艺术形式的魅力,通过艺术品去讲述宋人的艺术追求,展现宋代独有的艺术风格,带领读者重温大宋风雅。
大明几百年间,艺术名家辈出,艺术成就斐然,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以细腻优美的笔触介绍了明朝的书法、绘画、戏曲、服饰、家具、建筑、雕塑等各类艺术的魅力,图文并茂地重现了大明艺术风华,带领读者认识多彩大明,见证大明艺术的活力与光彩,在大明艺术之美中获得内心的愉悦与宁静。
大唐风采,润泽古今,惊艳千年。本书首先回顾了大唐艺术发展的繁荣景象,然后重点介绍了陶瓷、乐舞、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充分展现了唐代艺术珍品的魅力,再现盛唐风貌,带领读者领略唐人包容开放的审美观念,感悟雄浑开阔、绚丽璀璨的大唐气象。
构图究竟有多重要? 无论是写实还是抽象,是静物还是风景,所有很好的画作都具有相同的特点:成功的构图。如果缺少这个特点,就算是再吸引人的绘画主题,在画面上也只能呈现出平淡无奇的效果。 本书作者伊恩·罗伯茨结合他40余年的绘画以及教学经验,提供了一系列便于实践的方法,将绘画过程中这个关键步骤的秘诀传授给你,助你快速有效地设计出色的构图。通过本书,你将掌握许多构图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技巧,学会运用比例、形状、色彩、明暗创造画面的动感、韵律、和谐,打造出引人入胜的画面效果。本书将带领你一起探索作为艺术家的真正潜能,很终得以轻松自信地绘制出任何主题的画作,享受绘画创作带来的愉悦。
《中国色:手艺里的中国色彩美学》是一本以中国传统手艺人的工作以及他们的生活为内容的访谈录以及关于他们手艺里的色彩美学的合集。全书由民艺研究者和独立设计师联袂打造,按照色系进行章节安排,在每个色系中,挑选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色彩。在这些色彩背后,是中国手艺人的历史,或引人注目,或举足轻重,或令人震惊。旨在解读中国传统色的源流和美学特征,让传统色彩走进日常生活,让读者读懂中国传统手艺的美学精髓与精神内核。
本书是解读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的艺术普及读物,共九大章节,主要讲述这两种风格的诞生与渊源,解析代表艺术家与作品、艺术风格的表现特色。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在16—18世纪流行于欧洲,在西方美术 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巴洛克艺术整体注重气势宏伟,艺术家在追求空间感和立体感的基础上, 加注重想象力以及画面的 与动感。洛可可艺术造型多以曲线为主,色调淡雅,拥有女性甜美、高雅、精致的特点。这两种 迭的艺术风格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都为西方艺术史增添了光彩的一笔,也对后世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以图说形式诠释这两个时期不同的历史背景以及代表艺术家、代表作品,向读者展现这两种流派的艺术魅力。
本书是美国当代杰出的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迈克尔·弗雷德的艺术评论文集。他的艺术批评构成了晚期现代主义的核心文本,包括为“三位美国画家展”所写的雄心勃勃的导论,初步反思极简主义的《形状之为形式》,代表其批评的《莫里斯·路易斯》,以及划时代的《艺术与物性》。这些论文不仅确立了理解盛期和晚期现代主义的基本术语,而且也开启了批判美国极简主义艺术的大门,直到今天它们仍在激发人们关于视觉艺术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论战。
本书是张继刚在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学堂”的讲课资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分为《绝处逢生》、《“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经典参照》、《起手就在上》、《寻找原点》、《上能站几个人》六部分。结合作者创作的许多艺术案例,较系统了阐述了作者的艺术理论。
“不可错过”系列是一套介于石窟导览性质的丛书,包括云冈、克孜尔、莫高窟、麦积山、龙门等石窟。特点是针对不同的石窟,划分出“不可错过”的具体景点,让读者一目了然。同时采用小开本、轻型纸, 实用性,让观者随时能 快了解到每一洞窟的“不可错过”。 本系列虽涉及有关 的图文内容,但均以艺术的角度出发,突出其艺术价值。 本书为“不可错过”丛书中的一册,依次介绍云冈的开凿历史以及1-41窟的洞窟菁华。在介绍洞窟时,又将每一窟中“不可错过”的看点做单独说明,让读者不错过云冈的每一寸风景。
本书是法国纸艺大师让- 夏尔·特雷比“纸的艺术”系列的第三部,以600余幅彩色插图和实景照片,梳理了立体书800年的发展史与现状。作者汇集了 84位传统立体书大师、当代先锋立体书艺术家和纸艺工程师的200部作品,通过丰富的参考文献和比较研究,从他们的作品、著作、访谈录等角度切入,深入分析了立体书的历史、理念、新兴技术材料和趋势,让广大手工书爱好者在书中了解立体书的奇妙世界。随书附赠10个可以组装的立体书样板,供纸艺爱好者亲手实践。
本书共分为入门篇、出门篇、实战篇共三篇, 主要内容包括: 说南红、识南红、新老南红的辨别、南红的挑选原则: “红糯细润匀”、南红的伪冒品等。
“形式语言”是艺术设计的本体性表现要素,也是设计基础教学的核心内容。艺术设计经过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数字化技术、多元设计潮流等发展阶段,出现了综合性、交叉性、多元性、边缘性的样式,其形式语言已大大突破了原有的语法规则,不断翻新着系谱与关键词。长期以来,设计教育中的形式训练,大多以图案、构成及小范围局部的改良与实验方式进行,存在诸多问题与弊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名师经典课程教材丛书(设计卷·基础教学分卷)·新理念设计基础教材:形式语言》的编写,着眼于设计基础教学的实验,进行新视域中的形式语言的整合,对于同类课程具有教学实施的价值。可以选择其中若干课题进行再次排编运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发展以便于操作。
拜占庭艺术风格十分经典并流传至今,其帝国在历 持续了一千多年,地处欧、亚、非三大洲接壤处,是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其传统深深影响了东欧及俄罗斯部分地区的文化风俗,其文明也为人类文明和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艺术的史学读物,全书划分为五大部分,采用了图说方式向读者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历史文化、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等内容。 在文化上,希腊和西亚的文化对拜占庭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从希腊文化中获得了对人的形象的关注,比如特有的比例感和美感,整体较为典雅美观;也从西亚文化那里吸收了豪华和恢宏的气质,正是在这期间,拜占庭帝国确立了自己的美学思想,完善了伟大的建筑体系,并且传播了自身的艺术风格。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既能学习拜占庭艺术文化历史,了解拜占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