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系统介绍恐怖艺术这一大众文化领域的书籍,从艺术史的角度,以人们所熟知的超自然小说中的形象入手,细数这些形象在电影海报和书籍插画等艺术形式中的来龙去脉。全书收录了近600幅大师级艺术家的作品,形式上从早期的雕刻版画,到书衣、书籍插图、通俗杂志、电影海报、漫画书、原创画作,再到今天艺术家工作的数字化领域。内容上共分为十个章节:吸血鬼、木乃伊、弗兰肯斯坦、狼人、幽灵、杀人狂、女巫、史前怪物、外星侵略者……你所能想象到的以及想不到的全都囊括其中。艺术家们都以人类心灵zui原始的感触为创作动力,对恐怖艺术这一独特而迷人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吸血鬼题材电影《诺斯费拉图》到人尽皆知的德古拉伯爵,从《沉默的羔羊》里的汉尼拔到臭名昭著的开膛手杰克,从巨兽电影《金刚》到史诗般的《哥斯
本书通过古琴家李仲唐先生的亲身经历及见闻,反映了我国古琴界从50年代以来众多的人和事,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此类书十分少见,有填补空缺的意义。
《荣宝瑰梦》内容包括:琉璃厂文化街、走进荣宝斋、 侯恺同志 、荣宝斋的门面、匾额和题词、齐白石拍电影与木版水印、雅事集群贤,荣光扬众彩、荣宝斋的 门票 、古画临摹的辉煌成绩、 我陈毅是很感谢荣宝斋的! 等。
本书是继《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之后,巫鸿先生在三联书店推出的第二部学术论文集,侧重考察中国美术中特有的“时空”观念,以及它在不同媒材的图像中的表现和释读。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时空的形象;中编:观念的再现;下编:图像的释读,所收1992—2007文章15篇,考查对象包括建筑、明器、拓片、画屏、卷轴、册页、摄影等多种形式。与常见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不同,这些论文没有局限于孤立的门类和史实,而是竭力为这些现象找到自己的传统和脉络,并赋予其宽阔的视野,使阐释更具启发性。这些文章是对《文集》提出“礼仪美术”概念的完善与补充,从而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认识中国美术的独特传统。
《画出来的箴言:艺术理论的现代臆造》批判了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某些虚伪可笑的现象:艺术被功利化,被用来欺蒙大众;富人们追求现代艺术只是赶时髦;艺术只是“图解文本”、臆造理论;艺术家被评论家的“一字箴言”牵着鼻子走……现代艺术领域被沃尔夫形容为一个自我陶醉、脱离大众的“文化村”。 沃尔夫的观点和评判是毫不客气的,他不愿遵守艺术界的陈规陋习,不用奉承和逢迎、委曲求全,敢于对发难,毕加索、沃霍尔、罗森博格等人在他的文字中“原形毕露”,读来有趣而深刻,令人莞尔而又引人思索。 本书是一部成熟之作,沃尔夫在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上都已经成型,《纽约时报》称赞本书“也许是沃尔夫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社会批评之作”。
《北京全国美术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收录了全国各地不同院校美术学博士生论文集,内容包括:方法作为政治:从微观解构到宏大叙事——反思当代艺术史写作的方法及观念、抽象主义理论中的悖论及其根源、图像的缺失与艺术史事件的建构——“圣像毁坏”对西方艺术史的启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