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博物馆只能带一本书,那么就带这一本。《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典雅易懂,极尽绚丽,用情感而非技术来解读世界名作,能深切感受到作品里细微的情绪色彩,是一本品鉴美术作品的入门之作。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中感受到艺术之美,有人通过这本书欣赏世界,有人通过这本书寻找本心。 傅雷先生站在中西文化之间,以他极富个人情趣的艺术领悟,没有断裂和沟痕地一以贯之,授人以美慧而无虚浮之心。每一名作得以与哲学、文学、音乐、历史以及社会、政治、经济融会贯通,以这个高度分析作品,讲得引人人胜。在图片完整的基础上,结合傅雷讲解顺序,并增添“附录-名画列表”,便于读者在阅读时进行画作信息的索引。并在本书最后做了一个图解拉页,内容全面且有趣。
《东方美术论》为日本东洋美术史家和美术批评家金原省吾的著作。分四个章节来论述中国和日本的美术。其中东洋的美一章中具体介绍了深简、线条、寂寞、画类、清气、用笔、气韵、正形、立意、粗密、墨法等。
水彩画取中国画之笔含蓄简约、西洋画之色饱和宽广,兼容中西绘画观念之自然交融。以水为脉、以彩为体、以神为本、以情为境,空灵薄透、朦胧飘逸。在诸画种中她是最浪漫、最自由、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艺术语言。
西班牙,一听到这个名字,人们就会与剽悍的斗牛士、奔放欢快的舞蹈联系在一起,也会想到阿尔塔米拉洞窟里1日石器时代的壁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2001年8月份公布的材料表明:当今,西班牙是“世界遗产”数目最多的国家,共有36处之多,位居世界。这个事实说明,西班牙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西班牙的印象主义油画家,帕勃洛·毕加索和他多变的艺术,霍安·米罗多彩的梦幻创作……本书都将给您娓娓道来。
这是罗杰?弗莱对塞尚艺术的经典研究,初版于1927年,它清晰,敏锐,具有高度的原创性,现在已被公认为这一领域的典范之作。弗莱本人就是一位画家,他拒绝当时流行的批评模式,提出形式而非内容才是艺术最基本的表达元素。塞尚的作品最切合弗莱的理想——对自然的一切方面赋予形式的表达。在此书中,弗莱既努力探究塞尚艺术风格的发展进程,同时也精密细致地推敲个别作品的内在构造机制。其结果是一部文采斐然、生动活泼的书,对画家和学习绘画的学生而言它拥有技法方面的价值,它还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种充满真知灼见的洞察,展示了塞尚艺术不可思议的魅力。弗莱的生前至友弗吉妮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认为此书是弗莱最伟大的作品。
《春节》是一部为国人量身打造的传统节日知识读本。春节历史悠久,节俗丰富,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本书中,作者以一年的轮回为切入点,深度剖析了作为中国节俗中最重要节点的春节所蕴含的时间观念;讲述了春节在其三
《黑白画理》文字近十万,图例超千余,它从美学的角度概述了绘画的艺术形式、形式的深刻意义、形式美的价值、形式的规律及原则,形式美的诸多表现形式及内构因素等。它包容了绘画艺术的画理。在这里也凝结着几十年间,作为画家的王弘力先生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实践中,最真切、最实在、最丰硕的经验。这一千余图例全面地向我们展示了作为黑白画的艺术语言的魅力,它的容量和表现力,并以它的丰富多采而大大地扩展了*艺术视野和艺术的想象力。
龙凤,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永远不会陈旧的装饰形象。《中国龙凤艺术》紧贴广大读者的需求心理,从传统中走出新路,以简洁生动的文笔,精美诱人的I蛩稿,分七个章节,讲述了龙凤的历代演变和艺术特色,龙凤的种类、形式和常见绘画方法以及它们的装饰运用。并从实用的角度,节录了700余幅有艺术价值的龙凤图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编绘者创作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图。
这是一部题画小品的书法作品集,是作者为自己的画所作的题款。书法是作者本行,质朴厚重,气息高古,自然能见出多年来积淀的功力,而这些题画诗与题画语或抒性灵,或论艺术,或品山水,三言两语、五字四句就把画图激活,引升人气,心留天趣,要言不烦,点到为止,独出机杼。比如题电话:“传遍千言万语,没有一句话是自己的。”题自行车:“偏爱直脊蹬永久,不喜弯腰爬皇冠。”又如“闹市多是过客,山中才养神仙”,“面壁隐人少,名家大师多。”此类对世相的观察,没有较劲使力,只是世事洞明之后的超脱,任意翻开一页,都能有所领会
本书用随笔化的笔法书写艺术,对画作的美学价值及历史价值进行剖析,引领我们赏析浑厚大气的长卷风景——解读画卷中的深刻隐喻,娓娓道尽一条河流在历史中的故事,以及画卷背后独特的美学和中华文明史。《清明上河图》是中国艺术史绕不开的一张画,可是人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去挖掘它的历史文献价值、民俗价值,这张画能够被肉眼看到的部分已经被显微镜反复扫描了无数遍。而郑轶写的,是那张“看不见”的《清明上河图》,层层剥开那些画面上喧嚣浮华,去找到隐藏于其中的那张“地图”——“成为人的艺术”。
在整个东方绘画审美系统中,中国绘画非常具有代表性。在东方众多民族和地区的绘画中,中国绘画是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且至今仍非常有影响和活力的绘画样式。在东西两大绘画审美文化系统中,中国绘画非常能代表东方绘画的审美特性。
陈运权、汪惠君编著的《宋人花鸟小品》侧重于宋画花鸟画的展示,选取 有代表性的花鸟画画作,赠送白描画稿。 它既满足普通国画爱好者欣赏,也能作为国画爱好者的参考和临摹范本。内容配有宋画赏析,让大众 了解宋画,并提高审美,达到 高的欣赏水平。
《志铭拓本精品研究手稿(原大全彩珍藏版共5册)(精)》5卷,内容为新发现的石碑拓片(墓志铭),书体隶、楷为主,书风有欧阳询、褚遂良、唐隸、钟繇小楷等;书写者身份有士族大夫、得道高僧等。 这些拓片属于 一级文物,初步推断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作者从历史地理及当时的政治制度、哲学思想等角度对墓志主人家族谱系及谱史进行研究,对志铭之辞用典用韵、经学思想等多方面所阐发的传统国学微意,具有很高的文史价值,是一套值得研究、欣赏、学习和收藏的书法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