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家作品选粹:莫奈(2013年版)》为画家莫奈作品集。莫奈是印象派代表性的画家,开创了现代绘画的先河。他画作数量惊人。他的作品画出不同的光景气氛,显出光与色的高明度及鲜明感,交织成光与色彩的华丽交响诗,创作出印象派的之作。
虽然一些专业书上把学油画形容得困难重重,但是事实上未必如此。马克?威灵布林克、玛丽?威灵布林克著沈佳楠译的《从零开始学油画》一书展示了循序渐进、简单易懂的学习步骤,不会让你感到望而却步、也无需具备绘画经验,就能够轻松绘画,快乐收获。本书针对绘画初学者的需求,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容,包括根据色彩与构图的主要原理来挑选画笔、准备调色板,通过积极引导的教学方法,让你从下笔的靠前刻起就信心十足! 你将学会如何保持风景画中的鲜亮颜色,了解使用水溶性油画颜料的好处,掌握改变构图的简易方法以及得到其他专业建议,让你在进一步认识油画的同时开始一段美好的作画时光。
李晓刚,1982年《微山湖》入选全军美展,1984年《1949年春》入选第6届全国美展,1986年《冻河》入选第三届国际艺苑油画展,1988年《泸洲湖的传说》入选届全国油画展,被选作《首届中国油画展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封面,1990年蛋彩画《少女》获东京上野森林美术馆银奖,2000年由日本丹波市立美术馆主办“李晓刚蛋彩绘画展望展”,2001年油画《石榴》获东京都美术馆第七十七届白日会佳作奖,同年油画《编绳》入选日本OSAKA第10届国际现代造型大奖,2002年为日本建筑家高口恭行先生没汁的现代建筑《三千佛堂》内堂创作大壁画《雪山弥陀三尊图》10x25米。同年混合技法《蚀》入选第4届佛罗伦萨雪粱舍奖展,2003年混合技法《残照》获东京都美术馆第七十九幅白日展白日奖,2004年混合技法《息》获东京都美术馆第八十届白日展TOMITA奖,2005年油画《人·鸟》入
凡·高(1853~1890年)是一位天才型的画家,他与拉斐尔一样,去世时才三十七岁。凡·高的画家生涯没有超过十年,但这位孤独、无比热情的艺术家,留下大约八百五十件油画,和几乎同数目的素描。曾在凡·高画中出现的嘉塞医生说过:“凡·高的爱,凡·高的天才,凡·高所创造的的美,永远存在,丰富着我们的世界。” 本书以梵高200多张代表性的油画作品,娓娓述说了他的“生涯和艺术”,另外还有100多张“素描及水彩作品欣赏”。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在一个阳光的午后,他打开这些画册,在萨夫拉索夫、列维坦、希施金等人的作品里畅游,并借助文字,去目睹大自然的美丽姿态和变化,感知大自然的神秘力量和内在魅力。然后他写下这组艺术随笔,从这些充满自然纯真的画中重新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油画风景写生》以训练对色彩的观察和表现为核心,引导学习者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及相应的表达方法,真切地感受自然,领会各种物象在广阔空间中的联系与变化,详细介绍了油画风景的色调,构成因素,构图,用笔和着色与具体写生步骤,使学习者通过引导走上色彩绘画之路。作者毛岱宗先生是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中国油画协会理事。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但油画艺术的创新在西方早已被宣告终结。在今天的中国,油画艺术似乎方兴未艾,但其基本语言形式仍是西方的延续和翻版。中国油画创新之难同样是业内的共识,几代中国油画家中,尝试用中国艺术之精华变异西方油画者不乏其人,但成功的不多。近年来,刘文进的创新之作为油画走出创新困境做出了贡献。 刘文进近期的油画可以用一个独特的中国美学概念——意象来概括,可以称之为意象油画。他的意象油画理念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的不少写实作品已经融入了意象性的艺术元素。他这批新作具有中国绘画“似与不似”的艺术特质,达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合而为一的“不似之似是真似”的中国艺术的高境界。他独创的这种意象油画作画方法更接近于中国画而非传统写实油画,这使他获得了极大的创作自
夏俊娜是近年来在中国油画坛上升起的一颗耀眼的新星,她以独特的浪漫主义的绘画语言引起美术界的关注,尤其是研习油画的青年学子更是对她的表现风格有所偏爱。 她的作品极为美丽,甚至充满着一种异国情调,使人联想起那些典雅的古希腊少女。夏俊娜在孜孜不倦地描绘美丽少女的同时,似乎总是将她们置于现实的场景之外,即便是富丽的光芒,也来自那些无名的花草,原本平常的场景,却被安排得情趣盎然。她把自己圈定在一个较为恬静的空间里,无意纠缠时尚的观念,独享一种快乐明朗的绘画。这就是夏俊娜作品给人的印象。的确,有不少人羡慕夏俊娜这种单纯而又富丽的绘画风格。而事实上,夏俊娜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当自己的创作阶段。她把画画看作是一种很快乐的事情,从未想过画一张要产生什么影响的作品,只是特别想画画,而且不停地在画
《美术实验教学丛书·移花接木:油画实验教学》历来重视基础教学,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研究方向由针对单一的古典油画技法逐渐扩大到进行坦培拉绘画、聚合材料绘画、拼贴、综合材料绘画等多个方面,加上不断完善的实验室设备,材料实验课程成为油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书试图以一个画家的视点及作品,记录由108位代表性人物组成的当今中国真实而又荒谬、前进而又撕裂、精彩而又复杂的传奇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我们看到了太多人性的尊严也看到灵魂的丑恶,看到知识分子挺直的脊梁也看到了一些人民公仆的塌方式腐败,看到小康生活的美好也看到道德无底的溃败……
凡·高(1853~1890年)是一位天才型的画家,他与拉斐尔一样,去世时才三十七岁。凡·高的画家生涯没有超过十年,但这位孤独、无比热情的艺术家,留下大约八百五十件油画,和几乎同数目的素描。曾在凡·高画中出现的嘉塞医生说过:“凡·高的爱,凡·高的天才,凡·高所创造的的美,永远存在,丰富着我们的世界。” 本书以梵高200多张代表性的油画作品,娓娓述说了他的“生涯和艺术”,另外还有100多张“素描及水彩作品欣赏”。
美术创作教学一直是艺术学院教学的重中之重,被视为检验学生综合能力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国各艺术院校对美术创作教学都非常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纷纷给予调整,以适应当代美术创作教学的需要。同时也要看到关于美术创作教学的各种观点主张,一直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变化着。艺术创作如何搞、怎样才能立足传统,放眼当代,是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的。 在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上,由传统的对生活体验记录呈现的单一结果转换为注重体验,注重过程。强调再现生活不是艺术的惟一目的等。 在艺术创作形式的关系上,随着后现代艺术的兴起,艺术的形式语言也逐渐开放和多元化,各种风格样式在一个新的高度上被重新洗牌、重组,赋予形式以新的意义。
《谷钢油画风景写生》为谷钢油画风景写生集,供广大风景油画爱好者学习、欣赏。尽管我们处于观念意识,科学技术不端更新的时代,但写生依然是油画家嘴紧闭的创作手段,他的艺术魅力和价值不回减弱,时代将注入这个传统形式以新的生机。
《爱莲说》是画家西茜个人风格的油画文集。她以独特的画笔和视角呈现出更具个性的写实与超现实结合的画作,多年的创作生活让这个20出头的女孩对生活和艺术有了有别于同龄人的感悟。细腻、真挚、专注,而且绝不重复,如果你喜欢这个有性格的女画家,那么本书会成为你的挚爱。
《亚麻布上的秘密时光》讲述了:在画室里绘制一幅油画,于孤独与寂静中体味思维的流动与停滞。通过在画幅上渐渐将其掩埋的行为,一张画变得起来,从亚麻布中渗出的松节油的气味,将画家遮蔽在画室的情节与故事之中。
这是俄罗斯油画名家名作临慕范本,册子中包括了世界上一些名画,主要有女贵族莫罗佐娃、攻陷雪城、缅希科夫在别留佐夫村、女贵族莫罗佐娃头像、斯杰潘·拉辛、苏沃罗夫越过阿尔卑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