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非闇先生是我国当代工笔花鸟画的代表性画家。本书是画家对自己学习工笔花鸟画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并对中国花鸟画的源流,以及养花养鸟、绘画工具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大师夫子自道式的朴素表达,相信对于花鸟画的爱好者,乃至年轻的画家,都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源远流长的中国画史,形成了浩瀚宏大的审美体系,以中国独有的宣纸、墨笔为材料,以书写为手段的中国画,抒情达意,以形写神为宗旨,让高度概括的笔墨语言成为传达交流的媒介。这一一神奇的表现手段形成中国特有的绘画语言。一幅好的中国画作品,散发着独到的视觉冲击,使你不得不驻足品味,令人在感悟中体会其内涵,而且使其产生回味和联想。国画的笔墨是艺术语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依物写神的生命体,讲究的就是高度提炼,不但笔墨自身具有阴阳顿挫、轻重缓急、干湿浓淡的形式美,而且还有着灵动自然、贯通运笔、以形写神的语言表达功能。受老庄哲学影响,中国绘画以抒发心中之意气为主要追求,其作品多重表现,不唯刻画,以现自然之陛,力达内涵之神。依据画者的主观意象,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象,将其有序组织安排,以绘画形式
《画境——雷苗工笔花鸟画探微》为画境丛书中的一本,主要内容为雷苗近年力作,包括其独具品味的绘画过程,随后是多幅完整作品,每幅作品附上3-4个高清的局部,以便读者研习其工笔画的精微之处。
翻开中国古代画论,值得一读的无一不是画家所写的心得和体会,是绘画实践经验的总结。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写出了《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提出了“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论点。盛唐山水画家王维的《山水决》、《山水论》提出了“意在笔先”、“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的创作方法。唐韩赣画马,认为“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的“以马为师”之说。唐吴道子作画时求裴曼舞剑为“观其壮气,可助挥毫”,体现了创作时隋绪的作用。五代山水画家荆浩著《笔法记》、《山水节要》提出“气、韵、思、景、笔、墨”的绘画六要论。北宋文同画竹,提出“胸有成竹”;北宋郭熙画山水要求了解“四时之景不同”,“朝暮之变态不同”;南宋苏轼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元代倪云林作画“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
《画境——雷苗工笔花鸟画探微》为画境丛书中的一本,主要内容为雷苗近年力作,包括其独具品味的绘画过程,随后是多幅完整作品,每幅作品附上3-4个高清的局部,以便读者研习其工笔画的精微之处。
有些画你可以不买,但是不可以不读。苏宇光先生的作品既是如此。 他的工笔画,从传统入手,在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纵深积淀的精华基础上,借鉴挖掘新意,以写实的手法将中西艺术糅合在一起,毫无牵强附会的痕迹。在他的绘画中,既可以清晰地发现西方油画中的光色和透视感,又可熟悉地看到中国画中诗韵深幽的美妙。无论是山水、园林、亭台訇楼,还是狮、虎、鹰等名禽猛兽,或是人物仕女,花乌鱼虫都是他画中的常客,他是个多面手画家。他的画平中见奇,常中有新,俗中存真,颇有“花木飞乌携古风,山水走兽存豪气”之感。
翻开中国古代画论,值得一读的无一不是画家所写的心得和体会,是绘画实践经验的总结。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写出了《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提出了“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论点。盛唐山水画家王维的《山水决》、《山水论》提出了“意在笔先”、“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的创作方法。唐韩赣画马,认为“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的“以马为师”之说。唐吴道子作画时求裴曼舞剑为“观其壮气,可助挥毫”,体现了创作时隋绪的作用。五代山水画家荆浩著《笔法记》、《山水节要》提出“气、韵、思、景、笔、墨”的绘画六要论。北宋文同画竹,提出“胸有成竹”;北宋郭熙画山水要求了解“四时之景不同”,“朝暮之变态不同”;南宋苏轼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元代倪云林作画“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
黄妙德先生多能兼善,花鸟、山水、人物无所不工。他开创了吞吐历代画鹰诸家之长、兼收并蓄而融为一体的工笔画鹰一路。工而不腻,放而不狂,构景布势、理趣、格调近乎宋人。画家以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底和西画技巧画鹰,因而在解剖、透视、光感、结构、毛羽质感上比古画更具真实感,栩栩有生意;粗劲笔法山水配景所形成的取形用势、情景交融,达到了雄浑苍古的壮美意境。黄妙德能工能写,深谙用笔笔法、笔意、笔性之理,在他的作品中绝不是逸笔草草的墨戏或剑拔弩张的狂放,一般工笔画的刻板;而是工而入逸、生动活泼,颇有南宋李迪之风,从而丰富、充实、强化了画鹰这一题材的艺术语言和内蕴寓意。
朱兴华,1958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沧州市,中国共产党党员。1975年2月高中毕业后到沧州市南陈屯公社大和庄大队插队务农;1978年2月任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学习四年;1982年2月大学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 1989年9月至1990年11月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第三期研修班学习,曾受叶浅予、何海霞、刘凌沧、潘禁兹、白雪石等前辈指教。1993年7月获副教授任职资格,1996年7月获教授任职资格。现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美术家协会人物画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高校骨,河北师范大学骨,河北省艺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从事专业:工笔人物画教学和创作。
白描是我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之一。白描源于古代用墨笔勾线的“白画”,它不用布色敷彩,而只用墨线的勾勒来表现对象的形体,起初只是作为起稿之用。 现代白描虽然不敷色彩,但要求用笔有抑扬顿挫,用墨有浓淡干湿的丰富变化。白描的用线讲究骨法用笔,流畅而生动,使人感到整个画面的用线有节奏、有层次,生动而又清新。白描的线不但能够表现对象的形体和结构,而且可以利用笔的变化来表现对象的质感与空间感,使画面具有一定的完整性,是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由于白描具有明豁、清晰、严谨、简练、质朴、雅致的艺术特点,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毕彰老师讲国画——工笔花卉白描技法》收入花卉精品十三幅,以白描形式表现,以备读者研习花卉画时参照。
纪淑文,辽宁省人。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美展并获奖。1992年中国画《清香拂醉》参加全国首届花鸟画展,1995年参加世界妇女大会美展。现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美协辽宁分会会员,锦州美协常任理事,锦州画院特聘画师。邱皓,辽宁省人。现为职业画家,锦州美协会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及展览。邱月,辽宁省人。毕业于大连轻工业学院服装设计系。现为职为画家,锦州美协会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及展览。近年来,纪淑文与两个女儿合作,画风有很大改变,融入了西画的优点,做到了中西合璧。其特点是宏观深远凝重、气势博大,微观细腻精湛。作品清雅宜人,淡彩高雅、晶莹剔透,重彩凝炼、浑厚而不腻。每幅画面都能意境幽远,气韵沉雄,情趣盎然。处处洋溢着天地间那种纯朴和谐的自
本套教材是参照中央美术学院中画学院的教学大纲,并结合美术专业函授、大专自学考试大纲编写的。这套丛书是报考美术院校的高考生、美术自学考试者、社会助学单位、高校美术专业、公共美术教育单位和美术爱好者珍贵的学习参考资料。
米春茂的工笔画小动物不仅功力精深,而且富有情趣和生机,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本书运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了工笔画小动物的表现形式和绘画技法。作者将多年画各种小动物用的丝毛法、点染法、烘托法等五种方法——作了循序渐进的步骤图和范图。同时,还把精选作品放大至两个页码,并配有精彩的局部,以便于大家学习和临摹。您拥有此书将有利于掌握工笔小动物画的知识和技法。
《新工笔文献丛书》图通过画家自述、艺术家访谈、画作评论以及高清图集,呈现当代年轻工笔画家们的心路历程,彰显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更试图勾勒出当代工笔画的发展轮廓、脉络与方向。该丛书的出版,并非意味着这一任务的结束、目标的实现。相反,它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因为,当代工笔画的发展绝不会就此止步,画家们的探索更不会就此停止。就让我们站在这新的起点,再次期待,期待这些年轻的艺术家能此刻的成就,迎向更为辉煌的未来;期待他们的画作为中国当代工笔画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提供更多的可能。本书为“新工笔文献丛书”之《张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