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花鸟画论稿(新版)》讲画史画理,画法画诀,指头画,讲境界、讲传统、讲创新、讲生活,传统功力深厚,画法精到,大处着眼,小中见大,文笔典雅。 《潘天寿花鸟画论稿(新版)》荟萃了潘天寿先生的经典著述,搜集了他大量的精品画作画稿,汇编成册,这次新版增补了大量的花鸟范图,更突出花鸟画相关内容,使全书更加丰富完整,是一本高水准的中国国画类读本。
这是一本教人增长本领、产生乐趣的书。花鸟字画历史悠久,好看易学,但许多爱好者苦于找不到入门书籍。本书作者为初学者着想,在书中从作画工具起讲,从最基础的东西说起,然后循序渐进,逐一道来,详细介绍了点画画法、构字规则等具体要领,并介绍了布局章法及装裱形式等,供广大读者参照。所讲技法,均配有相应图例,生动直观,简要实用。
为方便广大读者欣赏和学习传统绘画技法,我们策划了《中国名画点击》丛书(第二辑),每册精选历代名家有代表性的作品若干件,局部放大,近于原寸,力求毫发毕见,再现原作神采。本册收入现代画家陈佩秋的花鸟画作品,凡六件。
宋代的花鸟画,从大幅巨制到宋人小品,不论是学习者还是欣赏者,都会从内心里体会到花鸟画带给人们的视觉美感,宋代花鸟画家对自然物象精妙的体察与理解,对绘画技巧恰到好处的运用,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是花鸟画的黄金时代,千年后的今天,观赏这鲜活灵动的画面,纯熟的、多样的表现技法,令人叹为观止,对于学习花鸟画者来讲,宋代花鸟画更是临摹学习的范本。
中国花鸟画的写实风格以宋徽宗为始,至宋末元初的赵子昂结束。自元以后,写实风渐弱,写意风盛行。写意使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更加纯粹,同时,也带来了它的弊病——过于潦草。所以,至今写意画的精品并不多。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与兰花、竹子、菊花并称“花中四君子”。 历朝历代画梅名家更是不胜枚举。早在一千七八百年前的南朝,就有大画家张僧繇画过《咏梅图》;唐末腾昌袩,五代徐熙、黄筌都曾有梅花佳竹名世;宋代画梅名家辈出,徽宗皇帝本人即喜欢画梅,杨无咎曾是一代画梅宗师,所作梅花孤标雅、独具一格;元代王冕有“梅圣”之称;明清画梅大家更是层出不穷。 尽管画家如云,流派纷呈,但归结起来,写意梅花以其画法来分,其本有这么四种风格:一是勾勒着色,二是以色点染、三是以墨点画、四是圈白花头。在本书中,这四种流派的画汾分别予以详细介绍,并附有精彩范围。 画中之梅,多为开花之梅。梅开花时无叶,只有花与枝干两部分。梅以画枝干为最难,本书用了大量篇幅讲解枝干的用笔用墨,基本结构和相互穿插组合。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