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明先生是当代颇负盛誉的意笔人物画家。1941年生,浙江浦江人。现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画系副主任,西泠书画院副院长。青少年时期在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和中国画系接受了九年的基础训练,功底扎实;而后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融会梁楷、徐渭、任颐、吴昌硕、黄宾虹等历代大家的技法特点,并结合写生和创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现代浙派人物画的新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吴山明先生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在当代中国画坛率先提出了“意笔线描是意笔中国人物画的基础”这一崭新的艺术主张,否定了“工笔为意笔基础"的传统见解,对意笔中国画教学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本集所收一百十七幅作品和《意笔线描人物画简论》一文,反映了吴山明先生在意笔线描人物画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的成果,它对于当
这套《仕女图谱》画稿本拟一个来月完成,不承想竟拖了五个月时间。这期间杂务相扰自不待言,但先前不认为仕女画还有什么新的画头,颈头不大是一个原因。可是一上手,觉得问题不那么简单了,开始由完成任务的状态进入研究问题的状态,这就像坐火车到北京,北京是目的地,可被车窗外景色吸引后,欣赏倒成了乘车的动因。 仕女画也叫美人画,在古代美人也可以是称男人的,大约“有女怀春,吉士诱之”之后,才把美人的桂冠专戴在女人头上。仕女的意思主要是指古代上层社会的妇女。仕女画顾名思义,是以这一类妇女闲适中的雍容,和雍容中的闲适为题材的绘画。在封建道统社会中,劳动妇女是不能作为画材的,只是在《天工开物》的插图中才有劳动妇女的形象,大多数采桑、纺织之类。再后来,举凡闺秀、淑媛、村姑、渔妇、、Y鬟都进入了仕女
在原始绘画中,山川河流、动物、植物、人物皆被描绘,然而中国画的真正形成,是以人物画繁盛为开端的,其后才陆续出现了较成熟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宣和画谱》载“画亦艺也,进乎妙,则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于是画道释像与儒冠之风仪,使人瞻之仰之,其有造形而悟者,岂日小补之哉?”中国人物画作为中国绘画早繁盛起来的题材,以造型的手段,用线条描绘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关系及情节,寄托作者主观情思,并且对于欣赏者甚至全社会的受众,都有着审美、宣传、教化的多重作用和价值。
20世纪80-90年代,劳继雄的山水画处于学习和探索阶段,近几年逐步形成个人风格,显示出一种成熟,这主要反映在他山水画的两个特征上。 一是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劳继雄属于实力派传统画家一路,注重基本功,所谓点、线、皴的技法,尽可能从传统绘画宝库去找元素,注重创造情景交融、诗画融合的意境,许多作品取自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山水诗文,使之有一种盎然的诗情。比如巨幅长卷《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以及《桃花源记》,都能营造出一种画面、气氛和意境。在笔墨、构图方面,他一贯采用传统的元素,善于运用皴法、勾勒,讲求点与线的变化和功力;构图注重层次和完整性,不管是巨幅还是斗方,都笔笔有交待,完整耐看。有的更是层峦叠幛,层次分明。但他的传统不是老气横秋那类的,而是融入了现代的气息,近几年尤其注重色彩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