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齐白石早年都以卖画来维持生计,他们的很多作品同时兼顾了客人所要求的华丽和文人须坚守的雅逸,色彩富丽,俗中尚雅。四季花卉成为他们用以寄托情感的载体,其中梅花就是他们最喜欢表现的题材之一。 吴昌硕画梅较少添加草虫,齐白石画梅却常以蜜蜂、蝴蝶、鸟雀等人画。吴昌硕身上有着古代士大夫们的风雅蕴藉,这是做过木匠活的齐白石没法比拟的。换个角度看,正是由于齐白石出身农民,故胸中无所约束,敢于大胆变法,自然也冲破了传统文人画的拘谨与矜持,他的作品多了些许质朴清新的民间气息。 画者,文之极也。我们在学临和借鉴两位前辈的绘画构图、笔墨技法、落款钤印的同时,如再能不断完善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将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在当今我国山水画坛上,北京画院老画家郭传璋先生是掌握『北宗』山水画传统技法功力最的深厚的少数画家之一。他不仅继承了『北宗』的用笔肯定、点画严谨、结构明确、工整劲利、简约痛快、飘逸隽爽等优点,并能糅合『南宗』笔致含蓄凝重、墨色融合多变等长处,在长期的写生和创作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郭老画黄山,着意在峰、松、云、瀑下功夫,黄山之奇正在于此。这是构成黄山特有意境美的基本要素。这诸要素中,郭老对云的描绘又倍加着力。游过黄山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赶上无云晴天,那是最扫兴的了。云,一方面能使景色具有含蓄的魅力,避免了一览无余,掩去了杂乱无章,把奇峰、劲松突现了出来,另一方面又把单个、分散的景物连成一体,使之成为有主从、有远近、有聚散
《吴成建彩墨山水扇面选》收录实力派青年山水画家吴成建先生创作的彩墨山水扇面精品力作约60余幅。形式有折扇、团扇、圆扇等,画面意境深远,气势磅礴,行云流水尽在其中,给人以小幅见鸿篇之感,其画风清新典雅,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广大山水画创作者学习和欣赏的好范本。
《籍忠亮作品集》收录了籍忠亮的经典作品。画家籍忠亮,是一位隐于闹市且卓有成就的艺术家,远远超过其年龄的高深艺术造诣和对社会的贡献正被广泛传颂。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国家主席胡锦涛收藏,台湾原国民党主席连战收藏,《香茗》作品被中国邮政作为明信片刊印发表。
《马寒松水墨人物画技法解读》作者马寒松是我国著名国画人物画家,尤善画古代历史人物,其作品构图考究,造型准确生动,设色典雅,画面意境雅俗共赏。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各种展览并获奖。本书作者详细解读了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体会,技法要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应物象形”是画家以心应之于物,用笔象之以形的过程,其“形”应是形、神、意的三位一体,即写客观物象之形,传客观物象之神,达画家主观之意。“应物象形”的过程也是绘画创作的过程。本文从晋唐时期顾恺之、宗炳、王微、谢赫、姚最和张彦远画论中选取有关“应物象形”的理论,结合各时期的主要绘画作品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从绘画发展史的角度客观地论述和阐释“应物象形”这一理论命题从产生到完备的过程中,各家对其不同的认识和见解,梳理和归纳出不同时期的“应物象形”思想和方法,构建古典意义上的以写形、传神、达意为一体的“应物象形”的理论体系。这既是对“应物象形”在晋唐时期的系统解读,又为唐以后“应物象形”的现代性变异提供比照。
本书所呈现的源码,使你踏上了基度山岛。源码之前了无秘密,你将看到vector的实现、list的实现、heap的实现、deque的实现、RedBlack tree的实现、hashtable的实现、set/map的实现;你将看到各种算法(排序、查找、排列组合、数据移动与复制技术)的实现;你甚至能够看到底层的memorypook和高阶抽象的traits机制的实现。
张仃,号它山,祖籍辽宁。中国当代著名漫画家、装饰画家、设计家、壁画家、书法家、山水画家和艺术教育家。也许张仃的名字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实际上,他的“代表作品”却一直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开国大典的美术设计、国徽设计、国际机场壁画《哪吒闹海》、西直门地铁壁画……提到这些,相信所有人都会对他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