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既是中国书法艺术赖以形成的基础,也是我们理解和欣赏中国书法艺术之美的起点。她在艺术与实用两个方面的博大精深,是任何外国文字无法比拟的:既蕴藏着中华儿女智慧的奥秘,又诉说着华夏数千年文明的绵延不绝。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大篇幅集中展现了中国书法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书法大家及其代表作品,有 晋人尚韵 的回味无穷、 唐人尚法 的规矩方圆、 宋人尚意 的曲径探幽、 元明尚态 的婀娜多姿,还有 清人尚碑 的朴茂雄健。
本书由曾繁涤编辑整理,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张善孖、张大千手录的曾熙书画作品的诗文题跋以及这些题跋的释文。张大千、张善孖与曾李二师之间的往来书画诗文。后是与前面题跋相关的书画作品约70幅。此外,尚有朱万章撰写的序言,以及张氏兄弟和曾李二师以及一众友人相关图片资料若干。有些资料是次面世,可以为研究大风堂张善孖、张大千兄弟与其师曾熙之间的文脉传承艺术流变提供大量珍贵资料,也为收藏他们的艺术作品提供一些帮助。
《解密 》为“书法工作室”丛书之一,本丛书是为了结合当今书法界发展的现状而设置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撰写的作者都是在当今书法界有影响的书法家。 这套丛书的作者在阐述自己心得时都有较为独特的方式,我们可以从每本书每个章节的标题上看出他们的关注点。在讲解时注重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了一般工作室教学中导师和学生面对面传授的功能。一些书法技巧中的关钮之处,经过作者轻轻点拨就显得豁然开朗。所以,这套丛书还是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所在。
此本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小楷《道德经》,有褚遂良跋的一个拓本。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法帖。可供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临摹。
《篆书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蔡梦霞接受过专业、系统的书法教育,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该作品集汇集了她近些年创作的书法作品70余件,这些作品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她在书法实践、教学和研究方面的成就,是其个人艺术风貌的一次集中展示。另一方面,作为学院体系下培养的并且在高校从事专业教学的书法实践者和研究者,她的艺术历程能够给相关学习者提供一种参照作用,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本书收录吴昌硕先生早期手稿50余份,系整理单独出版,具有较高的文献资料价值。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文人画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吴昌硕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
《历代书家经典大系:王铎》是一本将对王铎书法作品的导读、生平事迹介绍、艺术风格形成等学术要素,与精美图片的欣赏以及字帖的实用临摹等功能汇集于一的专题性书籍。它既区别于单纯的名家作品集,也区别于学术研究性的专著,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将学术性、实用性和欣赏性融为一体,且开本、章节安排充分而合理,非常适合普通的学书者和具有一定功底的提高者们阅读、使用。
本书为作者十余年书法作品之集萃,行式多样,字架厚重,作者并从中总结了数十年习字之感悟:书艺之缘,勤耕不辍,博采众长,辛勤耕耘。鉴赏与泛临是学书的推荐功课,本书对于正在学习书法和热爱书法的人会有一定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