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泉(瑔),字清源,1937年出生于山西省清徐县,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为该校首届毕业生;1962年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同年在北京画院进修班学习传统人物、山水,两年后在院任专职画家。 马泉先生曾任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秘书长、副会长,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画院人物画室主任,北京长鸿美术学校校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诗词学会顾问、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顾问、美国世界华人文化联合名誉会长、旧金山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 马泉先生擅长中国人物画,尤擅画中国历史故事和大型革命历史题材,兼能山水、花卉、书法、篆刻,并对中国旧体诗词有较深的研究和造诣。马泉先生曾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受邀参加全国省、市级以上画展三百余次并多次获奖;绘画作品曾在美国、法国
人美书谱是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2018年重点推出的书法碑帖类图书,近期将陆续面世。全书采用大八开彩色印刷,由名家主编,选本精良、图版清晰、释文严谨、技法非常不错、印装精美。该系列书分为:天卷·真书、地卷·草书、玄卷·隶书、黄卷·篆书、宇卷·行书五个大的序列,每个序列包含多部分卷,其中天卷·真书30卷和玄卷·隶书12卷将早上市。 天卷·真书系列由北碑名家孙伯翔先生主编,后附孙先生名作《怎样写魏碑体》等真书技法和历代集评文章;玄卷·隶书系列由隶书名家有名学者华人德先生主编,附有华先生有名隶书研究文章和技法讲解,以及历代集评文章,方便读者欣赏、学习、临摹。
石鼓文,在十个状似鼓形的石礅上分刻十首四言叙事韵文,内容记述秦国国君当时游猎之事。其制作年代,经考证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遗物。千余年湮没无闻,唐初在陕西凤翔出土。石鼓文自重见天日至今,一直受到文人墨客
《隶书艺术》一书是隶书是孙敏四十余年学书之心得。全书通过总起、发展概述、技法分解、习书要点、欣赏举例和创作示范等几个章节来呈现隶书艺术的精髓。全书结构严谨,语言通俗精练,适合爱好者学书入门和普通读者欣赏之用。
『永師真蹟八百本,海東一卷逃劫灰。兒童相見不相識,少小離鄉老大回。』啟功先生於一九八九年四月在日本京都小川家獲觀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蹟本後,在其《千字文說》中作了一段補記:『(此卷所用)蓋敦煌一種薄質硬黃紙,經裝裱見水時即呈此色。其字每逢下筆墨痕濃重處時有墨聚如黍粒,斜映窗光,猶有内亮之色,更可知絕非鉤描之蹟矣』。先生以初唐人臨本作爲參照,證明京都小川家所藏本乃智永真蹟,幷寫下了上述詩句。 智永,生卒年不詳,南朝陳與隋朝間僧人,名法極,會稽人,爲王羲之七世孫,王羲之第五子徽之之後。因與兄孝賓棄家入道,爲吳興(今浙江湖州)永欣寺禪師,人稱『智永禪師』或『永禪師』。智永初從蕭子雲研習書法,後以先祖二王爲宗,長住永欣寺閣樓三十年,閉門習書,發誓『書不成,不下樓』。智永習書三十年
《集赵孟頫行书宋词(二)》是作者基于对古人学书经验和学术途径的认识,用集字的方式辑撰了这本字帖,将书法植于诗词的环境之中。本帖共集宋代词一百二十首,集字量大,通过大量的临摹习作的实践,掌握赵字的运笔技能,养成赵字行书的运笔习惯,为创作和发展打下基础。
《大师私淑坊-沙孟海讲授书法》系“大师私淑坊”丛书之一。“私淑”作为师承前贤、绍述学识的一种方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于书法一门,“私淑”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书法的沿革、兴衰,亲授和私淑这两种传习方式,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进而形成了独具内蕴的传统,甚至被视为一种精神上的尊崇。这种尊崇一直延续到现代,以沈尹默等人的深入实践和理论发扬得到了进一步彰显,以白蕉的自我标榜宣示了“私淑”书学精神的现代延续。这期间,还有沙孟海、林散之、启功等一批现代卓有成就的书法名家,担负起历史的责任,他们在汲取前代营养时更不忘传统的脉络,或取碑刻金石之韵,或举回归帖学之旗,结合个人的性情和睿智,不仅在技艺上刻苦探索,更在学术理论上勤奋耕耘。其中尤以沈尹默成就ZUI为杰出,他ZUI早开始
《中国书法名迹赏析》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的书法学习丛书。由书法家、书法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中石题写书名,全国知名高校学者及书法研究者合力撰写。“会古通今,心手双畅”是我们出版该书的宗旨。 《中国书法名迹赏析:九成宫醴泉铭》精选古代碑帖百余种,从碑帖赏评、历史掌故、书家简介、书学理论到写法分析、碑帖释文、集字释例及名家临摹诸方面对历代名碑名帖作深入细致的梳理和分析,并附有精选的碑帖拓本,是有志于书法临习、研究的广大学生、书画爱好者的学书。
欧阳询,字信本。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本书由书法理论家对其最经典影响力的法帖进行了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的鉴赏解读,一册在手,既可欣赏法帖,又可借助专家点评加深理解法帖的妙处所在,是一本的艺术鉴赏图书。
王羲之,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自成一家,影响深远。本书由书法理论家对其最经典影响力的法帖进行了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的鉴赏解读,一册在手,既可欣赏法帖,又可借助专家点评加深理解法帖的妙处所在,是一本的艺术鉴赏图书。
柳公权,唐代书法家,楷书家之一。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本书由书法理论家对其最经典影响力的法帖进行了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的鉴赏解读,一册在手,既可欣赏法帖,又可借助专家点评加深理解法帖的妙处所在,是一本的艺术鉴赏图书。
小楷,即是楷体小字。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魏晋唐人小楷集珍》搜辑魏时钟繇的《宣示帖》《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唐钟绍京的《灵飞经》等,影印出版。
《古今百家名联墨迹欣赏》收集了历代百位名人书写的百副名联,由书法家洪丕谟先生及其学生蒋频先生逐一点评。书法赏析读物,选材典型,一图一文,直观性强;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书家背景清晰。作品赏析中既有历史评介,又不乏作者本人的独到见解,同时还时不时地穿插一些书史、书论方面的知识。 本书的出版是想告诉读者,曾经有那么一位的文化人,他把一生都用在了学问上,用在了教书育人上。
隶书是中国书法史上重要的一环,汉隶的气势恢宏,落落大方,书法名家林仲兴以数十年功力,将汉隶写得出神入化,颇有金石味。《汉林剑南三首:林仲兴隶书大字帖》所选的陆游剑南三首,为经典名篇,作品后附有欣赏文字,对所书字、文均有评论,放大的隶书临写之所用。兼有欣赏和临写的功能,是书法字帖的一种新形式。
《隶书琵琶行》是上海书法家孙敏先生的隶书新作,全书以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为内容,以隶书创作,意在将其进来对隶书笔法的习练心得融入诗歌的起承转合之中。在序言中,作者对时下隶书创作一味追求金石气的风气有所反思,也希望通过跪笔法、顺笔法等笔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隶书创作的独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