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书法,自汉至晋,从南北朝到隋唐之际,已然发展到了精醇美好的顶巅,无论手迹或是石刻,都令人爱不释手。 书法的演变发展和兴衰更替、书写主题的变化及书法家的风格特点和文脉传承、帝王喜好风尚及当时社会思想形态对书法都产生各方面的影响,本书从书法艺术不同阶段的概述、代表书法家的作品介绍、解析,向读者展开了一条历史脉络清晰的书法艺术发展的详细介绍,便于读者轻松鸟瞰浩瀚的中国书法史。 其中,书法的不同形式,涉及甲骨文、碑贴、书法、书画题跋等,通过图解形式,配以精准的阐释,解读百余幅的书法史经典,图文资料独到经典,简约深刻,论述通俗而专业,适合读者轻松入手,亦可细品深读,深切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
范韧盒主编的《五体书法字典》是书法字典工具书。收正、草、隶、篆、行各类书体,其历代书家远至先秦,近至殁世未久的高手,共列首文四千三百七十二个,重文三万一千余,是近期新编的又一实用工具书。
《书谱》,纸本墨迹、小草长卷,书写于唐垂拱三年(687),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卷首题曰“《书谱》卷上”,文中亦称“撰为六篇,分成两卷”,宋《宣和书谱》亦有记载唐孙过庭:“今御府所藏草书三:《书谱序》上下二,《千文》。”究竟该卷《书谱》仅是上卷,还是在流传中经割裱、合装后的上下卷全部?或者本来就是孙过庭未写完的残稿?今已无从考证。不过,从现有的文字来看,其内容完整,论述精辟,堪称古代书论之经典。该卷草书用笔遒劲、笔法精熟,墨色变化妙趣横生,结体优美,不失法度,通篇起承转合和谐完美,更是后世草书取法之典范。
同州圣教序碑,褚遂良所书《雁塔圣教序》之绝早翻刻版。据传褚遂良所书曾同时刻为二碑,一在玄奘法师译经的慈恩寺,一在同州,其实后者是前者的翻刻。碑题"大唐三藏圣教序",同州《大唐三藏圣教序》原石存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为慈恩寺大雁塔下褚遂良所书《雁塔圣教序》的"双胞胎"。根据碑刻痕迹,应为后者之翻刻版,内容与其一致,由于摹拓较少,所以刀口更为清晰。本书是将顾随临写的《同州圣教序碑》与拓本对照印刷形成一个跨页。
山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黄河文化的腹地,从远古至今,在美术史上可供采用的文字、图片与实物资源极为丰富,而且有致力于史书编撰的文化传统。中国部美术史专著《历代名画记》就是唐代张彦远(山西临猗人)等人的力作,有其续篇之称的《图画见闻志》也是太原人、宋代郭若虚的重要成果。当代山西画家范晓杰、张莹、张德录编著的《山西美术史》从距今180万年的山西芮城西侯度旧石器文化遗址写起,时间跨度长得惊人,涵盖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至抗日战争及新中国各个时期。这些时期的山西文物及美术作品既有原创性、标志性,又各呈异彩,在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书法篆刻工具书系列”是为喜好中国传统书法篆刻艺术的读者编撰的一套工具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本套丛书共包括六本:《常用字书法六体字典》,《常用篆书书法字典》《常用鸟虫篆书法字典》,《甲骨文书法字典》,《常用金文书法字典》(即将上市),《简牍帛书书法字典》(即将上市)。这几部字典主题鲜明,各有特色,选字起点高,艺术性强,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365件艺术珍品 新上市的2019年《嘉德日历》延续了前两本日历的传统,所收录的365件艺术品皆来自中国嘉德2017年春、秋大拍及2018年春季拍品。 在品类上则涵盖了书画、油画、瓷器、家具、古籍善本、邮品钱币等各个门类,可以说是中国嘉德二十余年经手艺术珍品的呈现。 拍卖市场数据 《嘉德日历》所收录的每一件艺术品都标注了历年估价与成交价。 如果说2017年《嘉德日历》简单勾勒了近二十年来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脉络,2018、2019年《嘉德日历》则试图使读者一览当下艺术品市场的风云变幻。 无论是为大众所广泛关注的中国书画、油画,还是陶瓷、家具、古籍善本、文玩杂项,我们都希望《嘉德日历》能够还原艺术作品的真实价值所在,开启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品市场面貌的一扇小窗。 收藏学习指南 除了价格说明,我们还为每件艺术品精心准备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北宋第八位皇帝,神宗子,哲宗弟,初封端王。元符三年(1100),哲宗崩,无嗣,兄终弟及,向太后等决定拥立赵佶即位。无奈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他在位期间,崇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不问政事,一心享乐,又重用蔡京、高俅、王黼、童贯等奸臣,大肆搜刮民财,终致民不聊生,海内摇荡。久已虎视眈眈的北方金人,伺机挥兵南下,徽宗遂成亡国之君,被俘而死。 徽宗虽昏庸,却极富艺术天分。其少时即雅好书法、丹青、图史、射御,与画家王诜、赵令穰等交往密切。登基后,徽宗设置书学,复兴画学,并组织编撰《宣和画谱》《宣和书谱》等图书。徽宗本人书画均可彪炳史册。 徽宗书法,以黄庭坚、褚遂良、怀素、薛稷、薛曜为基,别创一格,自号『瘦金书』。『瘦金书』运笔快捷,笔画瘦劲,长横长竖
虞世南,初唐四大书家之一,自幼跟随智永研习书法,“深得山阴真传”。他的书法,继承多于创造,加上博学卓识,坦诚忠直,故而深得唐太宗李世民器重。虞世南书法笔圆体方,外柔内刚,几无一点雕饰或烟火气,自成“虞体”。这件楷书《演连珠》,是虞世南平生楷书的绝诣,结构严谨,笔致温润细腻,简洁含蓄,妍美端庄。此作为悬腕书写,笔笔中锋,非凡劲力内敛于笔画之中,在冲淡平和中尽显非凡骨力,可谓唐楷上乘之作。此作尽显钟繇、卫夫人、二王、智永真传,字画笔势皆流露出一股山阴笔风、走势,颇有簪花小楷的风姿,令人过目难忘。
本书法集收录了王羲之的传世书法精品, 力图全面展示王羲之书法的韵味精髓和整体风格。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镌立于麟游县。《九成宫醴泉铭》碑原碑现藏于碑亭国家4A级景区(今陕西宝鸡麟游县)。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全碑共24行,行满50字。碑高2.44米,宽1.18米。宋代碑帖拓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九成宫醴泉铭》碑被称为"三绝"碑,即唐太宗的事儿,魏徵的词儿,欧阳询的字儿。《九成宫醴泉铭》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是欧体楷书的典范,被誉为"天下第一铭"。本书是将黄自元临写的《九成宫醴泉铭》碑阳与拓本对照印刷形成一个跨页。
“书法篆刻工具书系列”是为喜好中国传统书法篆刻艺术的读者编撰的一套工具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本套丛书共包括六本:《常用字书法六体字典》,《常用篆书书法字典》《常用鸟虫篆书法字典》,《甲骨文书法字典》,《常用金文书法字典》(即将上市),《简牍帛书书法字典》(即将上市)。这几部字典主题鲜明,各有特色,选字起点高,艺术性强,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名碑名帖·完全大观--2-··怀仁集王书圣教序 2